绩溪人的居住
“日图三餐,夜图一宿”。在讲究饮食的同时,对居住也特别重视。从这句民谚中,可知绩溪人对居住习俗的重视程度。笔者试图从绩溪人居住的大环境和小环境、宏观和微观、阳宅和阴基等方面去记述绩溪人的居住习俗。
一、绩溪人居讲究大、小环境
绩溪地处中国江南,是古代徽州六县之一,毗邻浙江,位于安徽省的东南部,从历史地理学看,它是徽文化的发祥地之一。
绩溪境内,基本由三大板块构成,有三条主要山脉:大会山、徽岭和大障山;三条主要溪流:大源河、扬之河和登源河;山水相隔构成三个主要盆地:庐昆常盆地、华阳盆地和伏岭盆地。绩溪历史上是典型的皖南山区小县,山多田少,境内溪流交织,没有客水,西南流向的三条主要河流于临溪汇合注入下游新安江,东北流向的徽水河、戈溪河、金沙河等注入长江。对此,有人用唐代诗人的一首诗予以形容:“千岩万壑不辞劳,远看方知出处高。溪涧岂能留得住,终归大海作波涛”。绩溪人就如溪涧之水,最终需要从绿色文明走向蓝色文明。
绩溪山环水绕的清幽环境,造就了绩溪居民喜爱“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内部空间。正如古代徽州其它五县一样,绩溪人的居住习俗传承了中华民族的正统文化。从古代地理学(堪舆学)、现代地名学考察,得知绩溪与“小桥流水”注重水源的地名特多,如以溪冠名的有临溪、扬溪、徽溪(翚溪)、大溪、下溪、卓溪、戈溪、郎家溪等,其它与水源有关的有板桥、关音桥、38号桥、杨柳村桥、新桥、虹溪桥、和尚桥、梧村桥、茭塘、江村环、上游、洪上塘、古塘、镜塘、青山塘、呈华塘、塘塝上、泉塘、泉水塘、大塘头、塘塍、莲花塘、黄泥塘、塘冲、水村、湖村、湖里、湖川、浒里、大源、川源、王家源、章家源、上源、茶源、水救、水浪头、高枧、方家湾、章家湾、龙朝湾、龙潭、清潭下、潭村、杨滩、瀛洲等等。另外,以坑、坞、降、坦、坎、岱、头、上、岭、坪等命名的村也不少。同样,以“枯藤老树昏鸦”命名的村落很多,以树名者有松树岭、竹里、梅土干、苦竹土干、冬青岭、竹棵下、树林下、桐坑、竹山、梧村、槠树下、杨树坑、榧树坑、柏树坑、板树坑、枫树坞、桦树岭、樟坑、杨林、杨村、柳村、杨柳村桥、择树下、梨川、半茶、杨树坑、梓棚、梧村桥等;以藤蔓花草命名的有蒲藤坑、蒲川、莲花塘、黄茅培、花根、莲坑、荷花坪、龙须、叶村等;以鸟命名的有百鸟、孔雀坑、老鸦坞、燕窝、喜鹊坞等。绩溪人信佛敬神,这类地名有小九华、大庙汪村、庙头山、寺后、中王、逍遥、隐张坑、龙须山、隐张山、七姑山、观音桥、慈姑岭、仙人塝(仙川)、丈尺山、灵山下、孔灵、朱显、快活林、高仙坦等。从中原历次大迁徙来绩溪者,基本沿袭了聚族而居的传统习俗,不少地方以姓冠村,如冯村、石家、胡家、李家、潘家、朱家、宋家、鲍家、余村、高村、周家邨、耿家、程家、戴家坦、吕家碓、吴家坑、郎家溪、耿川、江村环、章家湾、许村、方村、王庄、章家、葛里等。也有许多村庄虽未以姓冠村,但却是举村世居一姓的。
绩溪人血脉里流淌的是正统中原文明。他们相信图腾崇拜,把龙奉为无所不能、庇护生民的东西,所以,绩溪人在选择居住地时,特别注意该地的龙脉,即山脉走向、水源、水口和风向,注重大小村庄的小地理环境,依山傍水、背风朝阳、如封似闭、聚财敛气、进退自如、视眼开阔者多被认为是吉地。每当走进一个古村落,人们都会发现:这里有来龙山,有常流水,来龙去脉一目了然;这里山林植被保护良好,夹岸良田井然有序,农耕社会一片安祥;这里古木参天,祠宇耸立,民居鳞次栉比,青石板路曲径通幽;这里村民和睦相处,敬奉祖先,耕读传世,儒而好贾,穷则独善其身,富则兼济天下。