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饮食的结构和类型看,尼汝藏族一年四季不分季节变化习惯于一日吃四餐,分别为早餐、午餐、小午餐、晚餐。采取“少吃多餐”的方式,大体上在早餐、午餐、小午餐上食用糌粑、粑粑、酥油茶、蔬菜汤,晚餐多食用米饭、粑粑、蔬菜汤、肉类、面条,以酥油茶和糌粑为辅。一日四餐基本上离不开酥油茶和糌粑,但在牛场和家里有明显的饮食区别,在牛场上多食乳制品,在家里多食蔬菜。尼汝藏族不管在家里用餐,还是在重大的集体宴席中都为分餐制,多为两碗一碟形式分餐,以先长辈、后晚辈的顺序上菜。特别是在家里食肉时,尼汝藏族习惯于煮大块肉,煮熟后由父亲按每个家庭成员的食量和所担负的劳力大小合理切割分配享用。
分餐制是藏族的传统进餐习俗,藏语称为“斯格”,所谓“斯格”意为每个人应得的份额。据说,在过去进餐时根据人的社会地位高低和官职大小分餐享用,有时将分配好的食物分别递至个人手中。现在,在尼汝仍然沿用分餐式进餐,以平等均匀的享用美味佳肴,但以先长辈、后晚辈,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继续在发扬光大。
在尼汝藏族的饮食中酥油和糌粑占主要地位。尼汝地处香格里拉县畜牧业主产区,酥油为其主要的畜牧业产品,而且深受广大消费者的青睐。酥油既是尼汝的主要生产品,又是尼汝藏族日常生活中必不可缺少的生活品。吃糌粑离不开酥油,喝茶离不开酥油,油炸果子离不开酥油,迎来送往离不开酥油,烧香拜佛离不开酥油,煎奶渣离不开酥油,煮古乃酒离不开酥油。新鲜的奶汁在特制的打奶桶里用“徐洛”数千次的上下搅拌使奶水和酥油分离,已分离的酥油从奶桶里捞出后放入盛有清水的铜锅里冷却,通过用手搓揉、挤压、拍打等方法,除去酥油里的奶和水分,然后拍成扁圆形,便是酥油饼。尼汝酥油以饼为单位,通常有两斤一饼的或两斤半一饼的,夏、秋两季的酥油质量极佳,因为夏、秋两季水草丰茂,牛肥马壮,母畜产奶量高,从奶里所提炼出的酥油量多质佳,色泽金黄,油香浓郁,口感绝佳,营养丰富。冬季酥油则呈淡黄色。随着科学生产技术的不断提高,奶油分离器等电动或机械器具已推广到尼汝农家和牧场,尼汝藏族正逐渐从繁重的劳作中解放出来,但由于使用奶油分离器,酥油里的奶和水分过滤不净,容易在酥油里产生腐烂斑点,不宜长期存放。尼汝酥油,按牲畜的种类来分,可分为牦牛酥油、犏牛酥油、黄牛酥油、绵羊酥油和山羊酥油。酥油在尼汝除了满足生活的需要外,还作为治病的药物和交易的商品,有的家庭已增加收入多达数万元。
糌粑是尼汝藏族的主要食品之一。尼汝糌粑种类较多。按粮食作物的种类可分为青稞糌粑、玉米糌粑和青稞玉米两掺糌粑;按青稞的颜色可分为黑青稞糌粑和白青稞糌粑;按制作方法可以分为干炒糌粑和水煮糌粑;按水煮的粮食种类可分为水煮青稞糌粑和水煮玉米糌粑。糌粑的制作与其他藏区大同小异。用选好的青稞或玉米,在火候适当的铁炒锅里炒熟,香味四溢,酥脆香甜,然后用水磨或电磨磨成糌粑。水煮糌粑的制作工序比一般普通糌粑的制作工序较为复杂,用选好的青稞或玉米,水煮后又晒干,在火候适当的铁炒锅里炒熟,然后用水磨或电磨磨成糌粑,一般比普通糌粑酥脆香甜,发出诱人的香味。用青稞磨制的糌粑,藏语称为“乃糌”;用玉米磨制的糌粑,藏语称为“阔糌”。
