谒泰陵。巡山东,诣孔林。
太监李连栋于圆明园纵火偷盗,李连栋正法示众,其父母兄弟五人发往黑龙江给披甲人为奴。
是年准噶尔部阿睦尔撒纳再次纠合部众,准备复乱。取消八旗驻防兵丁不得在驻防地私置田产禁令。
奉皇太后第二次南巡江浙。
清军再攻准噶尔部,最后彻底平定该部。
因直隶总督方承观劾奏巡检张若瀛擅责内监僧人,被乾隆帝斥为不识大体,下谕内监在外生事者听人责惩。
拒绝英人赴浙贸易,规定与西洋贸易仅以广州一处通商。
因日蚀,左副都御史孙灏奏请明年停止巡幸,乾隆帝斥其识见舛误,并以“效法皇祖练武习劳”谕中外。
是年设内务府总理工程处,负责勘估核销宫殿、苑囿、热河行宫等重大工程。派兵进军天山两路,平定大小和卓木叛乱。
清军继续扫除大小和卓木叛域,二人被杀,天山南北路底定,平回之役结束。
以平定回部率诸大臣诣皇太后寿康宫庆贺。
晋庆嫔为庆妃,颖嫔为颖妃,贵人博尔济吉特氏为豫嫔。
以再平准回二部,御午门受俘。
皇十五子永琰(即嘉庆帝)生于圆明园天地一家春,母为令贵妃魏佳氏。
是年于伊犁兴办屯田。
紫光阁落成,赐宴被画像功臣及文武大臣、蒙古王公等。
奉皇太后巡五台山后谒泰陵。
万寿山清漪园建成。为皇太后七旬举行大庆。
是年《国朝宫史》编纂完成。
奉皇太后第三次南巡江浙,于海宁阅视海塘。
封贵人和卓氏为容嫔。
设立伊犁将军,统辖天山南北路。
乾隆帝御西苑紫光阁,赐爱乌罕、巴达克山、霍罕、哈萨克各部使者宴。停止恰克图互市。
圆明园九洲清宴火灾,皇六弟果亲王弘曕后至,与诸皇子谈笑露齿,乾隆帝不悦,以干预朝政罪削弘曕爵,仍赏给贝勒。和亲王弘昼好演丧仪,使家人祭奠哀泣以为乐,至是,以仪节僭妄罪罚俸三年。
晋忻嫔为忻妃。
出继皇四子永珹为履亲王允祹之孙。
是年取消丝绸出口禁令。命重修《大清一统志》。
奉皇太后第四次南巡江浙。皇后乌拉纳拉氏忤乾隆帝意,又自剪发辫,命其先返京城。
果亲王弘曕逝。
晋令贵妃魏氏为皇贵妃。
封皇五子永琪为荣亲王。
是年准八旗大臣子弟一体参加科举考试,毋庸奏明请旨。甘肃大地震。滇缅间诸土司屡与缅人冲突,缅甸之役开始。
诏自本年始普免各省漕粮一次。
以皇十五子永琰所执扇头有题画诗句,落款为“兄镜泉”三字,系十一阿哥永瑆所书,训谕皇子不得效法书生习气而疏于满洲根本。
是年《大清会典》成书,较前两朝《会典》增加《事例》。
阅视子牙河堤。
是年《续文献通考》成书,命续修《续通典》、《续通志》。
复俄罗斯于恰克图通商。
晋庆妃为庆贵妃,容嫔为容妃,贵人钮祜禄氏为顺嫔。
是年发生两淮盐政提引征银案。
巡幸天津。
是年缅甸之役,清军久攻不克,将士死伤甚众,至此,清廷下令撤兵。令各王公属下之人,从外任来京者,不得谒见本管王公。
因六十寿辰,明年皇太后八十圣寿,下诏普免全国额征地丁钱粮。
以皇八子自园中擅自进城,夺上书房行走观保、汤先甲职,并训诫之。
渥巴锡汗率领土尔扈特部踏上回归祖国的征途。
奉皇太后东巡山东。
册封都统四格之女贵人汪氏为惇嫔。举行皇太后八旬圣寿庆典。
是年大小金川之役开始。
诏开四库馆,网罗天下遗书。
以三通馆进呈所纂《嘉礼考》于辽金元各代冠服之制叙载未能明晰,再度申谕衣冠为一代昭度,不得辄改衣冠,去淳朴之风。
是年停止五年编审人丁旧例。
