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妇分娩后,民间俗称“坐月子”,关中称“上炕了”。产妇三天内不下床,一月之内不出屋门,不洗凉水,百日内不干重活。未满月前,产房里有许多禁忌,最主要的是忌生人进屋,怕带来“邪气”,引起婴儿不安,即使血统很亲的长辈男子和兄长,也不得进入未满月的产妇之门,如违者叫“踏暗月”,认为不祥。
婴儿的父亲也不许归家太晚,如果晚上回家,要先在院子里转三圈,摆脱尾随的“妖邪”才能入房。如果来了客人须进大门者,要先在门外点一堆火,让客人从火上迈进门来。如产妇或婴儿有病,必须医生诊治者,亦要在门外放一堆干草,以火燎脚后才能进门,认为这样就可避免带入邪气。
为了防止生人进入产房,通常在产妇的门窗上设有许多标志。在
一带,婴儿坠地后,婆母立即给灶君、龙王上香叩头,报增人口,然后在大门脑上插谷草,生男,插有根者;生女,插无根者。
门上插草后,怀孕的妇女不得进入。
在产妇门窗上设标志的讲究颇多,旧时要在产妇的窗子上贴红纸剪的鞋样,还要插上荆棘和枣刺,门上再挂一缕麻,取意千锁万绑,牢不可破;同时还要在门口钉一老橛,上顶铁铧,铧尖用红布包裹,用来避邪。现在多在门帘上贴一红十字代替。
在
一带,产房的窗台和门外都要用草木灰撒一条线,名为“撤灰线”。上述标志一方面是告诉人们“有人坐月,请勿入内”,另方面也含有驱邪意义。这些作法如果扬弃了迷信成分,也有一定的科学道理,因刚分娩的产妇和刚出生的婴儿身体都很弱,容易受到病毒感染,同时产妇也需要安静地休息。
在陕北的
,有一种很古老的产育习俗,生了男孩,要做一张小弓挂在门上,生了女孩,要在门上挂一小块红布。这种习俗早在先秦时代已有,《礼记·内则》记载:“子生,男子设弧于门左,女子设悦(shui,佩巾)于门右。”这种标志,除了表明男女有别,也寓意着希望男子将来勇武,女子善于刺绣和纺织。现代有些地方仍沿袭古风,其用意除了与古代相同外,还含有禁止生人入内和避邪意义。
民间对产妇有许多迷信偏见,认为在月子里的女人,身上不洁净,因而有许多忌讳,例如产妇不能进入厨房,不能上井台,不能坐在炕的烟囱口,怕污血腥气冲了神灵,会给人带来灾难。如果产妇必须进厨房、上井台时,要先给灶君、龙王烧纸谢罪。产妇也不许出外走动,更不许到别人家去。除了本家的男人,谁要是接近产妇,认为这个人就会晦气。尤其在陕南,迷信色彩更浓厚,孕妇分娩后,第一个不知情的男人登门,就称为“逢生”或“冲生”,当地有“男逢男,霉三年,男逢女,三年喜”之谚,意为产妇如生的是女孩,逢生者还可沾些喜气,如果生的是男孩,逢生者就会三年不吉利。为了破解,主家就要煮甜酒鸡蛋或下挂面招待,让其吃饱,认为这样,逢生者就会逢凶化吉,不致遭受灾难。
另外对逢生还有一说,据说逢生者预兆婴儿将来的前途,如果逢生者是个很有学问道德的人,则认为孩子将来长大一定有出息,逢生者就会倍受主家的欢迎;如果逢生者是个游手好闲、不务正业的人,则预兆孩子长大不成器,逢生者也就要受到主家的冷遇。
婴儿降生第三天,女婿要亲自到娘家去报喜,也有当天或第二天就报喜的。旧时重男轻女,生男日“大喜”,生女日“小喜”。在
,报喜时要提一酒壶,如生的是男孩,酒壶上拴一条红绳子,生的是女孩,酒壶上拴一条红绸子。娘家妈把事先准备好的醪糟、鸡蛋、红糖、挂面、尿布、退毛布衫及婴儿的棉、单衣服等,让女婿带上,同路去看望女儿和外孙。
在
农村,报喜人返回时,娘家还要烙一个圆形锅盔(又叫饦饦馍),用红布包着,让来人带回去,俗称“给婴儿带奶粮”,据说,娘舅家给带了奶粮,婴儿就不缺奶水。
在陕北的
