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抗联中走出的10位开国将军大部分是抗联师团级干部,还有参加过抗联后不久就转入苏联学习或参加红军、八路军、新四军的初级干部。
王明贵是吉林磐石人,1934年参加东北人民革命军,1936年成立东北抗日联军,王明贵在第3师任连长、团长、代师长,第3支队支队长,抗联教导旅(苏联红军88旅)营长。1945年8月第88旅编入苏联远东军第2方面军,苏联对日宣战后,苏军用火车和飞机将第88旅的抗联人员输送到长春、沈阳、哈尔滨、大连、齐齐哈尔、吉林、牡丹江、佳木斯等地,进入57个大中城市和重要县城,参加了苏军卫戍区司令部的工作。
1945年8月28日王明贵随苏联红军进入齐齐哈尔,10月任东北人民自治军嫩江军区司令员。1946年4月24日第二次解放齐齐哈尔王明贵是副总指挥。任东北民主联军齐齐哈尔警备司令部副司令员、嫩江军区副司令员、东北野战军师长、中南军政大学广西分校第一副校长,中南铁道运输司令部副司令。建国后,王明贵担任黑龙江省军区副司令员。
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
辽宁省昌图县人。1932年参加革命。193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东北抗日救国军参谋长,东北抗日联军第五军参谋,教导队大队长,第2师参谋长兼办事处主任。抗日战争时期,任东北抗日联军第3师政治部主任,政治委员,第二路军总指挥部副参谋长,第7军政治委员,第2支队支队长兼政治委员,苏联远东方面军88旅营长。解放战争时期,任吉林市警备司令,吉林警务处处长,吉长护路军司令员,永吉军分区司令员,吉南军分区司令员兼第24旅旅长,东北野战军独立第11师师长,东北军区第164师师长,长春卫戍司令部司令员兼第一六四师师长,炮兵第6师师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海军炮兵学校校长,海军炮兵部副部长,岸防兵部部长,武装力量监察部监察主任,旅顺基地副司令员,中共中央监委驻第五机械工业部监察组组长,第五机械工业部顾问,兵工学会副理事长。
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
山东聊城人。原名赵金城。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参加东北抗日救国军。曾任东北抗日联军副团长。1935年赴莫斯科东方大学学习。次年转入中国共产党。1938年回国。后任八路军总部炮兵团副营长,延安炮兵学校总务处处长,吉林军区炮兵主任,东北民主联军炮兵团长、副师长,第四野战军特种兵部队炮兵办公室主任。参加了百团大战和辽沈、平津等战役。1950年参加抗美援朝,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炮兵师长、炮兵指挥所参谋长。回国后,历任旅大警备区炮兵司令员,解放军炮兵副参谋长、参谋长、国务院兵器工业管理总局局长,第三机械工业部、第五机械工业部副部长,基建工程兵副主任。
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
黑龙江省宁安县人。1934年参加东北抗日联军,同年赴苏联入莫斯科东方大学和军事技术专科学校学习。1937年回国。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时期,任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军事教员,大队政治处组织股股长,特种研究室主任,教员训练队队长,上干科大队长,抗大第六分校大队长,中共中央党校军事队区队长,延安炮兵学校队列科科长。解放战争时期,任东北民主联军炮兵学校战车大队大队长,东北民主联军炮兵司令部战车大队大队长,战车团团长,第四野战军坦克师参谋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坦克三师师长,中国人民志愿军坦克兵指挥所副主任,中国人民解放军装甲兵技术部第二部长,装甲兵顾问。
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
黑龙江省宁安县沙兰镇人。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他组织反日自卫队,自己报号“平南洋”。队伍扩大后,于1932年10月成立“平南洋”反日游击队,并收编在王德林部下。1933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5年2月任东北反日联合军第5军(军长是周保中)第1师师长。1937年入莫斯科东方大学学习。回国后入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学习。后任大青山骑兵支队团政治处主任,绥蒙军区武委会主任。抗日战争胜利后,1945年9月中旬李荆璞任东北国民军牡丹江军区司令员。10月,东北国民军改称东北人民军自由军,李荆璞任牡丹江省军区司令员。同月,李荆璞任牡丹江市市长。1946年4月绥宁省成立后,李荆璞任省军区司令员。1947年8月牡丹江省成立后任牡丹江省军区司令员。不久调任合江省军区副司令员兼佳木斯市卫戍司令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李荆璞历任热河省军事部部长,热河省军区司令员,沈阳军区第一文化学校校长,国防部第七科学研究院副院长、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第七研究院副院长等职。
