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榆林城东南8里的青云乡青云村朱家沟自然村内,榆佳(榆林―佳县)公路青云收费站南侧的青云山上。1985年青云寺被公布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7年青云寺古建群被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08年青云寺被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青云山突兀挺拔,山体向南延伸,山下有一条小河,筑有神路276级,顺阶而上直达山颠,意为“平步青云”。它与相邻小山联为一体,俯视尤如一只“神鳌”傲首前行,学子登临小山,则寓意“独占鳌头”。青云寺庙群始建于明代,在今寺观南约1公里的小山颠,建一孔石窑为真武祖师殿。民国八年(1919年)前,当地农民王起圈,在今址募资修建祖师殿三孔,灵官殿东窑二孔,圣母殿西窑一孔,迁真武祖师诸神于此。
民国初年,国民革命军86师进住榆林,在师长井岳秀(蒲城人)、旅长姜战奎(蒲城人)等人的倡导下,重新扩建青云寺院,并邀请国民党元老于佑壬、陕西著名教育家李业址、陕西著名水利学专家李仪址、陕西美术学院院长王军余先生规划设计,于民国八年(1919年)开工建设,至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竣工,历时13年。工程由本县著名木工张福厚、刘鸿谟、杨三虎,画工万起运、孙寿山等完成。寺院总占地面积200余亩,上下16院,殿堂50多座,住房100余间,花费银元13万之多。抗战时,著名爱国将领马占山将军(东北挺进军司令)、邓宝山将军(晋陕绥边区总司令)驻榆期间,经常到寺院拜佛诵经。
青云寺庙群长127米,宽110米,占地13970平方米。有殿堂298间,钟鼓楼3对,木牌楼3座,戏台1座,清风楼1座,万佛塔1座。各院之间回廊环绕,曲径通幽。庙群以“全神庙”著称,东边(道教、儒教)以祖师殿为轴心,前后殿宇共分三进,每进又分三院,三排并列,九院相通,寓意“三三出俗,九九成真”。山门三大间,为仿西式建筑,正间为大门额题阴刻楷书“范围天地”,次间为门壁,壁芯四角模制花卉图案,阴刻草书“福”“寿”,入门进东西为两院,均有影壁二座,壁芯砖雕二龙戏珠,阳刻楹联。前院中为倒座乐楼,砖砌太师壁阴刻篆书,额题“普润泽沾”,楹联左联:“韵声绕梁栋”右联:“轩态见氍毹”落款民国二十年(1931)。东西为两层楼建筑,下层为砖砌拱券窑式,上层为砖木结构硬山式,有五海龙王、三霄娘娘、观音殿、四灵殿等,四灵殿左右门壁上分别阳刻“龙”、“虎”、“龟”、“蛇”四个砖雕象形文字,四种神兽也寓意健康、长寿,与山门外“福”、“寿”二字遥相呼应,既有对图腾的崇拜,又有人们心迹的表白,是中国传统的宗教文化理念。同时,“禄”、“财”、“运”诸神也是人们追求仕途平坦顺利的寄托,这与“平步青云、步步高升”之意相吻合。所以,青云寺庙群又被誉为“福、禄、寿”灵寺。二进院正殿为真武祖师殿,倒座为观音殿,左右为钟、鼓楼,钟楼上悬有明天启六年(1627)九月二十日大铁钟一口,铭文:“钦差镇西将军镇守延绥总兵官赐飞鱼服左都督官秉忠……”“榆林卫僧纲司署印都纲官祖德、法弟祖怀、门徒道元、道福。”还有福、禄、财、喜、运诸神和十大名医、三义庙、东岳大帝、七十二司等殿。院内东南角,设有全国唯一的五脏六腑殿,是人们为了追求健康、长寿,将人体的五脏心、肝、脾、肺、肾和六腑胃、胆、三焦、膀胱、大肠、小肠供奉为十一位神灵而修建。三进院内有三皇殿、日月光殿、玉皇阁等。西边(佛教)主要有清风楼、大雄宝殿、藏经阁及讲经堂等。讲经堂,砖砌拱券仿西式建筑,座南面北,面阔13间,长42米,宽20米,建筑面积840平方米,堪称民国时期全国最大的无梁殿。青云寺观整体依山顺势布局,建筑安排疏密有致,显得气势磅礴又庄严肃穆。每座主体建筑都嵌有砖质匾额,悬挂木质横匾、楹联。它的建筑工艺,集榆林各类艺术大师制作,使泥塑、彩画、砖雕、木刻精巧绝伦,又具地方特色。每年农历四月初八庙会期间,晋、陕、蒙、宁等省香客云集,成为民国时期西北地区最大、最优秀的仿古建筑群。
位于榆林城东南4里的榆阳镇金刚寺村西200米处的金刚山上,寺北临榆阳河,源出钟家沟水掌,群众称龙眼台,庙梁、寨子峁两山环抱,岩石嶙峋,山清水秀,民国年名僧西来、善远等久留该寺,坐禅讲经,摩顶受戒。
元朝时忽必烈与蒙哥汗争夺帝位,将西藏活佛噶玛巴西安置于金刚山,因活佛化现观音法门中的灵瑞象,现不坏金刚之身,而得寺名。金刚寺建于明万历三十二年(1604),寺内有铁铭文记载:“前总兵官牛秉忠,榆林卫指挥使牛希麟,男牛承勋,指挥佥事秦文明,百户崔栋,镇抚冯世乡,榆林卫管局赵凤鸣,信官苏应科,……。洪济寺玄云、仁贵、仁保、玄栋、玄登、玄桂。明万历四十八年四月初六日铸造。李智良、高徐儿”。“南门奴泥沟创建藏经阁金刚寺……。
