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尊师敬祖类 人对自然界的风晴雨雪雷雹虫害以及寒往暑来等变化,都以为有神灵主宰。万物生长也有各司其责任之神。所以在民间年画里除了门神、灶王、土地……等纸马神像外,还有一大部分为社会上各行各业或为出行、谢医、迁居、祈福等敬神活动而刷印的信仰物。就现存的这些信仰物来分析,其中固然不乏迷信品类,如雹神、火神、财神……,但也有不少人是古代有功于人民的先贤和科学发明者。为了纪念他们,于一年四季择一佳日作为诞辰,并尊称为“祖师先人”这类印刻的祖师之像,服装形貌多半是儒者或道士的样儿。在帷下香案之前,绘刻着祖师所发明的事物及其工匠操荣的动作。例如北京清代印制的一幅《鲁公输子先师》,画公输子(鲁班)绾冠拱手而坐于中,桌案上无香烛炉瓶之物,而是瓦刀、墨斗、刨、铲等工具、旁立四待者,也都是手拿斧、锯、矩尺或捧经书。最引人注目的是:桌案前两个工匠装束的劳动者,一个单膝坐在长凳上正举匠凿眼打洞;一个躬身弯腰,在刨平木板,地上还有泥瓦、木工所用的建筑工具,使文化低下的劳动人民,一眼便识图中人物为建筑工人所供奉的祖师鲁班。过去每年的腊月二十日为鲁班先师圣诞、建筑业的石、木、瓦、绳匠人于是日敬酒谢师,收徒酬神。按:公输子姓公输,名般,春秋时鲁国人,般与班字同音,后世多称鲁班。公输子为我国古代建筑工匠,传说他创造了攻城云梯和刨、锯、钻、绳尺等工具,故图中鲁班和两旁待者都非官半装束,而是普通劳动人民模样。匠人尊其为祖师,在腊月不能施工的时候里,择日为鲁班诞辰,借以聚会并谢师收徒。象鲁班先师这样的祖师还有不少,木版年画店或作坊长年刷印,以供各行各业祀神之需。如成衣匠的祖师为轩辕黄帝,造纸作坊供奉蔡伦先师,造酒业供的杜康真人,画匠、油漆工尊奉吴道子,文书胥吏敬奉苍颉,医生祭祀药王孙思邈,学塾读书人敬至圣孔子,刻书、印刷匠尊文昌帝君、机神张衡、靴鞋匠拜孙膑真人,其他象剃头匠祀罗祖,茶叶铺祀陆羽,修脚医祀达摩等等,百工技艺、各有其祖,年画纸马店皆图刻其像,按斯出售,工匠艺人也设祀维谨,以示不忘先师创业之难。当然不少神像纸马多是以论讹传讹,或人们想象而来。如刘海上仙是针匠之祖、观音为雕琢玉祖师,欧歧佛为银匠、小炉匠之祖等等。
4、驱灾迎祥类 古人有神鬼之说,谓天神地鬼,以此告诫人们生平要行善勿作恶事,行善可以升天作神,害人作恶便入地为鬼,而鬼为害人间生活,何以治之,人们又推出古人姜尚(太公)作为镇慑鬼神的最高总管。过去修建房屋,梁上必贴一《太公在此》或《太极图》,以防鬼魅作崇。这类辟鬼驱邪之图,在福建、广东沿海一带最流行,而以福建漳州年画作坊印的较精致。漳州颜锦华印的《太极图》,除中间刻绘八卦之外,边缘尚刻有琴棋书画,如意葫芦等宝物。还有印符、宝物以示镇邪法器。《太公在此》,则画姜尚作道士装束,举手扬鞭,怀抱一“杏黄旗”,坐骑一匹麟头龙尾,虎爪牛蹄之“四不象”怪兽。据说在盖房修屋,上梁安柱时必须粘贴一幅,否则不行。行商小贩赶庙会做生意者,也奉姜太公为护身之神。按:唐代封姜尚为武成王,每出师命将,则晋太公庙辞讫,岁日便就庙引辞。又“天宝六载(公元747年)正月,敕乡贡武举人上省,先令谒太公庙。每拜大将及行师克捷,亦宜告捷。”(王溥〈唐会要〉)可知唐代已尊姜尚为王,主出师命将等用兵武备之事。至明代《封神演义》小说刊印流行,人们更迷信姜太公封神斩将,能镇压一切不吉之鬼神。故民间各地年画作坊皆有此一图像,供盖尾安门、行商外出之家祀奉。在江南苏州、浙江一带养蚕之家,每当育蚕季节,常见门上贴有《蚕猫避鼠》、《逼鼠蚕猫》或《蚕花茂盛》之类的单张或一对的新门画。据说门神只管鬼魅祸害,不管老鼠;而老鼠喜吃蚕,贴上《蚕猫避鼠》之门画,老鼠见了就不敢窜进蚕房了。《蚕花茂盛》是画一头戴花冠,身穿袍裙,手捧一盘蚕茧,坐一花斑白马的“马明王”,旁有一待女举旗步于马后。传说“马明王”为蚕神,门上贴此门神,灾害不得进门,确保蚕之平安。按《搜神记?