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莲洞位于秦古镇西北和得胜镇交界的一条陡峭的山谷里。这里山高峡深,水流湍急,历史上却是两地往来的要道,人们在河滩上结绳为索,捆木作桥,在峭壁上凿石开道,甚至钻崖为洞,不经意就与金莲洞相连。金莲洞本是巨大的天然洞穴,洞内有汩汩泉水,清澈无比,甘甜可口,传说泉池里曾种过金色的莲花,花开之时,异香不绝。
金莲洞位于永宁寨山腰,悬崖峭壁之间,上面只有飞鸟,下面倒有深谷急流,可谓奇险之地。 清朝同治年间,得胜铺贡生肖畹香赞美金莲洞诗云:“琴剑当年此地留,思量往事等浮鸥。泉飞峭壁晴犹雨,凉送层楼夏亦秋。穿水钓翁轻似鳖,攀岩樵子捷如猴。凭栏一望无穷趣,欲唤山民与唱酬。”
相传民国之时,鄂西北土匪横行,金莲洞被得胜铺大户袁璜卿作为避难之所。袁氏族大,世代书香,名人辈出,著名的国画家袁伯涛即为得胜铺人。族长袁寿卿是宣统元年选拔的贡生,袁璜卿历任县区团总、区长、校长、县参议员。袁璜卿在金莲洞大兴土木,洞内外修建房屋四十八间,东西两端建有碉堡,并搭设天桥与金莲洞相连。天桥后有门楼,门联曰:“小立横桥,此地谁能捷足;大观世界,前途我亦留心。”天桥后入洞处门上横额四字:消夏书房,联曰:“得高歌处且高歌,澹泊能甘,谁识此中名士;遇饮酒时须饮酒,俗狂不羁,我为化外愚民。”东西碉堡都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天桥一撤,更令敌人望岩兴叹。但堡垒虽固,还是被破,尤为惨烈的是袁氏十八烈女在此殉节死难。
当时洞破被抓的袁兆先后来在《袁璜卿传》中写道——
1931年农历7月19日,杨(土匪杨剃头)匪在董(土匪董次帷)的指使下,率匪众2000余人,由马河大举东向直窜得胜铺到西水,刘(自称正规军,实为土匪的刘育椿)匪派匪众800余人,附迫击炮数门,由大溪河直趋秦家坪,杨匪由北围攻,刘匪由南围攻,把袁氏之金莲洞围得水泄不通,袁见援军无望,且秦家坪、倒西水、得胜铺、石底河等地,又悉为匪处,如相持日久,不但使周围群众同罹浩劫,设一旦洞破,袁族在金莲洞之生命财产亦将玉石俱焚。袁正处于焦虑中,杨匪藉其匪众优势,派代表林海山等往袁讲和,其谈判条件是:只要袁交出武装,所有袁族在金莲洞之生命财产,坚决保护。
袁信人太过,于7月20日夜答应了这个条件。岂料匪性狡诈,待袁把武装交出后,21日拂晓,匪众一涌而上,见人就绑,见物就抢,袁此时手无寸铁,只好束手就擒,袁族避居金莲洞之青年妇女,见此光景深恐受辱,便争先恐后向数十丈悬岩绝壁,一跃而投身岩下,当时蒙难死节者十八人,绑票六人,地方父老闻之莫不太息涕零。破洞后,杨匪即宣布下山,正式受刘编制(称为杨团)。在董的意见,是要把袁立即处死,匪司令刘育椿别有目的,要把袁连夜解到竹溪,董、杨都不敢违抗,遂把袁脚镣手铐用花杆抬到竹溪,刘见袁后,释其刑具,慰勉有加。董在这时,又从各方面大造舆论,在竹溪满城张贴标语,要刘处死袁,可是刘反以宾礼待袁。此时,刘又向杨索取助攻金莲洞之酬劳费2000元,杨以袁作为抵偿为词。刘既用袁又恐放回后变心,即派人将袁之夫人张氏接到竹溪城,为袁设公馆,不久即命袁重回五区继续任区长,夫人张氏则留在竹溪作为人质。
袁重返五区后,目睹故园劫后惨状,曾感赋七律两首,兹仅记其一云:“数年杀贼苦奔驰,故国归来有所思。家破人亡双泪流,天荒地老一身支。哭回莲洞心如刺,泪洒金川志未璀。重振旌旗平乱日,废酬凤领拯如黎。”
我相信,任何人听了十八位女子跳崖的故事,都会悚然动容,惋惜不已。可是又有什么办法呢?面对烧杀抢掠无恶不作的悍匪,活下去,尊严被蹂躏殆尽,人格被污辱至极,也许仍然难逃一死。跳崖,或许是最好的结局。
摔瓦盆,又叫摔“吉祥盆”、摔“阴阳盆”、摔“老盆”等等,是在我国流传了千百年的一种丧葬习俗。农村的葬礼通常来说,流程都很繁杂,各地的风俗也不一而同。但是有一项传统,却在广大农村都有保留。那就是在出殡前...
