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博物馆位于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东湖路160号,濒临风景秀丽的东湖之滨,成立于1953年,馆名由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的董必武同志题写。湖北省博物馆占地面积约123亩,建筑面积49611平方米,展厅面积13427平方米。
湖北省博物馆现有藏品23万多件,一级文物近千件,其中的郧县人头骨化石、越王勾践剑、曾侯乙编钟、元青花四爱图梅瓶等4件文物是湖北省博物馆的镇馆之宝。
1989年出土于湖北省十堰市郧县,长26厘米,宽19厘米,高12厘米,保存较为完整,距今约80万年到100万年。
根据头骨的特征属于“直立人”类型,定名为“郧县直立人”,简称“郧县人”,这是湖北省首次发现的古人类头骨化石。
人类从猿到人的发展历程,要从距今800万年前的“南方古猿”算起,“南方古猿”在250万年前进化成能够使用简单工具的“能人”,“能人”在200万年前进化成能够制造打制石器的“直立人”,“直立人”在25万年前进化成能够制造磨制石器的“智人”,而“智人”最终在5万年前进化成为现代人类的祖先。“郧县人”正是“直立人”的一种,虽然湖北“郧县人”的年代非常悠久,与陕西“蓝田人”(距今约70万年到115万年)的年代相当,但在化石上却显示出 “智人”的部分特征,这为研究“直立人”与“智人”的发展关系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郧县人”在人类进化史的研究中具有极其重要的科学价值。
长55.7厘米,宽4.6厘米,柄长8.4厘米,重875克,1965年出土于湖北省荆州市江陵县望山楚墓群1号墓。
剑身修长,装饰有黑色的菱形花纹,中脊起棱,剑刃极其锋利。剑格正反面由蓝色琉璃和绿松石镶制而成,剑柄用丝线缠绕,剑与剑鞘紧密结合。在剑身的正面刻有“越王勾践,自作用剑”八字的鸟篆铭文。
1965年的冬天考古工作者在湖北省荆州市江陵县的一座楚国墓葬中出土了这柄越王勾践青铜剑,当剑拔出剑鞘时光鲜亮丽,没有任何的锈斑,而且锋利异常,稍一用力就能将16层的白纸瞬间划开。
1977年复旦大学通过静电加速器实验室的科学测定,证明制作这柄越王勾践青铜剑的原料是铜、锡、铅、铁、镍、硫,剑身的黑色菱形花纹经过硫化处理,剑刃的精磨工艺可与现代精密机床的水准相媲美。据推测,越王勾践的女儿嫁给了楚昭王为妃子,所以这柄越王勾践青铜剑作为陪嫁品被带到了楚国,后来楚王把它赐给了楚国的某位贵族,此剑最终成为这位贵族的陪葬品。
这柄越王勾践青铜剑做工精美,虽然历经两千多年的岁月仍旧锋利无比,因此有“天下第一剑”的美誉。
1978年出土于湖北省随县曾侯乙墓。
全套编钟共65件,分三层八组悬挂在呈曲尺形的铜木结构钟架上,钟架长748厘米,高265厘米,其中最大的一件编钟高152.3厘米,重203.6公斤。每件编钟均能奏出呈三度音阶的双音,全套编钟十二个半音齐备,可以旋宫转调,音律是现在通行的C大调,能够演奏五声、六声或七声的音阶乐曲。曾侯乙,名字叫姬乙,是战国时期曾国的国君,生卒年与生平事迹不详,曾国是西周初期分封的镇守南方的诸侯国之一,国都在随(今湖北省随州市随县)。
编钟是古代的一种打击乐器,兴起于西周,盛行于春秋战国直至秦汉。这套曾侯乙青铜编钟的音域跨五个半八度,十二个半音齐备,其高超的铸造技术和良好的音乐性能,改写了世界音乐史,证明了我国古代音律艺术的巨大成就,是古代劳动人民勤劳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文明辉煌历史的见证,被海内外学者赞誉为“稀世珍宝”,是我国首批禁止出境展览的文物。
