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绩溪有三绝:山青又水洁,纯朴好民风,桃花源无别。”这是我国现代诗歌史上著名诗人汪静之先生歌咏绩溪的著名诗篇。绩溪到底有哪些民风民俗值得我们亲近、玩味和研究的呢?
古老的徽州处在万山当中,绩溪势居“宣歙之脊”。山限壤隔,民不染他俗,古风美俗犹存。生活中,女人尤称能俭,乐蓄积,多为贤内助。山谷民,衣冠至百年不变。其饮食、居住和礼节凸显浓郁的徽州地方特色。
绩溪人的饮食
绩溪人喜粗茶淡饭,乐于省主待客,过日子讲究“长长水,细细流”。注重礼尚往来,有“七碗来,八碗去”之俗。文化人,注重节气,信奉孟子的“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让绩溪人的饮食充满了文化品位,使绩溪的食文化名扬四海。
家常便饭
绩溪有“七山一水一分田,一分道路和庄园”之说。民间日常主食大米,辅以面食和玉米杂粮。喜欢家园所出的新鲜蔬菜。寻常人家,一日三顿,一粥两饭或一顿面食。绩溪境内仅二都(今板桥、校头附近)田多大米优,那里的老百姓一天三顿都吃干饭。
农家闲时多两稀一干,或早餐煮粥潦饭或稀粥,殷实人家粥中煮鸡蛋叫粥窝鸡子。中饭一顿干饭,晚上菜泡饭、冷饭汤或稀饭,山民以食玉米粉为主,辅以山芋、萝卜、魔芋、葛根等。农忙3顿干饭,雇工匠给匠人加下昼餐,供以面食、粉馃。
绩溪人日常所食用的素菜有青菜、萝卜、豆腐、腌渍菜及瓜果豆茎等蔬菜;荤素搭配的菜肴有油豆腐烧猪肉、萝卜焐牛肉、冬瓜烧鱼、栗子烧鸡、干笋焐猪肉等。冬季,家家腌渍菜,做辣椒酱、生面酱、豆瓣酱,熬酱油。腊月,多数人家杀猪宰羊,并有腌腊肉、腌火腿、腌鱼之俗。春天里,可以尝到鲜嫩无比的山间竹笋。笋的种类繁多,老百姓家种的有毛竹笋、燕竹笋、雷竹笋、江南笋、孵鸡笋;野生的有水笋、木笋、老笋、苦笋、青笋、金笋、麦黄笋、扫帚毛笋等等。其中苗笋、燕竹笋和水竹笋为笋中佳品,老百姓除自食或出售鲜笋外,还将它们腌制、烘干加工成绿笋干,以便保存。绩溪民谣有“逍遥茶,大障笋,荆州山核伏岭饼。”意思是说大障山所出产的笋比绩溪其他地方的笋品质更加优秀。笋有多种吃法,干笋炒肉丝、干笋炒粉丝,主料均为燕笋丝;绩溪农家的炒山芋粉丝,配料除了肉丝和豆腐干丝,还有笋丝;鲜笋烧腊肉,也是农家常做的时令土菜;还有燕笋炖猪手,用新鲜的燕竹笋与腌制过的猪手,置于陶钵内以文火慢炖,加入冬菇,更为鲜美。绩溪妇女大多会做笋焖饭,主料为新鲜的燕竹笋或水竹笋,与腊肉片或新鲜猪肉片同炒后,加入大米和适量的糯米做饭,又是别有一番风味。
春天,绩溪城乡的田间地头、山脚道旁、河边溪畔,到处长满了可食的野菜和食用菌。“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说的就是春暖花开时节,可采摘的有绵绵春、荠菜、喜喜菜、马兰头、野水芹菜、蕨菜、小蒜苗、野百合、香椿芽、苦斋菜、紫苏、地衣、天雷菇、鸡肉菇、针针菇、茶树菇、凤尾菇等等,品种繁多,风味各异,既丰富村民的餐食,又利于保健。
春夏之交,绿肥红瘦。绩溪风俗是“吃了交夏馃,天晴落雨没得坐”。这时,家园里的各种蔬菜瓜果连续登场,具有浓郁绩溪地方特色的包、馃、菜焖饭,更是从这家香到那家。绩溪的面点食品很丰富,小满过后,几乎家家户户都要做包做馃,按馅分有南瓜包、冬瓜包、黄瓜包、豆腐包、苋菜包、菠菜包、角豆包、笋包、豆沙包、猪肉包、牛肉包、麂肉包、韭菜包、茄子包等等;按形状分,大的称包,小者叫点心。馃,绩溪有水煮、焖、烤、蒸之别。有米粉加工而成的馃囝、灶馃、寿桃馃。其中焖馃是用老南瓜切成小方块,与米粉和水做成汤圆般大小的馃囝共焖而成。这种南瓜焖馃香甜可口,老少皆宜。烤成的馃,在绩溪城乡叫拓(tà)馃,是以面粉做成。做拓馃一是耗面粉,二是费油多,民间有“一餐拓馃三餐面”之说。拓馃的馅料分水馅和干馅,水馅的用时令蔬菜做的萝卜拓馃、苋菜拓馃、角豆拓馃、刀豆拓馃、青菜拓馃、茄子拓馃、笋拓馃、南瓜拓馃、韭菜拓馃;干馅的有用干菜做的萝卜丝拓馃、豆黄拓馃、香椿拓馃、雪里蕻拓馃;还有渍菜拓馃、芝麻糖拓馃、豆腐拓馃和不包馅料的干白拓馃。从拓馃包裹的材料分,绩溪又有面粉拓馃、玉米粉拓馃、米粉拓馃之别。
