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备食、用之物
新年前备食用之物,按惠州的习惯首为备鸡。早在农历七月十四左右,名家各户便开始备养过年用鸡,一般是购进鸡苗,旧过还多有人家自己孵育。养月余后,雄鸡施行阉术,惠州习惯称为“阉鸡”,养到过年之时往往养成数斤重甚至十多斤重的大阉鸡,这就是惠州民间传统中过年的主要用鸡。惠州的传统对春节用鸡十分看重,视作“排场”的象征,民谚中说:“年三十晚(或年初二)才知道谁排场,”此中“排场”,即是指“看谁家的鸡大”,或“谁家的鸡多”。除鸡以外,过年准备的食物就多为一些干菜果品类,如鱿鱼、津丝、冬菇、花生、瓜子、红豆、腊肉、蛋、水果;还有糖饯食品如糖莲子、糖瓜条、糖莲藕;油炸食品如糖环、蛋散、米糕等。惠州民间过年习惯蒸大笼()、敛糕等,故年前各家各户多自己备好粘米和糯米,将其磨成米粉,这项工作劳动量大,工作繁琐,帮年前的准备工作中,这件事往往占了许多人的较多时间。由于春节有庆丰收及庆贺春至的意思,所以节前备食物的时间往往占上了十分大有的比重。一般人家,往往公倾一年之积蓄,竭尽财力、人力、物力,将过年所需的食物一一购齐。
购备用之物,则主要是对联、门神、福字、年画、纸宝、蜡烛、鞭炮等。
4、备新碗箸
这是惠州民间一种特有的风俗习惯,惠州话谓“备新碗箸过新年”。惠州的习惯是,即使家中一点也不缺碗筷,也要购买一套。购新碗筷要讲究配套,即致同样的花纹釉色,碗、匙各一份然后再购买相应数量的筷子;购买的数量多为“十”。在惠州民间,“十”为吉祥数字,有“十足十”、“满”的意思。购新碗箸的意思,按惠州民间的说法大致有二:一是“添丁添碗”,以示子孙满门,寓“福”;二是“添新碗,置新箸,来年米谷停无住”,寓“财”。福、财二字,在惠州民间老百姓中,均是最为令人重视而又实惠的两个字。
萧县一般丧葬仪式,繁琐复杂,充满迷信色彩。老人临终前,要将病榻移至正屋当门,以便得正位而终。在寿终后,用整张白纸复盖在面上,叫“复面”,也叫“蒙脸纸”。床前放一瓦盆,死者有几个儿子,就在盆底钻几个眼,...
孝感因孝子董永“孝行感天”(孝亲之情感天动地)而得名,以至于人们以为孝感县设立是因为董永这个孝子才建县的,然事实并非如此。孝感的前身为孝昌县,以“孝道昌盛”而得名。为南朝宋孝建元年(454年),孝武帝...
胶东有糊制“纸斗”的风俗,以荣成、文登、莱西流行最广也最有特色,至今尤存。纸斗又称纸笸箩,是盛物的容器,多用来装针线布头及绣花样子,也有专门做成鞋盒和帽盒的。常见的纸笸箩制作方法有两种,一种是用苇箔或...
斯里兰卡“三大怪”中最有趣的非高跷垂钓莫属。高跷垂钓只出现于斯里兰卡南部海岸寥寥可数的几处海滨,据说是独特的地貌让鱼儿喜欢在这里聚集。在斯里兰卡南部的阿杭格默,笔者看到当地在近海处密密麻麻插着一根根木...
赫哲族人注重礼仪,表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尊老爱幼 赫哲人注重礼仪,有尊老敬长的良好社会风尚。晚辈出门回来,与长辈相见时,要向长辈行跪拜礼,依次向父母、兄嫂问安,以示敬重。长辈吻小辈的额头,以示亲热爱护...
西方人结婚仪式有很多习俗都是大家所熟悉的,首先西方婚庆场面既欢快热闹,又美丽浪漫。近年来由于我国的不断改革开放,东西方文化不断交融,我国现在的婚俗不少方面也在受西方婚俗的影响,比如穿婚纱、戴钻戒等等已...
春节是裕固族最主要的传统节日,节前有祭祖守岁活动。除夕之夜,家人团聚吃年夜饭,主要有抓肉、炸油果、馓子、酥油奶茶等。年三十守岁,正月初一早早起床,意为人勤春来早。按习惯,年轻人和晚辈要手捧清水,洒向帐...
元始天尊又名“玉清元始天尊”。在“三清”之中位为最尊,也是道教神仙中的第一位尊神。《历代神仙通鉴》称他为“主持天界之祖”。元始天尊,全称“一气化三清玉清居清微天圣登玉清境 始气所成日天宝君原始天尊妙无...
拉祜族,严格实行一夫一妻制,保留有从妻居的习惯。婚恋方式因支系不同而有所不同。抢头巾是拉祜西(黄拉祜)男青年主动向女青年求爱的一种形式。拉祜西居住的村寨,一般都建有寨庙和寨场。夜里,青年男女常吹着葫芦...
韩城人对老年人的生日尤为重视,叫做“祝寿”,或称“过寿”、“贺寿”。一般人从60岁起过寿。每10年一大寿,其他年龄过寿规模较小。贺寿日,亲戚邻家前来祝贺,儿媳给老人送新鞋、新衣等,女儿送寿盘馍、寿糕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