糌粑的吃法很多,有捏糌粑吃、调糌粑吃、喝糌粑粥、吃糌粑糊等。尤其是捏糌粑吃和调糌粑吃最为常见。捏糌粑吃最为讲究,选一个容量较大的碗,放入适当比例的酥油茶、糌粑、白砂糖或奶渣,左手五指托着碗底,右手食指将慢慢地把酥油茶和糌粑搅和,左手在用手掌的护持下依顺时针方向轻轻地转动碗,右手除拇指外的四个指头顺着碗内壁,边抓边捏,使酥油茶和糌粑完全均和,抓捏成糌粑团,即可食用。捏糌粑团看似很简单,具体操作起来十分不容易。
调糌粑吃要特别讲究方法和技巧,用一把小调羹舀糌粑面,直接放入嘴巴里或放在左手的掌心上再放入嘴巴里干嚼,再喝一小口酥油茶,别有滋味。煮食牛、羊、猪肉在尼汝是最为常见的饮食习俗。
盘古是传说中的开天辟地的英雄人物。岭南人崇拜盘古的习俗由来已久,并因此形成了各种各样的民间庙会。在广西柳州、来宾市一带,盘古庙会最为盛行,其中柳州盘古庙会最有特色。盘古庙会是柳州非常著名的节日。每年农...
苗族人认为祖先的灵魂不死,有着尊祖祭祖的古老传统。其中在饮食上的尊祖方式就是常见的一种生活现象,并逐渐形成了一个饮食祭祖的文化。上香、祭酒、祭菜在苗族人家中大多都没摆有神龛,但在堂屋的中堂某一处墙壁下...
福州“白露必吃龙眼”福州有个传统叫作“白露必吃龙眼”的说法。民间的意思为,在白露这一天吃龙眼有大补身体的奇效,在这一天吃一颗龙眼相当于吃一只鸡那么补,听起来感觉太夸张了,哪有那么神奇,不过相信还是有一...
非遗项目:尼木措毕项目级别:四川省级非遗项目申报单位:美姑县文化馆2012年,冬季,正是农闲时节。正是美姑彝人超度——“尼木措毕”仪式的盛期。“尼木措毕”彝语指超度,是大凉山彝族民间最为隆重、最为盛大...
日本把每年的4月1日至7日定为绿化周。绿化周包括工厂绿化日、荒山绿化日等。每逢植树周,全国所有的公民都参加植树,连天皇也不例外。从1951年起,日本把每年的4月3日定为“植树节”。第一届植树节以荒地造...
哥斯达尼加境内山峦起伏,河流纵横,人口306.4万,主要集中在盆地和中央高原地区,占全国人口的五分之三,人口构成是:白人和印欧混血人种占95%,黑人点3%。在这块土地上生存的最古老的居民印第安人,许多...
路头神是吴地所信奉的一位财神。人们在元月初五祭拜路头神,并以此日为其生日,祭晒迎接,颇为壮观。路头又称"五路神"。据说元末有一何五路,为抵御外寇而死,人们因此祀他为神,名"五路神"。但此五路神似乎与作...
郑氏祠堂位于新密市岳村镇岳村老街,坐北朝南,始建于明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后多次重修,占地4900平方米。有门楼、前院、后院、东西厢房、大殿、中庭、戏楼组成,保存较为完整。郑氏祠堂历史悠久,保存...
长江三峡素有“四百里天然立体画廊”之称,位于长江上游,她西起重庆奉节白帝城,东至湖北宜昌南津关,全长193公里。由瞿塘峡、巫峡、西陵峡组成,三峡两岸崇山峻岭、悬崖绝壁、风光旖旎。在这壮丽的山川之中,先...
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端午节,潮汕人俗称“五月节”。每逢端午节,潮人都举行了多姿多彩的庆祝活动,形成富有地方特色的端午节习俗,赛龙舟、食粽、插艾、浴或喝药汤,就是主要的习俗。1、赛龙舟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