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祖祠为雷阳八景之一,自唐宋以来,名人学士拜谒如流,留下了不少诗文。寇准的《留题英灵陈司马宅》,他现在还能倒背如流:“公余策马到英灵,幸有官僚伴使星。人物熙熙风景盛,好将佳会入丹青。”
祠依山而筑,北构南趋,山下是一望无垠的万顷洋田,其势极其雄伟壮观。祠分三进,由山门、正殿、侧殿、后殿、东西庑、钟鼓楼、碑廊等建筑组成,全部建筑沿中轴线布局。
顺山门青石板台阶拾级而上可直通后殿,占地面积一万多平方米,是岭南地区最大的祠堂之一。山门依屋宇三间面宽洞开而三,为硬山顶,硬山檩式结构。山门门联:“霹雳开天南一祖,声名为海北同尊”,是对雷祖降世的美丽传说及“受职父母邦,德政彰明”的赞誉。二进为祠的建筑主体,分正殿及东、西侧殿。
正殿前设有拜亭,整个建筑形制呈“凸”字形排列,依次供奉陈文玉(中)、李太尉(汉朝的李广,居左)及英山石神(右),俗称“雷词三殿”。正殿面宽进深各三间,硬山顶,四柱抬梁式梁架结构,举梁平缓,前檐廊出檐极宽,建筑风格独特,富有地方特色。
沿着前檐廊可从东侧殿直通西侧殿,殿前屏风精雕细刻,玲珑剔透,巧夺天工。
雷祖祠历史悠久,词内文物十分丰富,有千年石人、乾隆御踢匾额及历代碑刻30余通。历代显宦名流,骚人墨客,游览之余无不留下感人的诗篇。寇准有诗,东坡有赋,丁谓作记,李纲题碑,这些诗赋碑刻历尽人世沧桑至今尚珍藏于祠内,堪称祖国文物之瑰宝。
雷祖祠神话传说纷经,其中千年石人就有一段美丽的传说:
五代后梁开平四年,寇贼符益喜等不输税粮,倡乱骚扰,还煽动民族纠纷,闹得雷州无宁日。钦差都知司马陈襄,带领12只船的兵力,围剿征讨。当时,符益喜等驻师庙中,因朝廷官兵不熟悉情况,屡战不胜。后来,陈真虔祷雷祖,并于庙前张榜招兵。次日复战,陈襄远远望见雷祖陈文玉与汉太尉李广协同阴兵助战,这场战斗果获大胜,但贼首末擒。至夜,陈襄梦见雷祖对其目:“贼来降我,我收在庙前,化为石人。”黎明起视,果见四石人跪子庙庭,其中一个被杀了头。雷州从此得以太平,陈襄等拜谢雷祖,并具疏奏闻朝廷,于开平改元乾化二年,朝廷命郡它重建雷祖庙宇,并于雷祖庙西建李太尉庙,塑太尉像,与英山石神列而为三,称“雷词三殿”。
雷祖祠自唐贞观十六年始建,迄今已1350多年了。方志典籍多有记载,唐代刘恂的《岭表录异》、宋代《太平寰宇记》、《宋本方舆览胜》、明末清初的《广东新语》,《子不语》以及当代出版的《华夏诸神》、《超凡世界》、《中国崇拜物》等书都均有记述。
古代闻名于世的“天下四绝”(雷州换鼓、钱塘江潮、广德埋藏、登州海市)中的“雷州换鼓”就是发生在雷祖祠的民俗事象。
古代的雷州半岛是蛮荒瘴疫之地,赤地千里之乡。为了生存,雷州先民天天求雷、盼雷,因为有雷才有雨,响雷兆丰年。雷声是雷州半岛解难救困的福音。“雷州换鼓”便源自于雷州先民的求雷、盼雷、敬雷、祭雷活动。为使天鼓长鸣,为使雷雨有致,先民们便抱着一个良好的愿望,将人间最好的鼓送给天神,将新鼓换旧鼓,以人类的虔诚换来天神的垂注,换来人间的风调雨顺、国泰民安。于是他们每年便挑选最好的材料,选择最好的技师,使用最好的方法,铸造最好的鼓,通过某种仪式送给天神,慢慢地便形成了大型的祭雷活动或祭雷仪式。
