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初七,传为天上牛郎会织女的日子。但禹州人未筑庙供奉。只是四乡善男信女聚集于城隍庙顶礼膜拜,烧香还愿。商家小贩多到现场摆摊设点销售货物。每逢七月初七夜,必演大戏《天河配》。解放前不固定戏班演出。解放初,基本每年都是工人剧团演出。文革后此俗废。
据传,七月十三是剃头业之祖——罗祖神诞日。剃头业集资在城东门内南侧三皇庙演戏一台。据传,罗祖是理发业的保护神。有载说,清雍正帝患有头疮。为其梳理者,常因触痛头疮而被处死,后罗祖现身,自荐为帝理发,手法轻巧,得帝欢欣,且医好了帝疮。自此,理发业为感谢救命之恩,奉罗祖为理发业之祖和佑神。
城隍庙演大戏一台。当晩还有“城隍爷出巡”的举动。“城隍爷”蟒袍官帽,“城隍奶”凤冠霞帔,一前一后乘坐“八台”大轿,前有小鬼、判官、牛头、马面开道,后有“路游神”随后。道旁跪着为父母烧香许过愿的孝男孝女。出巡队伍由城隍庙出发,经由西大街、北大街,至北关东侧的“鬼王庙”前驻驾。稍事休息,原路返回。
十三帮会祭祀之神为“三官爷”(天官、地官、水官)。财神殿会祭祀的是财神爷,因七月二十二是财神爷神诞日。是日,十三帮会管和财神殿演戏一台。是七月份比较热闹的庙会之一。
传说八月初三是灶君神诞。灶爷殿位于天宁万寿寺附近。旧时风俗视灶爷灶奶奶为一家之主。各家为保老少平安而敬奉。神诞之日,由“灶爷殿戏班”在殿前演出,花费由各生意店铺支付。灶爷殿戏班,内有一黑脸名角唱腔出棚,外号“一声雷”,无扩音器可听数里。该戏班常与马车厂戏班对台。马车厂戏班内有一红脸名角王庆和,外号活关公,黑脸对红脸,各不服气,均很舍身。
据传,九月初三是癌神诞日。《三教搜神大全》载,瘟神有五,又名五瘟使者:春瘟张元伯,夏瘟刘元达,秋瘟赵公明,冬瘟钟仕贵,总管中瘟史文业。旧时缺医少药,人们寄希望于瘟神,不使疫病流传。瘟神殿设在城隍庙内大殿卷棚东侧,殿宇虽小,而庙会规模最大。民同初期,某年此会演戏九台,赶会看戏者人山人海。演出地点(台口)分布有:城隍庙戏楼上一台,戏楼后两台,城隍庙西院三台,东院两台,十三帮会馆一台。赶九月初三会者,不仅有禹人,而且有大量周边县民。
九月初九,是重阳节,古为登高避灾节。当日,在三皇庙内演戏两台:一台为布行提供,祭祀“织帛尊神”;一台为染坊业提供,所供奉之神为葛仙(葛洪)。
九月十三,西关祖师冢(即聂政台)演戏两台。此庙会是嗣后兴起的骡马药材会的源头。
是日,城内万寿宫演戏两台。万寿宫是禹州市最大的道观之一,内奉神塑有天爷、老君、吕祖、药王,鲁班、中岳、灵官、张仙等等。每年此日香烟旺盛,没有专指祭祀某神,而是所有神祇共享人间烟火。民国以来万寿宫改为师范学校,神塑拆除,大戏停演,祭祀废除。
演戏并祭祀观音菩萨和火神。
即“八腊庙会”。明代禹州知州马协建八蜡庙于南关寨门以内(现灵发宾馆处),清顺治六年(1649)知州蔡永华重修。八蜡,即八种神。其中一种神就是蚂蚱神。《考典》云:“以其有功于稼穑者而祭之,以此信荐于鬼神,致乎庥祥,水旱不作,五风十雨”。禹州南关由祭祀八蜡活动,逐渐演绎成为腊月初八庙会。该会规模最大时,南到南关安庄、邢口诸村,北至城内南大街。因其临近年关,交易货物品类繁多,且有大戏演出。
1919年在此南关腊八会上,还掀起一场学潮:禹城南余楼在开封甲等蚕桑学校上学的余世清,受开封学联委派,回禹组建学联分会,宣传“五四”爱国运动精神。这天会头正旺时,禹县学联分会率领学校师生不顾当局劝阻,沿街张贴标语,占领演戏高合,举行控诉北京反动政府卖国行径的讲演。其影响非同一般。
飞机在起飞和降落是都会有一段很长的间歇过程的,每个地方的地域特征不同当然它的飞机起飞地点也有所不同,有些飞机的起飞和降落的方式都是让乘客们心惊胆战。本站小编为你盘点世界上最恐怖的飞机跑道。1.南极洲的...
在阿尔及利亚无论是见面还是分别时,一般都行握手礼,与挚友见面时,有的也行拥抱礼和贴面礼;见面时问候和祝愿中用的最多的话是:“愿真主保佑你”显得彬彬有礼,他们还喜欢别人称呼他们的头衔或职称加姓。在很多地...
在徽文化底蕴深厚的地方,凡是都有俗成的规矩,比如绩溪县上庄镇范围内,对各种不同的酒席,其席位座次都有明确的安排,不能随意,否则会使欢乐的酒席倒味、不欢而散。在这里,比较隆重的喜宴,有婚宴、寿宴、建房宴...
复活节,是天主教国家一年中最重要的节日之一。在意大利,天主教徒占全国人口的83%,复活节成了全意大利人的节日,每当节日来临举国上下共同欢庆,热闹程度颇像中国的春节。意大利复活节期间,全国上下几乎每个村...
“鬼火”就是“磷火”,通常会在农村,多于夏季干燥天出现在坟墓间。因为人的骨头里含着磷,磷与水或者碱作用时会产生磷化氢,是可以自燃的气体,质量轻,风一吹就会移动,走路的时候会带动它在后面移动,回头一看,...
摔瓦盆,又叫摔“吉祥盆”、摔“阴阳盆”、摔“老盆”等等,是在我国流传了千百年的一种丧葬习俗。农村的葬礼通常来说,流程都很繁杂,各地的风俗也不一而同。但是有一项传统,却在广大农村都有保留。那就是在出殡前...
鞋为旧时婚嫁吉祥物,主要是着眼于其音,“鞋”“谐”相谐,是夫妇两情相谐、和合美好的吉祥象征。旧时婚俗,新妇嫁妆常备有铜镜和鞋,寓“同偕到老”之意。张云璈《四寸学》卷一云:“今俗新婚之夕,取新妇鞋,以帕...
侗戏相传在一百多年前,由侗族歌师吴文彩创制而成,他在侗族长篇说唱叙事歌的基础上,以汉族传书《二度梅》为蓝本,编出了第一部侗戏《梅良玉》。侗戏是受汉族戏曲的启发而产生的,并在其发展过程中接受了一些如桂戏...
郑州清真寺因地处北大衔,故又名北大街清真寺、北大清真寺或北大寺,是伊斯兰教在郑州建造最早、规模最大的清真寺。伊斯兰教与其它宗教最不同的一点是民族与宗教合一,哪里有穆斯林哪里也就有清真寺。所以郑州伊斯兰...
顺德本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不仅有发音盏鬼的顺德话,更有朗朗上口的俗语和接地气的方言。“唔使问阿贵”释义:对某个判断十分有把握、认为必然如此。带有一定的贬义色彩。例句:“唔使问阿贵”,尼件事肯定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