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说,这两种观点都失之偏颇。根据事实,洮岷花儿确实没有“少年” 之名,而河湟花儿在过去也只被称作“少年” 而无“花儿”之别名,只有民国时期文人作品中才称其为“花儿”。如慕少堂先生《西宁道中》写道:田妇薄面皮,一路唱花儿。慕的这种叫法还与张亚雄等人的影响我们以为这种提法可能有某些合理的成份,但不能如此简单地解释。因为民歌中以花卉起兴的品种各地都很多,如“信天游”、“爬山歌”等都多有以花卉起兴的,甚至还有专门歌唱花草的,而这些民歌都没有类似花儿的名称。再说“数花”这种形式不仅流行于宁夏,在青海等地也有,它也不能作为花儿名称来由的例证。如果能的话,那么青海贤孝中还有与“数花”相类似的“数山”段子,全篇二百余行,句句说山。例如巴燕戎的青沙山,援伯画上倒对山。南川里,佛屏山,磨石沟峡里拉脊山,黄德画上八戒山,黄河两边净脏山。大通里头煤窑山,好起过雨的娘娘山,前藏里,元里山,后藏里,青云山,十八家王公海山察汉乌苏妖魔山,哈拉库图日月山,同时,花儿中也不乏以山起兴的,如:平凉画上崆峒山,孔昌太平入青山、洗州府里莲花山、河州城外太子山。兰州画上五泉山、白塔山、六盘山、桦林山、桌子山、也迭关里牛心山 ,高山低山八宝山 ,松柏树罩严着哩 ,我和阿哥盘一天 ,好象是过年着哩!千万年不倒的大山、万辈子不蹋的青天,若要我俩的婚姻散,都连山摇着给动弹。
尽管如此,也不能牵强说“山歌”这个名称的来由与花儿多以山陵起兴有关,更不能以贤孝中的“数山”段子等来旁证。对于“花儿”一词来由的探讨也当是如此。
第三,认为“花儿”名称来源于莲花山,因为花儿是莲花山上所唱的民歌,而且衬词中有“花呀, 两叶儿”,所以人们以花代歌,后来扩散传播到各地,就普遍地叫作花儿了。这是卡锡文先生在《“花儿”命名臆测》一文中提出来的。但从论文看来,缺乏资料根据,多系推测。
以上两种观点都仅就“花儿”一词作了解释,而避开了“少年”一词。
我们认为,“花儿”一词的本意是与男歌手对女情人的呢称有关,也就是说与人们的爱情、婚姻有关,这在花儿唱词本身就有不少例证,当然也不否认,可能还与花儿中大量采用花卉来起兴有某些联系,但其联系是比较微弱的。至于为什么要把这种民歌称为花儿,除了与男女呢称等有关外,主要是因为花儿是一种美的象征,唱花儿就是歌唱美、追求美的行为。这种美始终贯穿在花儿中,比如不同曲令的传统衬词中就有“阿哥的白牡丹”、“阿哥的乖嘴儿”、“我的杨柳姐儿”、“我的大眼睛”、“阿哥的肉呀”等等极其亲热的称呼,充满了千丝万缕的柔情和对美的倾倒向往。用花儿来象征心上的人,象征这优美的艺术,象征那青春的年华、甜蜜的爱情,那是再也合适不过。这才是花儿名称来由的质点。
大孤山位于辽宁丹东市西南东沟境内。说到孤山的庙会,据孤山镇志记载:“早在宋代就有庙会之举。”每年的四月十八天后宫举办民间娘娘庙会,这一天是天仙圣母的生日,僧侣和信徒为庆祝圣诞而兴办庙会。规模鼎盛时期是...
新娘坐禳祓是布农人为新娘禳灾趋吉的祭礼。新娘成亲后由祭司引至夫家大厅谷廪里。谷上悬灵粟“达摩谷”一束,粟间插猪肉、猪皮及内脏如心、肝、肺等各四片。新娘的公公双手拎着猪头,在新娘头上悬空转圈儿,祈祷说:...
我们在游览寺院时,大多信众喜欢在寺院内供香,而供香最好的地方是在殿堂前面的大香炉内烧香。每个殿堂都会有“香灯师”,我们供香时有什么不懂的事情可请“香灯师”开示。在寺院内供香有以下四大功德:第一、表示虔...
茶汤味甜香醇,色泽杏黄,味道细腻耐品。清嘉庆年间的《都门竹枝词》中有“清晨一碗甜浆粥,才吃茶汤又面茶”。它的原料是蒸熟的糜子面,卖时再以滚水沏成糊状,加上红糖、白糖、桂花等佐料,吃起来香甜可口。早年街...
每一个古村落,都是一个传奇,它们承载着极其丰富的历史记忆、人文生态和社会发展轨迹。每个古村落都有其独特的“文化基因”,传统风貌、地方特色、民俗风情,传承潮州市古村落的文化内涵。下面一起走进潮州最美古村...
每当“爆竹一声除旧岁”时,在我国广阔的土地上,传统的舞狮活动就伴随着送暖的春风和欢乐的锣鼓,出现在城镇和农村。为一年一度的新春佳节,增添了浓郁的欢乐气氛。舞狮是我国一项传统的民间体育活动,起源于南北朝...
邵阳市隆回县岩口镇山区谷雨有采摘茶习俗。传说谷雨这天的茶喝了会清火、辟邪、明目等。所以谷雨这天不管是什么天气,岩口山区人们都会去茶山摘一些新茶回来喝。谷雨茶也就是雨前茶,是谷雨时节采制的春茶,又叫二春...
如果把人生比作一桌盛宴,那么婚嫁则是其中色味最美最浓最酽的一道佳肴。徐州新沂民间传统婚俗绵延数百年,虽不乏繁文缛节,但很多耄耋老人每当回想起自己年轻时那迎娶婚嫁时的动人一幕,依然禁不住满脸绽开幸福灿然...
达摩易筋经: 镇寺之宝。达摩洗髓经: 镇寺之宝。太虚真经 (练气):各院堂首座选修。太玄真经 (练神):各院堂首座选修。空明真经 (练精):各院堂首座选修。杂阿含经: 藏经阁主修。波罗蜜多心经:藏经阁...
土家人是巴人的后裔,巴文化也被称为巫文化,一谈到巫一般人就想到跳丧,“热热闹闹送亡人,欢欢喜喜办丧事”,这就是土家人豁达的生死观。山寨里,无论谁家老人去世,必请歌师傅打丧鼓。当夜,唢呐高奏,锣鼓大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