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宜春一年一届的月亮文化旅游节中,最为经典、最为神圣的,莫过于中秋拜月仪式。
中秋拜月是从古至今流传于宜春民间的一种习俗,在每年的中秋节举行。该习俗现主要流存于宜春市中心城区及袁州区的大部分乡镇。
据史书记载,早在周朝,古代帝王就有春分祭日、夏至祭地、秋分祭月、冬至祭天的习俗。其祭祀的场所称为日坛、地坛、月坛、天坛。分设在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北京的月坛就是明清皇帝祭月的地方。
《礼记》记载:“天子春朝日,秋夕月。朝日之朝,夕月之夕。”这里的夕月之夕,指的正是夜晚祭祀月亮。这种风俗,随着社会的发展逐渐影响到民间,宜春中秋拜月习俗即起源于明末清初。当时社会生活中的现实功利因素渐显突出,岁时节日中世俗的情趣也愈加浓厚,以“赏月”为中心的抒情性与神话性的文人传统减弱,表达愿景的祭拜、祈求与世俗的情感、愿望构成普通民众中秋节俗的主要形态,一直传承至今。
在宜春,每逢中秋佳节,独具民间特色的拜月仪式都会在城镇社区、乡野村落隆重举行,使当地的节日气氛更加浓厚,并声名远播,宜春因而有了“月都”的称谓。经过传承发展,中秋拜月民俗活动既体现祭拜,又凸显了宜春厚重的文化底蕴,其仪式活动主要由三个部分组成。
击鼓九通,鸣钟九响。
两侧数十名号手仰天吹响长号,数十名鼓手双手击点跨立。灯光渐亮,音乐响起。数十名仪仗队旗手步履铿锵,坚实有力,列队两侧,神情庄重。请月开始,鸣炮奏乐!长号鸣呜,鼓声激越!
这一步骤表现人们用纯朴和崇敬的心情,庄重地迎接祥和的月亮升起,展示的是人对月亮的敬畏与敬重。
表达人们纯朴、善良、团结、友爱的传统美德和心底的企盼。
主要程序是“一燃三上”。
一燃是点燃烧塔。舞台两侧各置一个砖砌烧塔,烧塔内置放干柴,点燃后不时向塔内抛洒岩盐,噼啪作响,火苗丈余。此时,傩舞队上台表演,服饰古朴,乐点铿锵,动作粗犷,神态庄重。
三上是,上灯——数十名童男童女,手持柚子灯,由两侧圆步上场,分立两旁。上果——16名童男童女上八种时令鲜果或食物。荷花、莲藕,寓意亲情相依、爱情相连;柚子、花生,寓意儿女双全、子孙满堂;石榴、菱角,寓意子孙团结、聪明伶俐;月饼、西瓜,寓意团团圆圆、幸福美满。上香——数十名香客手挂高香,敬拜月神!
表达人们美好的心情和对未来的憧憬。
全场肃立,双手合十,头低至手,三鞠躬:一鞠躬,风调雨顺年年丰;二鞠躬,月圆人圆事事圆;
三鞠躬,家和国和天下和。
中秋拜月,除了请月、祭月、拜月三个步骤源自于民俗外,最重要的一个文化元素,是融入了宜春地域文化中的“活化石”——傩舞!每年的中秋拜月都是专门请万载的民间傩舞队来表演:傩神拜月。傩神拜月是万载县的群艺工作者与民间傩舞队,专门为月亮文化旅游节的中秋拜月量身定做的傩舞表演。
万载,距宜春中心城三十多公里,西接江西萍乡、湖南浏阳,素有“富万载”之誉。
万载的傩舞叫“开口傩”,又称“跳魈”,是当地民间驱鬼逐疫,祈福求安,极具特色的民俗活动。据清道光版《万载县志》记载:万载有傩约在元末明初。“跳魈”之风盛行,其活动范围遍及乡间和邻县,萍乡、浏阳皆受其影响,早在1940年,全县有傩神庙9座和17支傩队。
新中国成立后,“跳魈”之风几经沉浮,屡落屡起。沐浴改革开放的春光,万载“开口傩”得以重视生机,大放异彩。1990年12月,27幅傩照应邀在美国纽约、洛杉矶展出,轰动一时。1992年,万载傩舞入选《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2005年6月,万载傩舞参加在省会南昌举办的“中国(江西)国际傩文化艺术周”活动,获“傩文化展金奖”“中外傩艺术展演银奖”。2008年6月,万载开口傩被文化部列为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万载开口傩,角色有生、旦、净、丑;唱、念、做、打齐全,动作古朴粗犷。民间把“杨吴将军欧阳晃”尊为傩神,俗称“欧阳金甲将军”。
每年的月亮文化旅游节,把万载傩舞作为中秋拜月中的一个重要环节,经过改造、加工和提升后的“傩神拜月”,展现在宜春市民及国内外宾朋面前,除了能展示一份浓浓的民俗与乡情,更主要的是让傩舞这种古老的艺术形式,走进现代人的生活,让更多的现代人去欣赏和品味,以及于传承下去。
除了万载的傩舞,由40名武警战士表演的威风锣鼓,第一届由宜春学院,第二届后一直由宜春职业技术学院40名男生组成的月旗仪仗队,也是中秋拜月的亮点,凭添了一股雄浑粗犷和庄重神圣的气势!
