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经》中的九凤,是一个鸟神或神鸟无疑。然而,此后,九凤却从中国文献上神秘地消失了,取而代之出现的种种冠以其它名称的九头鸟,不仅完全丧失了神性,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每况愈下,成了一个道道地地的鸟怪
从汉末至唐宋,古文献中的"九头鸟"有着种种不同的称呼,主要的是:
1、鬼鸟(鬼车)
《孔子集语·博物》引《白户录》上:“鬼车,昔孔子、子夏所见,故歌之,其头九首。”
《天中记》卷五十九引《本草》:"鬼车,晦暝则飞鸣,能入人家收人魂气,一名鬼鸟。此鸟昔有十首,一首为犬所噬,犹言其畏狗也,亦名九头鸟。
2、鶬(奇鶬、鶬鸆等)
《广博物志》卷四十引《韩诗》:“孔子与子夏渡江,见鸟而异之,人莫能名。孔子曰:'鶬,尚闻河上人歌云:鶬兮鹄兮,逆毛衰兮,一身九尾长兮。'”
《昭明文选》中郭璞《江赋》:“若乃龙鲤一角,奇鶬九头。”
《正字通》:鶬鸆,一名鬼车鸟,一名九头鸟。状如鸺鶹,大者翼广许,昼盲夜暸虔,见火光辄堕。
3、姑获鸟(或女鸟)
《玄中记》:“姑获鸟能收人魂气,今人一云乳母鸟……时人亦名鬼鸟。”
4、九头鸟
《三国典略》:“齐后花园中有九头鸟见,色赤,似鸭,而九头皆鸣。”
此外,尚有苍鸆,逆鶬、夜飞游女等名称。之所以会出现这么多不同名称,可能是九头鸟形象从楚地传开后,各个地区对其的不同称呼。
后世这些九头鸟,与楚人九凤形象有渊源关系有迹可寻。例如:“九头鸟”又称“鬼鸟”,据学者考证,在古代,"九""鬼"通用。例如,《史记》中的《殷本纪》与《鲁仲连邹阳列传》中,都记载商纣王以九侯、鄂侯、文王为三公。 但在《礼记》与《战国策》中,"九侯"改作"鬼侯"。《括地志》云:"相州滏阳县本南五十里有九侯城,亦名鬼侯城,盖殷时九侯城也。""九"与"鬼"既通用,从神性的九凤,易名为妖怪的"鬼鸟"或"鬼车",显然是与九头鸟由神演化为妖的历史事实相契合的。又如“乳母鸟”、“女鸟”之名,皆以九头鸟为女性,我们都知道,在封建社会时期,龙为皇帝的象征,凤则被用于皇后,我国女性以“凤”为名的比比皆是,男性以“凤”为名的就较为少见了。九凤本是吉祥神鸟,但后世文献中的九头鸟,则妖气十足,主要表现是:
其一,滴血降灾,摄人魂气。唐人刘恂《岭表录异》云:“鬼车,春夏之间,稍遇阴晦,则飞鸣而过。岭外尤多。爱入人家摄人魂气。或云九首,曾为犬啮其一,血滴之家,则有凶咎。”
其二,点血儿衣,取人小儿。《天中记》说:“姑获鸟能收人魂气,今人一云乳母鸟。言产妇死化作之。能取人之子以为已子。胸前有两乳,有小子之家则血点其衣以为志,今时人小儿衣不欲露者,为此也。”
其三,形象丑陋,性情凶暴。宋人周密《齐东野语》中说它:"身圆如箕,十脰环簇,其头有九,其一独无,而鲜血点滴,如世所传每脰各生两翅,当飞时,十八翼霍霍竟进,不相为用,至有争拗折伤者"。(脰,即脖子)。
此外,据说它还喜欢人们剪下的指甲,以便从中得知人们的祸福。谁有灾祸,它就落在谁家屋上鸣叫(《岭表录异》卷中)。传说宋代景定年间,皇帝得了病。有一天,忽然青天大白日地看见九头鸟站在门前捣衣石上,哀鸣啾啾。当天晚上,皇帝果然病死了。此外,据说它还喜欢人们剪下的指甲,以便从中得知人们的祸福。谁有灾祸,它就落在谁家屋上鸣叫(《岭表录异》卷中)。传说宋代景定年间,皇帝得了病。有一天,忽然青天大白日地看见九头鸟站在门前捣衣石上,哀鸣啾啾。当天晚上,皇帝果然病死了。
九头鸟即是大灾星,人们对它的态度自然就不友好了。南朝梁人宗懔在《荆楚岁时记》中,记载了当时楚地风俗:"正月夜多鬼鸟度,家家槌床打户,捩狗耳,灭灯烛以禳之。"周密《齐东野语》中也说:"故闻之者,必吠犬灭灯,以速其过泽国。"
斯里兰卡“三大怪”中最有趣的非高跷垂钓莫属。高跷垂钓只出现于斯里兰卡南部海岸寥寥可数的几处海滨,据说是独特的地貌让鱼儿喜欢在这里聚集。在斯里兰卡南部的阿杭格默,笔者看到当地在近海处密密麻麻插着一根根木...
