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家人祭祖 正月的家祭分为“迎老祖”、“陪老祖守岁”以及“送老祖”、“老祖回访”一系列仪式,从腊月二十九一直持续到大年初三。
正月杀狮祭祖 从正月初三到正月十五,坡岗村寨的布依人家要请舞狮人到家中表演杀狮祭祖。主人家在朝门迎接两只威风凛凛的狮子进入家中,狮子在院子里绕场一周,然后来到堂屋里,主人家的桌子上用竹筷摆着二字或四字的吉祥语,狮子围绕桌子表演,然后用桌子上的竹筷一根不多、一根不少地摆出另一句吉祥语,村民谓之“竹筷拆字”;接着狮子要跳上桌子表演,并叠起罗汉将主人家用红线吊在房梁上的红包取下来,村民谓之“金线吊葫芦”;最后主人家在桌子前放一盆水,狮子跳过水盆,并做出舔水的样子,这时扮演大头和尚的人将其中一只狮子的头按住,用刀对着狮子比划,狮子倒地,并将红颜料投入水盆,造成血水横流的效果,以此祭祀祖先。
七月半鬼节 七月半鬼节主要祭祀家族亡灵,这天家家户户打糍粑,供饭,焚香烧纸,请老祖们回来享用。
祭官厅 三月三“祭官厅”主要是祭祀历代寨老的亡灵,“官厅”是寨老主事的地方,祭祀寨老的亡灵象征对人间权力和秩序的尊重。
做马郎 “做马郎”,是丧主家的大姑爷以一种热闹、铺张的形式祭奠岳父(母)。
扫寨 如果村寨里发生了不吉利的事情,比如瘟疫、火灾、凶案等等,村民就要请摩师来驱邪,当地人谓之“扫寨”。摩师在寨门口立两根竹竿,拴上草绳将路口拦住,草绳上吊一些木刀,然后进行扫寨游行。摩师手举宝剑走在最前面,他后面有两个小伙子各抓住一根草绳的一端,草绳中间吊着一只大公鸡;还有一个人手执葫芦紧随其后;再后面是一个抬着簸箕的人,簸箕里放着六个小碗;最后面是四个抬竹兜的小伙子,竹兜里捆着一只黑狗。扫寨的人来到一户人家门口,门口放着一碗米,一块肉。摩师开始念咒语,带领众人走进朝门,在院子里绕一周;然后大家来到厨房,摩师念咒,执葫芦的人将灶台上原有的一碗水洒在灶台上,拿公鸡的人用公鸡在灶台上扫一下。最后大家在摩师带领下手提小火炉,拿着柳枝,在院子里边走边唱:“扫啊扫,扫火龙!扫啊扫,扫火神!扫啊扫,扫火星!扫啊扫,扫房子!扫啊扫,扫寨子!扫天又扫地啊,扫鬼怪出门!”所以扫寨结束后,大家来到山坡上,杀掉黑狗和雄鸡,煮熟后分食,意味着将邪气吃掉,吃不完的肉必须丢弃在山坡上,不能带回村子里。扫寨期间,寨门上一直挂着木刀,三天之内,不允许外村的人进入。
在山西省临汾市洪洞县有这样两个村民聚落,一个叫羊獬(包括南、北羊獬两个行政村),一个叫历山(包括东、西圈头等六个行政村)。前者座落于汾河东岸的平原上,后者处于汾河以西的山区,两者相去70余华里。按照中...
云南千年菩提树长出“佛手”,深抓岩壁,当地人:凤凰变的!在云南的香格里拉,有一颗非常传奇的凤凰菩提树,如果单独是说一棵菩提树的话,可能并不是多么稀奇,但是这棵菩提树却长在万丈悬崖边上,而且还在这里生活...
佛塔之国有人曾打过这样的比方:把大大小小的佛塔排列起来,真可以从缅甸的南疆排到北国边陲,绵延1500多公里。佛塔最集中的地方要数缅甸中部的蒲甘小城,这里曾是缅甸第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之都,素有“万塔之城...
夏布因轻柔胜丝,避暑爽身,实为暑天衣料佳品而得名。夏布原料为苎麻,苎麻经过传统手工工艺绩纱、纺织加工而成的苎麻布,现称为夏布。夏布有生夏布和熟夏布之分,生夏布是淡草黄本色易于创作中国画,熟夏布经漂白后...
念佛与持咒,本来源于修定的方法之一,然在净土教及密教独立成派之后,便与修定的方法分了家。如果站在整体佛法的立场来说,仍是彼此呼应的。念佛的方法,可以涵盖念一切佛与一切菩萨的圣号在内,未必单指念的阿弥陀...
很多人眼中的博物馆大多是枯燥的建筑物或者是高端的科技产品,再有的就是旧时的古物,大多数年轻人都不太愿意去现在的博物馆,但是在世界的某些角落有着风格不同的博物馆,今天本站小编就带你认识世界上最温情奇特的...
清凉山在怀仁县何家堡乡悟道村西约五里远的地方,山势陡峭,峰峦叠嶂。山上有一寺名清凉寺,据说是文殊菩萨赴五台山途中的第一道场。主峰北山凹处有一石窟,石窟中一尊石雕文殊菩萨像,高1.78米,栩栩如生,端坐...
庶出旧时的婚姻制度是一夫多妻制,官宦人家、商贾巨富除了娶妻之外,还有纳妾的权利(娶小老婆)。山西民间俗称纳妾为“讨二房”、“讨小”,家中以及外人称小老婆为“姨太太”。小老婆所生的子女,即是庶生(非嫡生...
盘古是传说中的开天辟地的英雄人物。岭南人崇拜盘古的习俗由来已久,并因此形成了各种各样的民间庙会。在广西柳州、来宾市一带,盘古庙会最为盛行,其中柳州盘古庙会最有特色。盘古庙会是柳州非常著名的节日。每年农...
苗族人认为祖先的灵魂不死,有着尊祖祭祖的古老传统。其中在饮食上的尊祖方式就是常见的一种生活现象,并逐渐形成了一个饮食祭祖的文化。上香、祭酒、祭菜在苗族人家中大多都没摆有神龛,但在堂屋的中堂某一处墙壁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