而今,宜春“月亮之都”的称呼已为社会广泛认可,中秋拜月更是逐渐演变成了本土百姓渴望团聚、康乐和幸福并以月寄情的一项重要民俗活动。
中秋拜月仪式已申报为江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洋溢着浓浓的民俗风味和正能量,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可观赏性,每年都吸引海内外游客观赏和参与。
盐亭嫘祖故里、蚕丝嫘神圣地的嫘祖和嫘祖文化遗存丰富多彩,其悠久的历史令人瞩目。该地汉族民间传说、民间民俗非物质文化遗产更是独具特色。种类众多嫘祖种桑、养蚕、治丝的故事众口相传。精彩的舞蚕龙、桃子龙等汉...
牙克石市 是由满语“雅克萨”音转而来。雅克萨为“涮坍的河湾子”。牙克石市附近扎敦河有一个很大的河湾洲渚,故名。免渡河 镇名,滨洲线铁路站地。因免渡河流经境内,镇以河名。“免渡”是蒙古语“门都”的音转,...
大家对加拿大的饮食文化有多少了解呢?由于加拿大是一个移民国家,所以也拥有一个丰富多采的饮食文化。其中,“三不”饮食文化便是别有一番情趣。1、不设烟酒对于中国人来讲,不论是在家里还是到酒店招待朋友吃饭,...
潞安大鼓是北方富有鲜明地域特色的传统鼓书暨鼓曲形式,又称“潞安老调”,因流行于古潞安府(今山西长治)一带而得名,另外还有“干板腔”和“潞安鼓书”等别称。早在清乾隆三年便有驰名于上党一带的鼓书艺人路占元...
所罗门群岛(Solomon Islands)是南太平洋的一个岛国,位于澳大利亚东北方,巴布亚新几内亚东方,是英联邦成员之一。所罗门群岛的首都霍尼亚拉(Honiara),全国有87种方言,通用皮钦语,官...
土库曼斯坦的饮食较为广泛地使用胡椒、洋葱、茴香、薄荷等调味品是土库曼斯坦乃至中亚厨艺的一大特色。比较有名的土库曼传统食品有烤肉、抓饭、烤馕、烤肉饼、炸馓子和包子等,饮料以茶为主,夏天人们往往喝酸骆驼奶...
玻璃银光刻是在制镜基础上进行的美术创作,即在玻璃上作画,故而又称“镜画”。又因其在镜画中的线条都是银色的,所以通称“玻璃银光刻”。约在民国初期,上海市场的衣柜门上出现了一种既具有观赏性又具有实用性的装...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 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
拉洋片,是一种传统民间艺术。表演者通常为一人,道具是一个约一人高两臂宽的大木柜,柜的前面有四个直径二三厘米的圆洞,洞上安了凸透镜,柜子的一侧安装有锣、鼓、镲,由两条小绳控制。透过柜子上圆洞观众可以看到...
利比里亚共和国 (The Republic of Liberia)利比里亚国旗利比里亚国旗呈横长方形,长与宽之比为19∶10。由红、白相间的11道平行横条组成,左上角为蓝色正方形,内有一白色五角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