命刘统勋等为《四库全书》总裁。
再次秘密建储,以皇十五子永琰为储君。
以于敏中未奏太监高云从嘱托公事,下部严议,高云从被斩。
山东王伦以反对官府“额外加征”为口号,率众起义。
晋惇嫔为惇妃。
是年赐内大臣副都统和尔经额之女喜塔腊氏为皇十五子嫡福晋。
是年《天禄琳琅》编成。令四库馆臣对所收书籍“务须详慎抉择,使群言悉归雅正。”
摔瓦盆,又叫摔“吉祥盆”、摔“阴阳盆”、摔“老盆”等等,是在我国流传了千百年的一种丧葬习俗。农村的葬礼通常来说,流程都很繁杂,各地的风俗也不一而同。但是有一项传统,却在广大农村都有保留。那就是在出殡前...
鞋为旧时婚嫁吉祥物,主要是着眼于其音,“鞋”“谐”相谐,是夫妇两情相谐、和合美好的吉祥象征。旧时婚俗,新妇嫁妆常备有铜镜和鞋,寓“同偕到老”之意。张云璈《四寸学》卷一云:“今俗新婚之夕,取新妇鞋,以帕...
侗戏相传在一百多年前,由侗族歌师吴文彩创制而成,他在侗族长篇说唱叙事歌的基础上,以汉族传书《二度梅》为蓝本,编出了第一部侗戏《梅良玉》。侗戏是受汉族戏曲的启发而产生的,并在其发展过程中接受了一些如桂戏...
郑州清真寺因地处北大衔,故又名北大街清真寺、北大清真寺或北大寺,是伊斯兰教在郑州建造最早、规模最大的清真寺。伊斯兰教与其它宗教最不同的一点是民族与宗教合一,哪里有穆斯林哪里也就有清真寺。所以郑州伊斯兰...
顺德本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不仅有发音盏鬼的顺德话,更有朗朗上口的俗语和接地气的方言。“唔使问阿贵”释义:对某个判断十分有把握、认为必然如此。带有一定的贬义色彩。例句:“唔使问阿贵”,尼件事肯定系...
甘肃庆阳饮食文化饮食庆阳素以小麦为主,辅以糜子、谷子、高粱、荞麦,六七十年代又引进玉米。面食为基本主食,杂粮搭配食用。过去向来流行一日两餐,早九时前为早餐,下午四时左右为午餐。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
王铎,字觉斯,号痴庵、嵩樵,别号烟潭渔叟,河南孟津人,世称“王孟津”,有“神笔王铎”之誉,明末清初时的著名书法家。官至礼部尚书,精行、草书,兼能画山水、竹、兰。有书法史论家认为,王铎的书法艺术成就不仅...
德化九仙山下,大铭登地,有一株与茶丛不同,其味道也不一样的茶树,人们称它祖师公茶。相传,明万厉年间,史云济儒士,看到九仙山荇菜的灯火明亮,要到荇菜坐化。来到这里,有一位老大娘,安排他吃住,热情接待,他...
祝酒的传说 在不同场合,都有可能被提议祝酒。祝酒的历史可以一直追溯到开始有历史记录的年代。古代的勇士向他们的神祝酒。希腊人,罗马人如此,古代的北欧人则相互祝酒。几乎每一种文化都有祝酒的习俗,最终演变成...
拉壶为印度神话其中之一是海界中的海神,出生时是只巨人,半人半兽的身体,住在海中的宫殿中。据早期所流传下来的故事,拉壶因犯错得罪了天神而被打入人间变成乌龟,其用意是为了让他体会民间疾苦及有所改进。时在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