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马有灵,迹在于石。棱而宛中,有点墨迹。文字之祥,君家其昌”。这是唐代韩愈眼中的天坛砚。自古以来,无数文人墨客、帝王将相对天坛砚珍爱有加,铭文碑记,难以记数。天坛砚,其石产于济源王屋山天坛峰下的盘谷泉畔,因山顶有传说的轩辕黄帝祭天之坛,故名天坛砚或盘谷砚。
规规矩矩做人,认认真真做砚,我愿将制作天坛砚的技艺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其他人,保护好这项传统民间工艺。——张许成
从选料、设计图稿,到制坯、雕刻、打磨、过蜡、配盒,一方天坛砚的出品总共需要7道工序。一张木桌,一盏台灯,几把刻刀,便是张许成的所有工具。
张许成使用的刻刀,大的有1厘米宽,小的仅有3毫米宽,形似小铁棒的刻刀或长或短,刀锋或尖或圆,没有任何花纹雕饰。这些朴实无华的刻刀,却能变换出深刀、浅刀、斜刀,细刻、线刻、镂空等炫丽的雕法。行云流水、刀走龙蛇,一方造型优美、意境悠远的砚台就这样在张许成的手中“诞生”了。
张许成说:“天坛砚的制作,讲究因石赋型、以石立意、因材施艺。只有依具砚材的自然成色和纹路,精心揣摩,才能使工艺与自然完美结合。”
面对一块石料,张许成首先观其形,量其质,反复构思推敲后,方才下刀。张许成说:“雕刻时,要先顺理走刀,粗凿重刻,根据所绘纹样或浮或镂,然后再精雕细琢,挥艺传神,刀毕功就,砚成方休。”一方佳砚,张许成往往要呕心沥血数月,以至年余。
张许成对每件作品精雕细琢,不敢有一点疏漏。他对记者说,在雕刻过程中,制作者眼的观察、尺的丈量和手上刻刀力度的掌握尤其难。比如制作龙砚,雕刻龙的鳞片,大小演变必须自然流畅,尤其在转向部位,转得快,显生硬;转得慢,显牵强。再如雕刻动物毛发,线条力求精细、均匀、圆滑等。这些细节的完美呈现,体现了一个工匠在制作过程中一丝不苟的态度。
“张老师已经70多岁了,雕出来的砚还是那么精细。你看那么多水波,没有一条线是乱的,那马尾,每一根都清清楚楚,而且整个砚台上看不出动刀的痕迹。这上面就4个字,可每个字,他至少写了几十遍。不做到尽善尽美,他是不会下刀的。”张许成的徒弟乔东说。对张许成这样的老手艺人来说,品质就是自己的声誉,活儿一点也不能粗糙。
打磨是制作砚台的收尾工序。光泽和手感会直接影响作品效果,尤其是细微的地方,更需要制作者静下心去打磨。张许成说:“砚台打磨几天,甚至更长时间都是常事。”正是凭借这种精雕细琢的工匠精神,张许成在制作天坛砚方面取得了很大成就。
“有史以来,关于制作天坛砚的手艺人的记载很少。”张许成说。清代学者谢慎修所著的《谢氏砚考》是关于制作天坛砚的手艺人最早的记载。
1972年,天坛砚恢复生产后,牛明初、牛明忠、牛乐仁等成为主要的制作天坛砚的手艺人。随着老一辈手艺人相继离世,加上建厂初期招收的十余名学徒工部分离厂,天坛砚的传承出现了青黄不接的局面。为传承天坛砚制作技艺,1983年,张许成开始收徒,30多年来,共带出徒弟30名。
可喜的是,以他的徒弟乔东、葛海洋为代表的新一代制砚人开始崭露头角,他们的作品多次获奖。
2007年,张许成到了退休的年纪,却依然选择继续制作天坛砚。在刀耕不辍的同时,他还悉心研究砚文化。张许成参与撰写了《天坛砚地方标准》及大量宣传天坛砚的文字材料。其中,他和葛海洋共同整理的一本厚厚的天坛砚汇编资料,详细介绍了天坛砚的历史渊源、艺术特征、重要价值及现状,对研究和保护天坛砚起了重要作用。
2010年,张许成被认定为济源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天坛砚的代表性传承人。关于传承,他说:“现在社会很开放,天坛砚也增加了时代特色,但创意不应远离传统。”
张许成的制砚理念是,追求创新的同时更要保留传统艺术的厚重。“器以用为上,要遵法则,要知白守黑。”张许成说,“过去的砚台是有标准的,大小基本一致,以一只手能拿起为宜。现在人们的书桌变大了,需要的砚台也相应大了起来,于是催生了大砚台。不过,我一般不做大砚台,最大的也就40厘米。我想离传统近点。”
