
龙江桥,位于福建省福州市福清县级市海口镇龙江入海处。宋政和三年(公元1113年),由当地太平寺两位僧人倡建,宣和六年(公元1124年)竣工。初名螺江桥,后改名永平桥,绍兴三十年(公元1160年)定名为龙江桥。但老百姓自始至终都叫海口桥。过去,海口桥、利桥塔常常被人们挂在口头上向外人炫耀。
龙江桥与龙海江东桥、泉州洛阳桥、晋江安平桥合称福建四大古桥。
桥用花岗岩砌建,先以巨石填基,再砌桥墩。墩作舟形,两端出尖,以分水势。墩间架巨石为梁,上铺石板。全长476米,宽4.6米,桥面两侧设扶栏。桥墩原有41座,现存39座,间距11米左右。明清及民国时期屡有修茸。
桥南端建两座镇桥佛塔,均为七层六面,实心,高5米,浮雕有佛像力士、莲花狮子等纹饰。
龙江桥与泉州洛阳桥、晋江安平桥、龙海江东桥并称福建省古代四大桥梁。若论规模与施工难度,龙江桥确实输于洛阳桥、安平桥和江东桥,这也许就是其他三座宋桥均已列为国保而龙江桥自1961年列为省保后迟迟未能列为国保的原因吧。也正因为如此,龙江桥的名气远不如洛阳桥、安平桥和江东桥,但如果单论保存完整程度,龙江桥则远远高于四大古桥中的其他三座。毕竟,洛阳桥、安平桥和江东桥均曾经过大规模的改建,早已原貌不存;而龙江桥则基本保持原貌,这正是它最可珍贵也最应该引起人们重视的地方。
说到龙江桥,总让人想到“功德”二字。历史上,福州地区的大多数桥梁都是由民间募款修建的,而且其中有相当一部分是由僧人倡建或参与募集善款的,龙江桥也不例外。故此,桥成之后,当地百姓才会在桥头建祠纪念当时倡建龙江桥的两位僧人。而且据说龙江桥的各个桥墩原来都有名称的,其中如“猪屎墩”是捡猪屎的农夫集资修建的,而“豆腐墩”则是由做豆腐的小商集资修建的。穷人尚且如此,有钱人就更不用说了,桥头的数块石碑上记满了他们的姓名。
海口龙江桥是民众集资修建,历史上有5次因台风和洪水遭灭顶之灾,其中明代2次,清代3次,也都是民众集资修复。
清康熙三年(1664年),海口民众还为保护龙江桥不被人为损坏,打了一场长达两年多的官司。事因地方恶霸陈德彰、林良务等占桥设网捕鱼,威胁桥梁安全。海口民众推举武进士林之瑞、举人蔡毅等牵头,联合数百镇民联名控告。但是,状子投到县里没人理睬,再投福州府还是没人理睬,最后投到福建省巡抚衙门,依然泥牛入海无消息。于是林之瑞、蔡毅等人召集众人商讨对策。有人说时下朝廷实行海禁政策,把沿海30---50里地外的民众迁进内地。我们海口地区就是以桥为界,桥南为界外,桥北为界内。如果把龙江桥的作用与朝廷政策联系起来,不怕官府不理这个案。大家觉得有理,连忙重写起诉书。
果然,福州知府李仲颗受理了这个案,并报请福建巡抚核准,由海口民众出一部分资金,福州府也出一部分资金,加上追回网户30两,合计120两银子,收回32张鱼网。对恶霸陈德彰等人处以杖刑警戒,并责成福清县衙在龙江桥头立碑,严禁在桥门张网捕鱼。不想,陈德彰等人利欲熏心,妄图过了风声东山再起,收买经办县吏,向上谎报:已于本年三月十九日动工,今已刻石完工。林之瑞等人见县衙迟迟不立石严禁,再次呈状控告。经过两年多的据理力争,这场护桥官司终于划上了句号。但龙江桥并没有从此平安无事,倭患、日寇入侵、国民党兵负隅顽抗,都给龙江桥造成严重创伤,曾一度中间数门石条被毁,用木头临时架设。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多次拨款维修,才恢复成完全的石桥。