赫哲族人注重礼仪,表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尊老爱幼 赫哲人注重礼仪,有尊老敬长的良好社会风尚。晚辈出门回来,与长辈相见时,要向长辈行跪拜礼,依次向父母、兄嫂问安,以示敬重。长辈吻小辈的额头,以示亲热爱护...
西方人结婚仪式有很多习俗都是大家所熟悉的,首先西方婚庆场面既欢快热闹,又美丽浪漫。近年来由于我国的不断改革开放,东西方文化不断交融,我国现在的婚俗不少方面也在受西方婚俗的影响,比如穿婚纱、戴钻戒等等已...
春节是裕固族最主要的传统节日,节前有祭祖守岁活动。除夕之夜,家人团聚吃年夜饭,主要有抓肉、炸油果、馓子、酥油奶茶等。年三十守岁,正月初一早早起床,意为人勤春来早。按习惯,年轻人和晚辈要手捧清水,洒向帐...
元始天尊又名“玉清元始天尊”。在“三清”之中位为最尊,也是道教神仙中的第一位尊神。《历代神仙通鉴》称他为“主持天界之祖”。元始天尊,全称“一气化三清玉清居清微天圣登玉清境 始气所成日天宝君原始天尊妙无...
拉祜族,严格实行一夫一妻制,保留有从妻居的习惯。婚恋方式因支系不同而有所不同。抢头巾是拉祜西(黄拉祜)男青年主动向女青年求爱的一种形式。拉祜西居住的村寨,一般都建有寨庙和寨场。夜里,青年男女常吹着葫芦...
韩城人对老年人的生日尤为重视,叫做“祝寿”,或称“过寿”、“贺寿”。一般人从60岁起过寿。每10年一大寿,其他年龄过寿规模较小。贺寿日,亲戚邻家前来祝贺,儿媳给老人送新鞋、新衣等,女儿送寿盘馍、寿糕馍...
解放初,舒城县城乡遍布木业、纸业、铁业、砖瓦、纺织、缝纫、豆业、面作、酱制、榨油、糕点、酿造等手工业店铺和作坊及制陶、制革、铸造、油漆、卷烟、编织等工场,还有众多的手工匠人活跃于广大民间,称为做“乡活...
锡伯族的居住是同营旗制度相联系的,一个旗(牛录)就是一个大村落,也是一个作战单位和生产组织。因此都筑有城堡,便于守卫。城堡围长3~7里不等,城堡里住着100~200户人家。街道井然,每户都围有矮墙,住...
长寿山景区位于河北省秦皇岛市山海关区东北10公里处的长城西北侧山麓。距秦皇岛市区18公里。是地质公园类自然风景旅游区。景区占地面积约13.34平方公里,其中可供游览用地3.45平方公里。最高峰鹦鹉峰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