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本,如果你恰巧碰到有人头戴狰狞面具夺门而入,而一家老小则手拿黄豆向其抛打,千万别以为是遇到了歹徒,这是日本人为保全家平安而举行的“撒豆驱鬼”仪式。在日本,有关妖怪的传说五花八门、种类繁多,且贯穿了整个日本历史。可以说,妖怪文化是日本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日本民间有着大量关于妖怪的传说,这大概与身处岛国的日本人在心理上有种神秘主义倾向有关。喜欢较真儿的日本人把妖怪分门别类,著成《日本妖怪物语》、《日本妖怪大全》等大厚本的图书,还配有精美插图,在图书馆中举目可见。各地“乡土会”的老人说起古往今来的妖精,更是津津乐道。
妖怪的产生起初是出于对自然、动物的敬畏之心,人们把自己看不见、摸不着、无法控制的力量统统称为妖怪。日本是个水域文化国家,所以很多传说和水有关,比如豆子婆婆,就是用筛子在水中捞人来吃的妖精;桥女则是为情投水自尽的女鬼;而活跃于江河之中的河童,其原型很可能是一种凶猛的淡水鳄鱼。同样,日本又是一个多山的国家,所以传说中住在山上的妖怪也不少。比如雪女,据说是被情人抛弃于雪山的女子所化,因此经常诱*惑上山的行人,凡对其动情的人便会冻死。因此,在最初的民间故事中,妖怪往往造型恐怖,让人望而生畏。据说因为鬼怪太多,日本古代政府设立了专门的巫师———阴阳师。这个职务的尊贵在平安时代达到高峰,因为这个时候日本国内社会动荡、人心不安,统治阶层没有解决的办法,于是把种种问题归结于神鬼。因此,人们在生活中不免小心翼翼,唯恐触犯某种禁忌招致鬼神报复。当时的阴阳师权力极大,天皇和大将军们的日常生活都受到他们的干涉,今天日本文化中的各种禁忌,大体就是那个时候留下来的。
到了江户时代,商业手工业繁荣,人们不用光靠老天爷赏饭吃了。于是妖怪们也摇身一变,成了住在各种物品道具里的精灵。最有名的是《百鬼夜行绘卷》,描画了琵琶、伞、木鱼、锅等各种旧物品因为要被人们丢弃,一怒之下变成了各种各样的妖怪半夜出来游行的场景。此画被誉为日本妖怪画的鼻祖。随着战后日本动漫的迅速发展,日本妖怪的形象变得可爱而人性化了。
水木茂是日本鬼怪漫画第一人,他创作的鬼太郎系列可谓风靡一时,和鬼太郎有关的玩具、游戏、装饰物、服装四处开花,号称日本国民三大动画偶像之一。之后恐怖漫画大行其道,并相继出现不少恐怖漫画的专业杂志。像被称为恐怖漫画女王的犬木加奈子,她以儿童的世界为舞台,创作了民间传说、童话、城市故事等题材的恐怖作品系列。人们评价她的漫画作品“有趣、可爱、可怕”,很多日本人沉迷其中。而这几年宫崎骏的动画,更是将日本妖怪文化的热潮推向了世界。
日本民俗学的奠基者柳田国男认为,日本妖怪最大特征就在于它具有两面性,善恶可以互相转换。比如怨魂,如果好好供奉,也可以成为保护神。而西方的妖怪则善恶分明。所以在西方人眼中,日本的妖怪总是充满神秘感。而近年来,日本表现出的妖怪形象,要么是借助现代高科技制造出恐怖效果,要么是以可爱的精灵形象讨人喜欢,可以说走向了两个极端。
据说70%的妖怪原型来自中国,20%来自印度,10%才是日本本土妖怪。比如天狗原是来自中国《山海经》中的犬怪。传到日本后,渐渐和佛教中的天魔、神教中的山神等结合起来,融合成为现代的形象。而春分时“撒豆驱鬼”的活动,则起源于中国古代的追傩仪式。
恶媳妇被称为“鬼嫁”日语里有很多和妖怪有关的俗语。比方传说中河童爱吃黄瓜,所以海苔卷黄瓜这道菜就叫做“河童卷”;特别厉害的恶媳妇儿,叫做“鬼嫁”;说人生了个天狗鼻子,那是在批评人家骄傲自满;如果说“鬼生霍乱”,是指英雄也怕病来磨;“把鬼蘸了醋吃”,则是天不怕地不怕。
一向以认真刻板著称的日本人,已经将妖怪作为一门专门的学问去研究。号称“妖怪博士”的小松和彦教授带领国际日本文化研究中心的人员收集了1.6万条有关各种妖怪的传闻,耗时六年,并制成了一个庞大的数据库以供研究。现在,“妖怪学”已经作为文化人类学的一个分支正式确立,并在众多高校展开授课,不光日本学生,外国学生也听得津津有味呢。
除夕是一年最后的一天,俗叫“过年”。除夕是我国古老而隆重的节日,它源于先秦时期的“逐除”。据《吕氏春秋·季冬纪》载:“岁除日,击鼓驱疠疫鬼,谓之逐除,亦曰木难。”这种古代人民驱除病疫的宗教仪式,逐渐演...