1961年5月,龙江桥被列为福建省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96年,著名侨领林绍良想重建龙江桥,把古桥改建成现代可让机动车通行的水泥大桥。文物专家认为此举不妥,文物不可再生,重建了就不成为文物,建议另建新桥。林绍良采纳了专家的意见,在龙江桥东面数百米处建了以他父亲名字命名的水泥钢筋结构的元载大桥。两桥平行横跨龙江口,让历史与今天对话,共同叙说着一个不变的主题:造桥铺路,功德无量。
2010年,福清市政府拨款六百多万元重修龙江桥。
甘肃庆阳饮食文化饮食庆阳素以小麦为主,辅以糜子、谷子、高粱、荞麦,六七十年代又引进玉米。面食为基本主食,杂粮搭配食用。过去向来流行一日两餐,早九时前为早餐,下午四时左右为午餐。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
王铎,字觉斯,号痴庵、嵩樵,别号烟潭渔叟,河南孟津人,世称“王孟津”,有“神笔王铎”之誉,明末清初时的著名书法家。官至礼部尚书,精行、草书,兼能画山水、竹、兰。有书法史论家认为,王铎的书法艺术成就不仅...
德化九仙山下,大铭登地,有一株与茶丛不同,其味道也不一样的茶树,人们称它祖师公茶。相传,明万厉年间,史云济儒士,看到九仙山荇菜的灯火明亮,要到荇菜坐化。来到这里,有一位老大娘,安排他吃住,热情接待,他...
祝酒的传说 在不同场合,都有可能被提议祝酒。祝酒的历史可以一直追溯到开始有历史记录的年代。古代的勇士向他们的神祝酒。希腊人,罗马人如此,古代的北欧人则相互祝酒。几乎每一种文化都有祝酒的习俗,最终演变成...
拉壶为印度神话其中之一是海界中的海神,出生时是只巨人,半人半兽的身体,住在海中的宫殿中。据早期所流传下来的故事,拉壶因犯错得罪了天神而被打入人间变成乌龟,其用意是为了让他体会民间疾苦及有所改进。时在天...
“背冰”是发源并流传于山西永济长旺村的一种仪仗队列式的原生态民俗活动。因其表演形式独特,流传历史悠久,深受当地人民喜爱。永济背冰的渊源与太平天国革命有关。相传清朝咸丰年间,正是太平天国革命如火如荼的时...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云:“四月节,立建始也;夏,假也,物至此时皆假大也。”此时气候温暖趋热、万物生长迅速,越冬作物早已收获,新鲜果疏纷纷上市,民间节俗以“尝鲜”为主,谚曰:“立夏尝三鲜。”常州人习惯将...
上蔡一带的小孩,出生后都兴带肚兜,有红的,有花的,有描龙的,有描虎的,各式各样。你着①因为啥?其实带肚兜吃百家饭的习俗跟朱元璋有关系。朱元璋的老娘是从东乡②逃荒到上蔡的,落难就落难到“大铜寨”,当时大...
乳山大鼓是一种山东省的汉族说唱艺术。乳山大鼓,俗称“瞎子唱”,据说西河大鼓传入乳山后,当地盲艺人在世代传唱过程中,加入了自己的方言俚语,逐步演化而成的。由于唱词随乡入俗,通俗易懂,从而激发了群众的欣赏...
蒙古族人每年都要举行踢牛髌骨的一项体育活动,由于人们把整个牛髌骨染成红色,所以把这项体育活动叫踢“乌兰”(蒙古语意为红色)。它的由来,流传着一个古老的历史故事。传说,成吉思汗两次出征都无法战胜塔阳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