如绩溪上庄村,胡适先生喜欢用南宋诗人杨万里的“万山不许一溪奔,拦得溪声日夜喧;到得前头山脚尽,堂堂溪水出前村”来赞美它。其紧临的余村,当代诗人汪静之思考了68年,最后用“三面青山展画景,一条绿水奏琴音。山明水秀清幽境,陶我天真童稚心”来歌颂它。清代诗人黄少谷赞叹冯村是“浅绿深红透碧空,繁华妆点费天工,落花啼鸟村庄接,曲水流觞节物同;柳岸沙平闲牧竖,桑阴社散醉田翁,春城最有春光好,一路香生麦陇风。”1993年秋,全国古名城建筑保护专家郑孝燮先生考察冯村后作诗礼赞:“云横苍岭艳冯村,曲岸水街白屋群。秀色天成凝固乐,尽游烟雨也销魂。”如果你打开绩溪一部部村志或是宗谱、县志,就会发现,自古迄今,唐宋以后歌咏绩溪古村落的华丽诗篇实在不可胜数。绩溪古村落可以入诗,可以入画,它钟灵,它毓秀,任人感悟,任人神往。
蒙古族历来有祭天、祭山、祭火、祭星、祭佛灯、祭敖包、祭成陵、祭吉雅其等活动。祭敖包 蒙古族的祭祀,最隆重的是祭敖包,敖包是蒙古语音译,也叫“脑包”或“鄂博”是“堆子”的意思,即人工堆成的石堆,极个别有...
客家人“洗三朝”一般由年长的婆婆、奶奶主持,边洗边吟唱一些诸如:“洗洗头,做王侯;洗洗身,做富翁;洗洗手,荣华富贵全都有;洗洗腰,一辈更比一辈高;洗洗脚,身体健康唔食药……”等赞语。男女成婚后,媳妇有...
揭阳炮台丰溪村蔡厝保留着一个独特的“营蔗”传统习俗,每年的正月初九早上村民集中拜天公营蔗,“营蔗”习俗是丰溪蔡厝历传以久的特别习俗,蔗寓意生活节节高 、节节甜。通过“营蔗”祈求全村合境平安!一年更比一...
“核桃坡,核桃沟,核桃砭,核桃路,漫山遍野核桃树,核桃累累碰人头”。这说的就是商洛的核桃。商洛核桃,据说是西汉张骞从西域带回植于京都长安,然而“龙凤之地”不适核桃生长发育,便被发配到商洛山中。岂知,核...
萧县一般丧葬仪式,繁琐复杂,充满迷信色彩。老人临终前,要将病榻移至正屋当门,以便得正位而终。在寿终后,用整张白纸复盖在面上,叫“复面”,也叫“蒙脸纸”。床前放一瓦盆,死者有几个儿子,就在盆底钻几个眼,...
孝感因孝子董永“孝行感天”(孝亲之情感天动地)而得名,以至于人们以为孝感县设立是因为董永这个孝子才建县的,然事实并非如此。孝感的前身为孝昌县,以“孝道昌盛”而得名。为南朝宋孝建元年(454年),孝武帝...
胶东有糊制“纸斗”的风俗,以荣成、文登、莱西流行最广也最有特色,至今尤存。纸斗又称纸笸箩,是盛物的容器,多用来装针线布头及绣花样子,也有专门做成鞋盒和帽盒的。常见的纸笸箩制作方法有两种,一种是用苇箔或...
斯里兰卡“三大怪”中最有趣的非高跷垂钓莫属。高跷垂钓只出现于斯里兰卡南部海岸寥寥可数的几处海滨,据说是独特的地貌让鱼儿喜欢在这里聚集。在斯里兰卡南部的阿杭格默,笔者看到当地在近海处密密麻麻插着一根根木...
赫哲族人注重礼仪,表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尊老爱幼 赫哲人注重礼仪,有尊老敬长的良好社会风尚。晚辈出门回来,与长辈相见时,要向长辈行跪拜礼,依次向父母、兄嫂问安,以示敬重。长辈吻小辈的额头,以示亲热爱护...
西方人结婚仪式有很多习俗都是大家所熟悉的,首先西方婚庆场面既欢快热闹,又美丽浪漫。近年来由于我国的不断改革开放,东西方文化不断交融,我国现在的婚俗不少方面也在受西方婚俗的影响,比如穿婚纱、戴钻戒等等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