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板房是贵州少数民族布依族的民居形式。因贵州西部山高谷深,山势陡峻,且岩石较多,居住在那里的布依族人民依山就势,就地取石垒砌住房。住房除内部檀、椽、构架用木材外,屋面、墙体及隔墙均由石块及石板构成,俗称“石板房”,村寨也俗称“石头寨”。
贵州简称黔或贵,位于我国的西南部,云贵高原的东部。“贵州”名称始于宋代,宋开宝七年(974年),土著首领普贵以所领矩州归顺,土语“矩”与“贵”同音,朝廷称“惟尔贵州,远在要荒”,“贵州”名称始见于文献。宋宣和元年(公元1119年),朝廷为奉宁军承宣使、知思州军事土著首领田佑恭加授贵州防御使衔,“贵州”才开始成为行政区划的名称。但当时的“贵州”仅限于今贵阳一带。贵州是我国古人类发祥地之一,约在万年前就有人类劳动、生息、繁衍在这块土地上,创造了贵州的远古文化。
贵州地质地貌复杂,境内山脉连绵不绝,气候温暖潮湿,“天无三日晴、地无三尺平”是它的真实写照。贵州有着3900多万人口,是一个以汉族为主的多民族省份,世世代代居住着布依、苗、侗、彝、水、瑶、仡佬等少数民族。区域复杂的地理空间、多元三角的民族构成,造成了各个文化生长点的分散,交通不便令各个独立的文化生长点之间缺乏交流的机会,导致了民族文化的多元并存。
贵州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方,有着丰富多彩的少数民族民俗文化,各民族有着自己悠久的民俗传统。有些传统很相似,如对歌,它是苗族、侗族、瑶族人民,特别是青年男女最喜欢的一种文化娱乐活动,对歌内容极为广泛,对歌的形式也很多。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每当农闲之时,每年都要举办盛大的对歌会。有些传统则是民族特有的,如:“吃牯脏”,是黔地苗族最隆重的祭祖仪式;“摆手舞”是土家族娱神娱人的一种宗教味浓厚的民族舞蹈等等。此外,贵州境内各民族的婚丧嫁取礼仪以及节日禁忌等习俗也不尽相同。
贵州民居总的分布特征是大杂居、小聚居。贵州的生态环境具有多样性、复杂性和差异性,生活环境恶劣,历史上生产力落后。虽然有过民族的大迁移,但近百年来各个民族的居住空间相对稳定,于是复杂的地理生存空间和众多的民族导致了民居文化形态的复杂多样。“地无三尺平”决定了贵州建筑要能适应这种山地的居住模式,“天无三日晴”决定了这种居住模式应选择架空而居的居住形式,以解决防潮、通风及虫害等问题。
在这里,各民族的建筑特色鲜明而又相互融汇,建筑材料也大量使用本地的自然资源,如竹子、石板、木材等,使得建筑与周围的环境很好地融为一体。使人深刻地体会到什么叫做生长出来的建筑。小的几户或几十户形成一个村子、寨子,大的有近千户。有限的资源限制了人口的更大扩张,山地的地形限制了这种聚落空间的扩展。
布依族的石板房、苗寨的吊脚楼、侗族的鼓楼以及彝族的杈杈房等,不仅以优美个性的民居形式为建筑界所欣赏、赞叹,更作为贵州地区独特的自然与人文景观逐渐向不同行业的国人乃至世界各地人士展现其卓越的风姿和动人的艺术形式!
梅花大鼓起源于北京,又名清口大鼓,过去是北京旗人子弟喜演擅唱的曲调。最早有钟万起、金小山等,稍晚有曹宝禄、王子玉等。后金万昌对该曲种进行了改造创新,使之焕发出新的生命力。经金万昌改革后的梅花调唱腔娓娓...
“咸”与“甜”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淋漓尽致地表现在海南吃水果上。一般食物搭配,如饭后甜点,餐前开胃水果,都是建立在“咸”上的少许“甜”;倘若一直吃甜食,大部分人的口腔里会产生对咸食的渴求。唯有海南吃水...
“除夕”是指农历最后一天的晚上,也指一年的最后一天,民间俗称“三十晚上”。除夕是春节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所谓除夕,就是“岁除之夕”,这里的除有去的意思。“爆竹声中一岁除”,每年的最后一天,新...
响水桥横跨杨溪铺镇卜家河口,原是一座单孔石拱桥,因其河水流动时发出震耳欲聋的声响,几里外都可听到而得名。原桥是民国十四年修筑,桥面为块石铺成,两边设青石栏杆,桥高15米,宽3米,长10米,1958年因...
保定的美术、书法艺术历史悠久,从汉墓中发掘出的大量造型精湛、工艺奇巧的文物中,可见当时艺术水平的高超。元、明、清以来,保定的著名画家有田汉卿、王朴、金百陶、谢签礼、吴焕彩等,颇有名气,民初又有姚丹坡、...
惠东县城平山与大岭镇之间,西枝江缓缓地由东北向西南方向流过。在平山青云社区靠近西枝江边的一个小山峁上,巍峨地矗立着青龙潭塔。青龙潭塔的前身叫“青云阁”,建于清代中叶,在上世纪50年代倒塌。青云阁的位置...
郭璞,字景纯,河东闻喜县人( 今山西省闻喜县),东晋著名文学家,官至尚书郎。两晋时代最著名的方术士,他是历史上第一个注释 《山海经》、《尔雅》、《楚辞》、《方言》、《穆天子传》的学者。他生性喜好搜奇猎...
据传,白依人的祖先,原来住在永胜县的莲瓦塔鲁地方,是蜜蜂引路,把他们带到了夸萼山这个好地方,后人为了报答蜜蜂,便把穿着的服饰制作成“蜂装”,吹奏唢呐传承民族的历史,歌颂自己的祖先。故而,白依人用火草布...
“祭窑”是景德镇窑业历史上形成并世代传承的民间祭祀习俗,是列入江西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景德镇瓷业习俗文化中的重要内容,也是一种地方性和行业性极强的民俗记忆。景德镇每年都会举办盛大的祭窑仪式,主要...
1954年,台湾当局曾对岛内居民作过一次比较完整的姓氏调查,结果发现全台湾一共有768个姓,其中复姓4个。说到台湾的姓氏,有人曾说过一句玩笑话,假若你初次结交一个台胞,如果不知道他(她)的姓,就尽管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