绩溪民间日常食用的还有蒸馃,如同蒸包,因粉料、馅料和节令不同而显多样性特点。按时令习俗分,有接灶馃、清明馃、交夏馃、谢灶馃、寿桃馃、白虎馃等等;按粉料分有小米粉馃、糯米粉馃、小麦面粉馃和玉米面粉馃;按馅料区别,有荤馃、素馃、干白馃等。
菜焖饭也是绩溪人常做的饭食,除了前面介绍的笋焖饭以外,绩溪还有角豆焖饭、刀豆焖饭、南瓜焖饭、蚕豆焖饭、豌豆焖饭、芋头焖饭、蕃芋焖饭、板栗焖饭等等。
摔瓦盆,又叫摔“吉祥盆”、摔“阴阳盆”、摔“老盆”等等,是在我国流传了千百年的一种丧葬习俗。农村的葬礼通常来说,流程都很繁杂,各地的风俗也不一而同。但是有一项传统,却在广大农村都有保留。那就是在出殡前...
鞋为旧时婚嫁吉祥物,主要是着眼于其音,“鞋”“谐”相谐,是夫妇两情相谐、和合美好的吉祥象征。旧时婚俗,新妇嫁妆常备有铜镜和鞋,寓“同偕到老”之意。张云璈《四寸学》卷一云:“今俗新婚之夕,取新妇鞋,以帕...
侗戏相传在一百多年前,由侗族歌师吴文彩创制而成,他在侗族长篇说唱叙事歌的基础上,以汉族传书《二度梅》为蓝本,编出了第一部侗戏《梅良玉》。侗戏是受汉族戏曲的启发而产生的,并在其发展过程中接受了一些如桂戏...
郑州清真寺因地处北大衔,故又名北大街清真寺、北大清真寺或北大寺,是伊斯兰教在郑州建造最早、规模最大的清真寺。伊斯兰教与其它宗教最不同的一点是民族与宗教合一,哪里有穆斯林哪里也就有清真寺。所以郑州伊斯兰...
顺德本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不仅有发音盏鬼的顺德话,更有朗朗上口的俗语和接地气的方言。“唔使问阿贵”释义:对某个判断十分有把握、认为必然如此。带有一定的贬义色彩。例句:“唔使问阿贵”,尼件事肯定系...
甘肃庆阳饮食文化饮食庆阳素以小麦为主,辅以糜子、谷子、高粱、荞麦,六七十年代又引进玉米。面食为基本主食,杂粮搭配食用。过去向来流行一日两餐,早九时前为早餐,下午四时左右为午餐。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
王铎,字觉斯,号痴庵、嵩樵,别号烟潭渔叟,河南孟津人,世称“王孟津”,有“神笔王铎”之誉,明末清初时的著名书法家。官至礼部尚书,精行、草书,兼能画山水、竹、兰。有书法史论家认为,王铎的书法艺术成就不仅...
德化九仙山下,大铭登地,有一株与茶丛不同,其味道也不一样的茶树,人们称它祖师公茶。相传,明万厉年间,史云济儒士,看到九仙山荇菜的灯火明亮,要到荇菜坐化。来到这里,有一位老大娘,安排他吃住,热情接待,他...
祝酒的传说 在不同场合,都有可能被提议祝酒。祝酒的历史可以一直追溯到开始有历史记录的年代。古代的勇士向他们的神祝酒。希腊人,罗马人如此,古代的北欧人则相互祝酒。几乎每一种文化都有祝酒的习俗,最终演变成...
拉壶为印度神话其中之一是海界中的海神,出生时是只巨人,半人半兽的身体,住在海中的宫殿中。据早期所流传下来的故事,拉壶因犯错得罪了天神而被打入人间变成乌龟,其用意是为了让他体会民间疾苦及有所改进。时在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