鞋为旧时婚嫁吉祥物,主要是着眼于其音,“鞋”“谐”相谐,是夫妇两情相谐、和合美好的吉祥象征。旧时婚俗,新妇嫁妆常备有铜镜和鞋,寓“同偕到老”之意。张云璈《四寸学》卷一云:“今俗新婚之夕,取新妇鞋,以帕...
侗戏相传在一百多年前,由侗族歌师吴文彩创制而成,他在侗族长篇说唱叙事歌的基础上,以汉族传书《二度梅》为蓝本,编出了第一部侗戏《梅良玉》。侗戏是受汉族戏曲的启发而产生的,并在其发展过程中接受了一些如桂戏...
郑州清真寺因地处北大衔,故又名北大街清真寺、北大清真寺或北大寺,是伊斯兰教在郑州建造最早、规模最大的清真寺。伊斯兰教与其它宗教最不同的一点是民族与宗教合一,哪里有穆斯林哪里也就有清真寺。所以郑州伊斯兰...
顺德本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不仅有发音盏鬼的顺德话,更有朗朗上口的俗语和接地气的方言。“唔使问阿贵”释义:对某个判断十分有把握、认为必然如此。带有一定的贬义色彩。例句:“唔使问阿贵”,尼件事肯定系...
甘肃庆阳饮食文化饮食庆阳素以小麦为主,辅以糜子、谷子、高粱、荞麦,六七十年代又引进玉米。面食为基本主食,杂粮搭配食用。过去向来流行一日两餐,早九时前为早餐,下午四时左右为午餐。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
王铎,字觉斯,号痴庵、嵩樵,别号烟潭渔叟,河南孟津人,世称“王孟津”,有“神笔王铎”之誉,明末清初时的著名书法家。官至礼部尚书,精行、草书,兼能画山水、竹、兰。有书法史论家认为,王铎的书法艺术成就不仅...
德化九仙山下,大铭登地,有一株与茶丛不同,其味道也不一样的茶树,人们称它祖师公茶。相传,明万厉年间,史云济儒士,看到九仙山荇菜的灯火明亮,要到荇菜坐化。来到这里,有一位老大娘,安排他吃住,热情接待,他...
祝酒的传说 在不同场合,都有可能被提议祝酒。祝酒的历史可以一直追溯到开始有历史记录的年代。古代的勇士向他们的神祝酒。希腊人,罗马人如此,古代的北欧人则相互祝酒。几乎每一种文化都有祝酒的习俗,最终演变成...
拉壶为印度神话其中之一是海界中的海神,出生时是只巨人,半人半兽的身体,住在海中的宫殿中。据早期所流传下来的故事,拉壶因犯错得罪了天神而被打入人间变成乌龟,其用意是为了让他体会民间疾苦及有所改进。时在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