住持僧区深、果□、仁□、真鉴。僧纲司署都刚宽区。西安府礼泉县金火匠人□改蛟。”在清代又维修。寺依山就势修筑,南北100米,东西55米,占地面积5500平方米;寺坐东南面西北,四合院式布局,由正殿、南北配殿、过殿、钟鼓楼和韦陀楼等共34间组成。台阶式通道由沟底直通正殿三教殿,通道两侧排列3层建筑,一层距沟底15米,砖砌拱券式窑洞3孔,中为山门,左右为配殿,供四大天王,东西12米,洞宽2.5米,高3米;二层两侧方形平台有殿宇,供弥勒菩萨,楼上供千手观音,两侧有钟、鼓楼。院内正殿为两层建筑,一层三教殿,砖砌横枕头窑带前廊建筑,砖砌廊心壁,廊柱飞檐,面阔三间13.34米,进深13.5米,建筑面积360.18平方米。供奉释迦摩尼、孔子、老子。后有四龛,供文殊菩萨、普贤菩萨、地藏菩萨、观音菩萨。二层楼阁为三佛殿,中供横三世佛,东西壁各有清代天王壁画一幅(不清晰)。砖砌横枕头窑硬山顶带檐廊建筑,阴刻楷书额题:“普渡”“众生”,楹联砖雕阳刻,左联:“辉映绘霄明日妆成银世界”右联:“香波满斗瑞烟笼罩碧琉璃”。东配殿供道教十二真人,东北角有福禄寿三星殿。西配殿供十殿闫君,西北角有白龙殿。院中有明、清时期砖砌韦陀楼一座,造形俊美。底边长1.73米,建筑面积2.99平方米。
金刚寺在1929年至1930年间,中共榆林县委在此召开过党的活动分子会议。1937年抗日战争期间,邓宝珊将军任二十一军团军团长、晋陕绥边区总司令,曾在寺西设立司令部,院门有于右壬题石匾“桃林山庄”。邓思想开明,体恤民情,常邀请榆林名流、士绅吟诗、畅谈。先后在这里接待过共产党的领导和进步人士,如王震、肖劲光、南汉宸、曹力如、赵寿山、陈奇涵、续范亭和高岗等。1938年12月和1944年12月,邓在这里两次接阅了毛泽东主席致他的亲笔信和朱德总司令的函电。信中毛称邓为宝珊仁兄,自称弟毛泽东上。邓的爱女中共党员、抗大学员邓友梅,曾在这里养病和进行革命活动,病殁后葬于寺侧山峁上,邓为女立碑上书“爱女友梅之墓”。金刚寺对研究榆林建筑史、宗教史和革命史有着重要价值,2000年金刚寺被公布为市(榆阳区)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双簧戏”在北方各地较为普遍,在南方就比较少了。“双簧戏”的发展历史并不是很长,起源于清朝末年。慈禧太后当权时,常常把外面的著名戏剧、杂曲演员找到宫里为她演唱。在名角中,有个唱单弦的艺人名叫黄辅臣,他...
我的家乡是在湖南省平江县的一个村子,虽说春节是中国传统文化节日,但是许多地方的庆祝方式以及过年方式还是有一定区别的。接下来我为大家介绍一下在我们那边是怎样过春节的。除夕那天我们叫辞年,在上午我们会去附...
提到欧洲或许首先想到的会是德国,与众不同的文化和较好的经济发展速度,在配合独有的建筑风格吸引了不少的朋友,那么德国境内十大城市都有哪些呢?下面就随本站来一探究竟吧!德国十大城市排名1、柏林2、慕尼黑3...
结婚生育,繁衍后代,此乃人生之大事、喜事。从婴儿呱呱坠地,到渐渐长大成人,主家一般要举行各种仪式,庆贺家庭添丁进口,并祈愿孩子健康成长,成龙成凤。分娩 旧时孕妇临产,家人急速请来接生婆为婴儿接生。接生...
惠山位于无锡市西郊,山脚下的泥土非同寻常,宋代大诗人苏轼就有“惠泉山下土如濡”之咏。这里土质细腻,粘度较高,可塑性强,是制作泥人的天然良才。惠山泥人有着久远的历史,早在一千多年前的唐代,惠山的乡民便在...
古代赞美女人的经典的十九首诗一肤若美瓷唇若樱,明眸皓齿百媚生。亭亭玉立柳腰细,说话笑声燕语莺。二幽兰芳草回眸笑,嫣然婉媚如月明。美目盼兮眉柳叶,巧笑倩兮若吹笙。三山水不厌高与深,沈吟至今青子衿。呦呦鹿...
普贤菩萨,梵音名号Samantabhadra,或Vishvabhadra。音译三曼多跋陀罗菩萨、三曼陀菩萨。又作遍吉普贤菩萨。菩萨。我国佛教四大菩萨(观音菩萨、文殊菩萨、地藏菩萨、普贤菩萨)之一。普贤...
陕菜包含的口味很多,东府,西府,陕南,陕北都是陕西的菜,下面介绍一下东府蒲城当地的美食。1、八宝辣子八宝辣子夹馍,看一眼就让人口水四溢,恨不得咬一口才过瘾!尤其是蒲城特色的椽头蒸馍夹上诱人的八宝辣子简...
过去人们常用半斤八两来形容两个事物是一样的,为什么这么说呢?原来我们祖先使用的秤是十六两为一斤,所以半斤和八两就是一样的。我们的祖先为什么定为十六两为一斤呢?是他们不聪明吗?不是的。传说我们的先人观察...
乌克兰人结婚,从说媒、相亲、订婚到婚礼,有一整套习俗。有专职的媒婆,常用“你家中有奇货,我手头有买主”来当开场白,探听口气。如果女方的父母同意这门亲事,就和媒人一起绕桌走三圈,再对神像画个十字,然后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