《雷祖志》载:“至于-…。雷车雷鼓等物,各以板图藏于庙内,令郡民当里役者依样修造,逢上元日,齐候文武各官送太庙致祭,名日‘开雷’。又办酒席-…。官民同乐,始得风调雨顺,不然则岁悍年凶,自是有祷则应,雷郡获享国泰民安之福”。
《广东新语》云:“六月二十四日,雷州人必供雷较以酬雷,祷而得雷公之墨,光莹如漆,则以治邪扭惊痌.”“雷公墨”即陨石,古代雷州人称为“雷公石”或‘“霹雳碪”、并当作一种驱邪避灾之物,可见古代雷州人把雷公作为一种能造福或降祸于人的强大力量象征而铭刻于心,所以’“祭雷”仪式的隆重也不言而喻了。现在,“雷州换鼓”早已失传,当代雷州人只能从典籍中窥见一二。
摔瓦盆,又叫摔“吉祥盆”、摔“阴阳盆”、摔“老盆”等等,是在我国流传了千百年的一种丧葬习俗。农村的葬礼通常来说,流程都很繁杂,各地的风俗也不一而同。但是有一项传统,却在广大农村都有保留。那就是在出殡前...
鞋为旧时婚嫁吉祥物,主要是着眼于其音,“鞋”“谐”相谐,是夫妇两情相谐、和合美好的吉祥象征。旧时婚俗,新妇嫁妆常备有铜镜和鞋,寓“同偕到老”之意。张云璈《四寸学》卷一云:“今俗新婚之夕,取新妇鞋,以帕...
侗戏相传在一百多年前,由侗族歌师吴文彩创制而成,他在侗族长篇说唱叙事歌的基础上,以汉族传书《二度梅》为蓝本,编出了第一部侗戏《梅良玉》。侗戏是受汉族戏曲的启发而产生的,并在其发展过程中接受了一些如桂戏...
郑州清真寺因地处北大衔,故又名北大街清真寺、北大清真寺或北大寺,是伊斯兰教在郑州建造最早、规模最大的清真寺。伊斯兰教与其它宗教最不同的一点是民族与宗教合一,哪里有穆斯林哪里也就有清真寺。所以郑州伊斯兰...
顺德本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不仅有发音盏鬼的顺德话,更有朗朗上口的俗语和接地气的方言。“唔使问阿贵”释义:对某个判断十分有把握、认为必然如此。带有一定的贬义色彩。例句:“唔使问阿贵”,尼件事肯定系...
甘肃庆阳饮食文化饮食庆阳素以小麦为主,辅以糜子、谷子、高粱、荞麦,六七十年代又引进玉米。面食为基本主食,杂粮搭配食用。过去向来流行一日两餐,早九时前为早餐,下午四时左右为午餐。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
王铎,字觉斯,号痴庵、嵩樵,别号烟潭渔叟,河南孟津人,世称“王孟津”,有“神笔王铎”之誉,明末清初时的著名书法家。官至礼部尚书,精行、草书,兼能画山水、竹、兰。有书法史论家认为,王铎的书法艺术成就不仅...
德化九仙山下,大铭登地,有一株与茶丛不同,其味道也不一样的茶树,人们称它祖师公茶。相传,明万厉年间,史云济儒士,看到九仙山荇菜的灯火明亮,要到荇菜坐化。来到这里,有一位老大娘,安排他吃住,热情接待,他...
祝酒的传说 在不同场合,都有可能被提议祝酒。祝酒的历史可以一直追溯到开始有历史记录的年代。古代的勇士向他们的神祝酒。希腊人,罗马人如此,古代的北欧人则相互祝酒。几乎每一种文化都有祝酒的习俗,最终演变成...
拉壶为印度神话其中之一是海界中的海神,出生时是只巨人,半人半兽的身体,住在海中的宫殿中。据早期所流传下来的故事,拉壶因犯错得罪了天神而被打入人间变成乌龟,其用意是为了让他体会民间疾苦及有所改进。时在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