高38.7厘米,口径6.4厘米,底径13厘米,2006年出土于湖北省钟祥市明代郢靖王朱栋墓。造型呈小口,短颈,丰肩,腹部下收。通体绘青花纹饰,分成三组,肩部绘凤穿牡丹纹,底部绘莲瓣纹,腹部绘“四爱图”。
所绘的“四爱图”分别是:王羲之爱兰,以幽谷兰花来比喻隐逸洒脱的君子;陶渊明爱菊,以傲霜菊花来比喻淡泊名利的君子;周敦颐爱莲,以水中清莲来比喻廉洁奉公的君子;林和靖爱梅,以雪中梅花来比喻高雅飘逸的君子。梅瓶因瓶口较小,只能插梅枝而得名,瓶体修长,俏丽挺秀,是盛酒用器。这件元青花四爱图梅瓶出土于明代郢靖王朱栋墓,朱栋(1388年-1414年)是明太祖朱元璋的第二十三个儿子,1391年晋封为郢王,娶朱元璋侍卫武定侯郭英之女为妻,封地在安陆(今湖北省钟祥市),死后的谥号为“靖”,意为“恭敬明礼”,故历史上称“郢靖王”。
“郢”是春秋战国时期楚国的国都,所以“郢”亦是楚国的代称,历史上分封为“郢王”的共有9位,朱栋是最后的一位。这件元青花四爱图梅瓶是明太祖朱元璋推翻元朝统治以后得到的战利品,赏赐给了朱栋,由于深得朱栋的喜爱,所以成为朱栋死后的陪葬品。这件元青花四爱图梅瓶造型秀美,线条流畅,色泽浓艳,是元青花中极其罕见的精品佳作,目前已知仅有2件,另一件现藏于武汉博物馆。
牙克石市 是由满语“雅克萨”音转而来。雅克萨为“涮坍的河湾子”。牙克石市附近扎敦河有一个很大的河湾洲渚,故名。免渡河 镇名,滨洲线铁路站地。因免渡河流经境内,镇以河名。“免渡”是蒙古语“门都”的音转,...
大家对加拿大的饮食文化有多少了解呢?由于加拿大是一个移民国家,所以也拥有一个丰富多采的饮食文化。其中,“三不”饮食文化便是别有一番情趣。1、不设烟酒对于中国人来讲,不论是在家里还是到酒店招待朋友吃饭,...
潞安大鼓是北方富有鲜明地域特色的传统鼓书暨鼓曲形式,又称“潞安老调”,因流行于古潞安府(今山西长治)一带而得名,另外还有“干板腔”和“潞安鼓书”等别称。早在清乾隆三年便有驰名于上党一带的鼓书艺人路占元...
所罗门群岛(Solomon Islands)是南太平洋的一个岛国,位于澳大利亚东北方,巴布亚新几内亚东方,是英联邦成员之一。所罗门群岛的首都霍尼亚拉(Honiara),全国有87种方言,通用皮钦语,官...
土库曼斯坦的饮食较为广泛地使用胡椒、洋葱、茴香、薄荷等调味品是土库曼斯坦乃至中亚厨艺的一大特色。比较有名的土库曼传统食品有烤肉、抓饭、烤馕、烤肉饼、炸馓子和包子等,饮料以茶为主,夏天人们往往喝酸骆驼奶...
玻璃银光刻是在制镜基础上进行的美术创作,即在玻璃上作画,故而又称“镜画”。又因其在镜画中的线条都是银色的,所以通称“玻璃银光刻”。约在民国初期,上海市场的衣柜门上出现了一种既具有观赏性又具有实用性的装...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 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
拉洋片,是一种传统民间艺术。表演者通常为一人,道具是一个约一人高两臂宽的大木柜,柜的前面有四个直径二三厘米的圆洞,洞上安了凸透镜,柜子的一侧安装有锣、鼓、镲,由两条小绳控制。透过柜子上圆洞观众可以看到...
利比里亚共和国 (The Republic of Liberia)利比里亚国旗利比里亚国旗呈横长方形,长与宽之比为19∶10。由红、白相间的11道平行横条组成,左上角为蓝色正方形,内有一白色五角星。1...
孟加拉国人以米饭为主食,也喜欢各种各样的甜食。他们对中餐倍加喜欢。当地人除了在高级饭馆或正式社交场合使用刀叉外,平时一般用右手抓食取饭。男子和妇女通常是分开就餐。家中妇女常在男子吃过饭之后才用餐。在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