在日本,如果你恰巧碰到有人头戴狰狞面具夺门而入,而一家老小则手拿黄豆向其抛打,千万别以为是遇到了歹徒,这是日本人为保全家平安而举行的“撒豆驱鬼”仪式。在日本,有关妖怪的传说五花八门、种类繁多,且贯穿了...
揭阳玉雕业,主要集中于揭阳市东山区阳美村,这里素有“金玉之乡”的美称,从事玉器加工贸易已有逾百年历史。走进阳美村,仿佛是来到了一个玉器王国,玉器铺一家挨一家,遍布于村里的条条街巷,就连十六、七岁的孩子...
在潮人心目中,蛋(潮语称为“卵”)是圆的,有圆圆满满之义,象征着和谐吉祥、美满幸福。故人们对蛋十分看重。过去每个家庭几乎都饲养母鸡来产蛋,因而大凡办喜事者,都喜欢用上这圆圆的蛋。一个小小的鸡蛋到了潮人...
柬埔寨有一种古老有趣的风俗,用服装色彩表示日期,有“七彩星期”之说:星期一穿嫩黄色,星期二穿紫色,星期三穿绿色,星期四穿灰色或浅蓝色,星期五穿青色,星期六穿黑色,星期天穿红色。服饰礼仪由于地处热带,柬...
“牛体彩绘”,顾名思义,就是画师用画笔和斑斓的色彩,在活牛身上绘制出一幅绚丽多姿的化作!牛体彩绘并不像人体彩绘那么乏味,“牛体彩绘”展现出的是一中流动的美!人们用七彩的颜色,一支支绘笔,勾勒出一幅令人...
媒人应叫“吃三百杯的”川西民俗,在婚宴上,新婚夫妇要酬谢媒人,应敬其三百杯酒。故“吃三百杯的”代称媒人,另外,想替别人保媒称为“想吃三百杯”。《南川县志·社会风俗》里记载道:“逢媒人忌称媒人(‘媒人’...
距兴义市鲁屯镇四里许的西南方,有一座巍峨的大山,四季花木葱茏,青翠欲滴,其状象振鬃欲飞的马,当地人称之为白马山。当地人只要看到这座振鬃欲飞的白马山,就会触起一个遥远而美丽的传说。远古时,鲁屯属夜郎国管...
土家族傩堂戏是融音乐、舞蹈、戏曲、法事、傩技等为一体的综合艺术,舞蹈在傩堂戏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土家族傩舞分为两大部份,一是内坛法事中的舞蹈,舞步严谨,恪守师规,庄严肃穆,轻盈飘洒,带有浓厚的宗教色彩,...
井冈山雕塑园位于井冈山根据地革命烈士纪念堂左侧高山之巅,是全国第一座以革命历史为题材的人物雕塑园,园标“井冈山雕塑园”由参加井冈山斗争的老将军萧克上将题写。雕塑园内青松翠柏间耸立着毛泽东、朱德、陈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