女化蚕》:“旧说,太古之时,有大人远征,家无余人,唯有一女。牡马一匹,女亲养之。穷居幽处,思念其父,仍戏马曰:尔能为我迎得父还,吾将嫁汝。马既承此言,乃绝缰而去,径至父所。父见马惊喜,因取而乘之以归。为畜生有非常有情,故厚加刍养;马不肯食,每见女出入,辄喜怒奋击。如此非一,父怪之,密以问女,女具以告父,必为是故……”。后来父杀马暴皮庭中,女与邻女戏于皮,马皮厥然而起,卷女而去。后数日父还,于树间见女及皮化为蚕。后世称蚕神为“马明王”是出此说。《逼鼠蚕猫》、《蚕花茂盛》一类蚕房粘贴的年画,为何育蚕季节出现在江浙一带?因为三、四月为“蚕月”蚕很娇嫩,畏寒怕风,又怕异味污染,如有衣装不洁,又有烟酒恶味的人不断出入,不仅冷风随入,且有影响蚕健康成长之细菌带进蚕房;门上若贴一“蚕花茂盛”或“逼鼠蚕猫”的门画,乡人便知室内在育蚕,不便闯入屋内去闲聊了,它颇有“闲人止步”之意义。看来民间年画不止是装饰门窗户室,还有它与生产生活紧密结合在的一面。在山东有一种柞蚕,以食栎叶而生,吐丝纺绸俗称“柞丝绸”。潍县年画中有“蚕姑宫”,刻印三蚕姑居上而坐,下有妇女养蚕,采栎叶等劳动情景,此图纯系祀神用之纸马,与《蚕花茂盛》之图的作用不同,是三月十六日蚕娘娘生日后,新丝上市,祈福迎祥必备之图像。
徽州人至今还把农历正月初一、初二、初三这三天分别叫做“初一朝”、“初二朝”、“初三朝”,又因为是过大年,所以总称之为“三朝年”。而把农历正月十八也像过年一样称为“十八朝”的这一流传千百年的专称,现已鲜...
虽然前面介绍了《世界上最聪明的猫》、《世界上最聪明的种族》,但世界是个整体,由多个国家组成。那说到国家,每个国家综合国力却是参差不齐的,那你知道世界上最聪明的国家有哪些吗?下面本站就来为大家介绍。世界...
上巳节是中国古老的传统节日,俗称三月三,该节日在汉代以前定为三月上旬的巳日,后来固定在夏历三月初三。“上巳”最早出现在汉初的文献。《周礼》郑玄注:“岁时祓除,如今三月上巳如水上之类”。据记载,春秋时期...
自清雍正八年(1730年)建城至今,百色城已有280多年的历史。百色城既是文化古城,也是革命红城。1929年12月11日,邓小平、张云逸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百色城发动了百色起义,在中国革命历史上留...
寿阳县位于山西省东部,枕恒岳,络太行,居潇河中上游。地理坐标为东经112度46分至113度28分,北纬37度32分至38度5分。县界北起高丘山,南至盘垴,南北最宽直线相距61.2公里;西起罕山,东至马...
您恐怕没有想到,在中国古代,“枣”是“木本粮食”、“铁杆庄稼”,和米、面同等重要;枣是水果,还是粮食。《战国策》载,苏秦曾对燕文侯说:“北有枣栗之利,民虽不由田作,枣栗之实,足食于民矣”。早在2000...
麦秸画麦秸画,又叫麦秆画、麦草画,是一种历史悠久的汉族传统工艺美术品,始于隋唐时代的宫廷工艺。相传这种麦秸画,系在数十年前由印度尼西亚华侨传入广东潮州,然后发展起来的。经过历代传承,一直延续至今,经久...
“尚西”是蒙古语,神树的意思。过去蒙古族群众有祭尚西的习俗。通常是在一棵孤独的神树下,用五颜六色的花布条把树枝装饰得特别艳丽。一位“尚西老人”盘膝坐在神树之下,男女老少聚集在周围,拜祭尚西,并推选几名...
1934年5月,美国首次发行母亲节纪念邮票,邮票上一位慈祥的母亲,双手放在膝上,欣喜地看着前面的花瓶中一束鲜艳美丽的康乃馨。随着邮票的传播,在许多人的心目中把母亲节与康乃馨联系起来,康乃馨便成了象征母...
灵峰寺正月十五庙会是三台县唯一的、民间自发组织的以庙会为主兼农具交流会二者合一的盛大庙会,还有二月十九日、六月十九日、九月十九日观音庙会。一到会期,来自于三台及邻县的善男信女及群众前来参加庙会,游人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