,报喜后,丈母娘要去侍候产妇一个月,俗称“守月子”或“熬米汤”。去时要用毛驴驮上斗米、斗面和羊肉、母鸡等物,据说产妇在月子里吃了娘家的饭食,婴儿将来长大能够不忘舅家的恩情。
在陕南的
一带,向娘家报喜时要带一只鸡,若生的是男孩,去时提一只公鸡;若生女孩,提一只母鸡,生男生女,娘家一见便知。而在
农村,婚后头胎,无论生的是男是女,向娘家报喜时,都要带上一只红花色的母鸡,娘家再配上一只月白色的公鸡,让来人带回去,接着娘家便带上营养品及婴儿衣帽去看望“月母子”,俗称“送汤”。
在
有“打三早”的习俗。婴儿出生的当天,女婿就要给丈母娘报喜,第三天,娘家妈带上早就准备好的婴儿的衣帽鞋袜和鸡、红糖、鸡蛋、猪蹄子等去看望“月母子”,俗称“看茶”。去后烧艾水,外婆给婴儿擦洗一下脸、手和脚,名为“洗三”,据说外婆洗过的婴儿,将来孩子眼明、耳灵、手脚勤快。
婴儿生下十天,娘舅家要再一次去看望,俗称“过十天”或“做十天”,陇县称为“小满月”。
娘家妈要给产妇烙“狗舌头干粮”,给婴儿送衣物。在
农村,“做十天”时娘家其他礼物可以从便,唯圈圈馍必不可少,圈圈馍做得很大,可以套住婴儿,意为把孩子圈住,让他健康成长。
元始天尊又名“玉清元始天尊”。在“三清”之中位为最尊,也是道教神仙中的第一位尊神。《历代神仙通鉴》称他为“主持天界之祖”。元始天尊,全称“一气化三清玉清居清微天圣登玉清境 始气所成日天宝君原始天尊妙无...
拉祜族,严格实行一夫一妻制,保留有从妻居的习惯。婚恋方式因支系不同而有所不同。抢头巾是拉祜西(黄拉祜)男青年主动向女青年求爱的一种形式。拉祜西居住的村寨,一般都建有寨庙和寨场。夜里,青年男女常吹着葫芦...
韩城人对老年人的生日尤为重视,叫做“祝寿”,或称“过寿”、“贺寿”。一般人从60岁起过寿。每10年一大寿,其他年龄过寿规模较小。贺寿日,亲戚邻家前来祝贺,儿媳给老人送新鞋、新衣等,女儿送寿盘馍、寿糕馍...
解放初,舒城县城乡遍布木业、纸业、铁业、砖瓦、纺织、缝纫、豆业、面作、酱制、榨油、糕点、酿造等手工业店铺和作坊及制陶、制革、铸造、油漆、卷烟、编织等工场,还有众多的手工匠人活跃于广大民间,称为做“乡活...
锡伯族的居住是同营旗制度相联系的,一个旗(牛录)就是一个大村落,也是一个作战单位和生产组织。因此都筑有城堡,便于守卫。城堡围长3~7里不等,城堡里住着100~200户人家。街道井然,每户都围有矮墙,住...
长寿山景区位于河北省秦皇岛市山海关区东北10公里处的长城西北侧山麓。距秦皇岛市区18公里。是地质公园类自然风景旅游区。景区占地面积约13.34平方公里,其中可供游览用地3.45平方公里。最高峰鹦鹉峰海...
北方农村民谚——“冬定果,年定瓜,正月十五定棉花”。有几个字眼,需要搞明白。农谚中的“冬”是指冬至;“年”是指农历大年初一;“正月十五”是指元宵节这天。一、冬定果民间自古有“冬至天气晴,来年百果生”的...
满族的婚俗比较有讲究。有三日婚之说。皆为媒约之说,通常是用三天来完成的,比较有特色,和其他民族截然不同。满族的婚姻制度和婚姻观满族婚姻是一夫一妻制。原来一般实行族内等级婚,后来限制放松,可与汉族通婚。...
柬埔寨王国国庆日为11月9日,也是该国的独立日柬埔寨位于亚洲中南半岛南部。首都金边。面积18.10 万平方公里。人口约920万。于公元1世纪下半叶建国。9至14世纪的吴哥王朝为鼎盛时期,创造了举世闻名...
技术推动着人类文明的发展,不过在文明的发展过程中总会出现一些技术灾难,有些会造成很大的技术和人员的损失和伤亡,下面本站就整理了世界十大技术灾难,一起来看看吧!一、爱沙尼亚号海难在世界十大技术灾难中爱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