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也门人,有一句描写他们生活习惯的顺口溜:“头上白布缠,腰下裙子飘,身侧挎把刀,嘴里鼓个包。”意思是说,也门人习惯头上缠一方白色阿拉伯头巾,身着阿拉伯长袍裙,腰里别一把匕首,嘴里嚼着令人上瘾的“喀特树叶”。
喀特树是一种植物,树高约1米,有少数可达2米,极个别的高达5米;喀特树一般可活数十年,树叶形状类似茶叶,扁长,两头尖。
自古以来,也门人就有嚼吃新鲜喀特树叶的习惯。人们吃喀特的方法是,将没有经过任何洗涤的新鲜树叶或带梗的嫩叶子送入嘴里,慢慢咀嚼而不下咽。因不停地嚼,不停地往嘴里送喀特叶,时间一长,两腮逐渐鼓起两个包。正因为也门人有嚼吃喀特的习惯,也门人对喀特的需求急速增加,许多农田改种喀特树。有人说,“10个也门人,有5对嚼喀特”。此话不无调侃之意,却反映了也门人的生活习惯。
喀特树叶的样子一点也不稀奇,就象我们中国的杨树叶,但要比杨树叶小得多。据说,喀特曾被美国人定义为三级毒品。这种植物,只在也门和临近的埃塞俄比亚出产。携带这种叶子去其他国家,将被视为毒品遭到起诉。也门人嗜好喀特,已到登峰造极的程度。走在大街上,绝大多数男人都是鼓着腮帮子,嘴里嚼着喀特。招待客人,或者给当地人送礼时,上等的喀特是最好的礼物。喀特的价钱很贵,最便宜的一把(大约二两),要3美元;而最贵的,则达到50美元以上。当地人吃喀特,最经典的模样是,腮帮子鼓出一大块,半边脸象是被人打肿打歪了一样,嘴里一边咀嚼,还一边喝百事可乐(当地人只认百事可乐,不认可口可乐)。
喀特树的种植,特别是树苗的培育要有专门技术。同时,由于喀特树种类不同,摘采的时节不同,价格也各不相同。每人每天嚼喀特的数量为一把(或一捆),最低价格2美元,最高可达20美元。商贾富豪、部落首领、政府机构要员以及社会名流大都购买上等喀特。
长期以来,喀特不仅是人们日常离不开的咀嚼物,而且也是走亲访友、招待客人不可或缺的礼品,就是婚丧嫁娶的宴会上也是必备的。即使重要部门召开会议,与会者也是一边讨论,一边嚼吃喀特,许多决议和议案就是在嚼吃喀特的过程中做出的。喀特是一种木本植物,终年常青,其叶椭圆,呈锯齿状,开小白花,种植于丘陵和山坡地带,树高可达数丈。古代的阿拉伯人曾用喀特叶作为酒类的代用品,所以喀特又被称为阿拉伯茶。喀特的树叶含普鲁卡因,有提神和兴奋的作用。喀特树原产于埃塞俄比亚的山区,传入也门大约已有上千年的历史,目前在东非的吉布提、埃塞俄比亚、肯尼亚、索马里、苏丹、坦桑尼亚、乌干达和莫桑比克等国也都有喀特的种植与消费。也门的男人们最喜爱的就是将新鲜的喀特叶片放在口中反复咀嚼,喀特树叶的汁液会由初期的苦涩转为最终的甘甜,其中富含的类麻黄碱类物质能刺激人脑,令人产生飘飘然的欣快感。
酸酒鸭,是定南县的一道传统客家名菜,其用料讲究,味型独特,开胃的酸味、过瘾的辣味、迷人的酒香,令人馋涎。定南客家酸酒鸭制作工艺始于南宋,当时,中原战火连天,大批北方、江淮难民南徙,由于南方潮湿多雨,客...
藏历五月十五日是林卡节。藏语称“藏木林吉桑”,意为世界焚香日,世界快乐日。据说是以此纪念莲花生大师曾于猴年五月降伏了藏地的一切妖魔。热爱大自然又能歌善舞的藏族人民在这一天身着节日盛装,带着青稞酒和酥油...
张家界大峡谷位于张家界市慈利县三官寺乡,紧邻世界自然遗产、世界地质公园张家界武陵源风景名胜区,张家界大峡谷是一个新近开发建设的旅游景区。张家界大峡谷原来有两个名字,一个叫做烂船峡:来源于神泉溪,整个大...
多哥 男女双方感情破裂,便到当地部门申请,并各自请管理人员将头发剃去一半,将剃下来的头发互相交换。阿富汗 如果女方提出离婚,那么她再嫁人时,她的再婚丈夫要付给前夫两倍当年婚礼费用;如果是男方提出离婚,...
“龙天庙会”是为祭祀创建了“文景之治”的汉文帝刘恒和汉景帝,每年二月二都要举行的活动,同时也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龙天庙会”至今已有上千年的历史,被评为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龙天庙俗称刘王祠,位于古...
在中国现代史上,李汶是一位大名鼎鼎的人物,因他解放初期(1951年)去了香港,故了解他的人并不多。李汶(1894—1975),原名增让,字揖升。湖南省桂东县三都长义(今桥头乡尚义村)人。他出生仕宦之家...
高邮民歌是江苏省的传统音乐。高邮民歌大都是群众触景生情的即兴之作,内容十分丰富。高邮民歌多采用“间白”、“对白”及“一领众和”的传唱方式,音乐以五声音阶和加清角或变宫的六声音阶为主,常有四、五、六度的...
元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大一统皇朝,由蒙古族元世祖忽必烈于1271年所建,定都大都(今北京市),1276年攻占临安,南宋灭亡。1279年经崖山海战后消灭南宋残余势力, 全面占领中国,结束...
成吉思汗陵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伊金霍洛旗阿腾席连镇东南约15公里处。成吉思汗原名铁木真,1162年出生于蒙古一个部落贵族的家庭,他凭借机智勇猛,逐渐统一了蒙古。1206年,蒙古各部落首领在斡难河畔召开大会...
农历二月初八是释迦牟尼佛出家纪念日,各地佛寺大多要隆重举行千佛法会。“南华诞”始于唐代公元714年,是宝林寺(后改名法泉寺)住持令韬为弘扬六祖禅法,保护六祖惠能真身,于每年农历二月初八和八月初三(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