张许成说:“制作天坛砚最重要的是坚持,不忘初心。”工匠精神一定是个坚持的过程,从自己的行业入手,始终保持着谦逊的态度去学习,既然做就要做出好作品,不能做变了味,做走了形。不管社会发展多快,做砚这门手艺都不能脱离它本身的功能——实用。这也是张许成坚持的方向。
张许成说:“做砚之前先学做人。砚也是有生命,有温度,有感情的。规规矩矩做人,认认真真做砚,我愿将制作天坛砚的技艺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其他人,保护好这项传统民间工艺。”
阿勒泰狗鱼,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勒泰地区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2013年,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阿勒泰狗鱼”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阿勒泰狗鱼是阿勒泰地区特有的一种冷水鱼,学名白斑狗鱼,哈萨克语称“...
扬州是中国毛绒玩具的发源地,据说扬州生产了全世界近三分之一的毛绒玩具,悉尼、北京的奥运吉祥物以及德国世界杯的吉祥物也都是扬州制造的。2006年4月,扬州获得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授予的“中国毛绒玩具礼品之都...
广东省清远市清新县特产乌鬃鹅,其肉质鲜美,体质结实,体形适中,骨骼小,肉嫩而多汁。清远特产的纯种乌鬃鹅被列为广东省四大名优鹅种之一。清远乌鬃鹅又称黑鬃鹅,属小型鹅种,因其颈至背鬃毛有一明显黑色羽毛带,...
汤圆是浙江宁波著名的特色小吃之一,也是中国的代表小吃之一,春节,元宵节节日食俗。历史十分悠久。汤圆是一种具有中国代表性质的传统食品,做法简单,营养健康。据传,汤圆起源于宋朝。当时明州(现浙江宁波市)兴...
高碑店黄桃,河北省保定市高碑店市特产,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2014年7月28日,原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批准对“高碑店黄桃”实施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高碑店黄桃单果重160-185克,果型近圆,果...
荣欣堂,是中国首批重点保护品牌,也是老字号中出名的品牌之一。主要生产太谷饼、孟封饼,其中荣欣堂太谷的太谷饼饼享有盛誉。已经成为山西的品牌特产,深受广大消费者的欢迎。山西太谷荣欣堂食品始于1895年,距...
说到扒糕,也许很多人都不会陌生,它是流行于北京、河北等地的一种民间特色小吃。主要的材料是荞麦面,蒸熟之后晾凉切成小块,来点黄瓜,然后配上各种调料就可以吃了。吃起来清爽美味,类似于我们吃的凉粉,但是又比...
临泉毛笔是安徽省阜阳市著名的地方传统手工艺品。名闻遐迩,深受广大书画家喜爱。自明代,截至2009年,约有五百年历史。中国是诗书画之国,毛笔是其重要工具,是被誉为“文房四宝”中之一宝。...
绵竹大曲是以糯米、大米、小麦、高粱、玉米五种粮食为原料,以含锶低钠的玉妃矿泉水为水基,采用传统技艺精心酿制而成的浓香型白酒,具有典型独特的风格。因特产绵竹,汉初建县即以“绵竹”为县名。绵竹不屈不挠,越...
青稞,藏语叫做“羌”,是用青藏高原特有粮食—青稞酿制而成。以前多是家酿青稞酒,现在有专门的青稞酒厂,比较有名的是青海省互助牌青稞酒。其次在西藏和四川都能品尝到青稞酒,不过多是家酿的,酒精味道比较淡,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