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
辽宁建平人,1931年参加东北义勇军,1933年编入抗日同盟军,1936年参加工农红军,同年加入共产党。他历任红1军团骑兵团参谋长,八路军副营长、营长、纵队参谋长、团长、大队长,晋察冀军区军政干校副教育长、华北军大校务部长、副教育长。建国后任总参军训部军校管理局副局长,军校部组织计划处处长,解放军训练总监部组织计划部副部长;解放军军副参谋长、参谋长;北京卫戍区副司令员,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
辽宁省建平县人,1932年春,他参加东北抗日救国会组织的军政训练班。1932年6月入党并兼热河特支委员。1932年8月参加抗日义勇军。后任东北人民抗日义勇军第1军团第12支队支队长。1936年2月在北平市委做兵运工作。
1938年2月,高体乾到山西抗日前线工作,任壶关县抗日游击支队参谋长、晋东南抗日游击第1支队参谋长、保安9团参谋长和团长、决死3纵队参谋长、太行军区第5军分区和太岳军区第3军分区参谋长。还担任过太岳军区司令部参谋处处长。解放战争期间任辽西军区第5军分区司令员,辽吉军区第4军分区司令员,东野7纵参谋长,48军参谋长。建国后,高体乾历任21兵团参谋长、55军参谋长、中南军区司令部训练处长、广州军区副参谋长,军事科学院战役研究部副部长、战理研究部副部长、部长。1975年任军事科学院副院长。1955年授予少将军衔。
原名王鹏华,河南武陟人,1934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5年参加东北抗日联军,193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期间,1935年至1945年,他历任东北抗联第4军军部秘书、4军1师团政委、后方留守处主任、师政治部主任、支队教导大队政委,苏联红军第88旅连政治指导员、连长、参谋,苏军驻佳木斯卫戍副司令员、司令员,中共佳木斯地区委员会党委书记等职,参加了反“扫荡”、开辟松花江下游新游击区、杨木林子等战役战斗解放战争期间,他历任东北军政大学合江分校副教育长、总校2团副团长、东北军区军政学校副校长等职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担任第27步兵学校副校长,军事师范学校副校长兼训练部部长,军委军校部编研处处长,训练总监部学院学校部学院处处长,总参军校部副部长,总参军训部副部长,解放军体育学院院长、国防科委司令部副参谋长等职,后任国防科工委司令部顾问。
彭施鲁1955年被授予大校军衔,1961年晋升为少将军衔。
黑龙江东宁人。1932年3月加入辽南义勇军,同日本侵略者作战60多次,为了补充义勇军的弹药。他办义勇军兵工厂,制造枪支弹药,1933年底在北京西郊组建国民抗日军,任总队长。1937年参加八路军。同年经晋察冀军区司令员聂荣臻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战时期,曾任晋察冀军区第五支队一总队队长、五分区参谋长、一分区团长。1939年入延安军政学院学习。解放战争时期,任张家口公安局保安大队长,张家口军警联合处处长兼卫戍司令部副参谋长。后任察哈尔军区六分区司令员、晋察冀野战军独立旅旅长、华北军区209师副师长。建国后任70军209师副师长。参加了大龙华战斗和平津、太原等战役。1950年参加抗美援朝,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空3师副师长。1953年任海军航空兵部副参谋长、参谋长。
1955年被授予大校军衔,1964年晋为少将。
河南省洛阳市人。1935年加入共青团,参加了一二九运动。以后参加东北人民革命军第4军,任宣传科科长兼保安连指导员。1936年因养病与部队失去联系,回北平找到中共北平市委地下组织,王静敏担任了市委总交通员,转为中共党员。同年考入北平民国大学政治系。1937年8月回到河南,负责领导开封学生抗日救亡运动。先后担任中共豫东工委书记、杞县县委书记、豫东抗日游击第3支队政治部主任、新四军游击支队政治部民运科长、新四军第6支队团政委。解放战争时期,任华野2纵6师团政治委员,三野21军61师副政委、政委、军政治部主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21军副政委、华东军区空军政治部副主任、主任、南京军区空军政治部主任、空军政治部副主任、福州军区空军政委、民航总局政委、南京军区副政委。
1955年被授予大校军衔。1964年晋为少将军衔。
“鬼火”就是“磷火”,通常会在农村,多于夏季干燥天出现在坟墓间。因为人的骨头里含着磷,磷与水或者碱作用时会产生磷化氢,是可以自燃的气体,质量轻,风一吹就会移动,走路的时候会带动它在后面移动,回头一看,...
摔瓦盆,又叫摔“吉祥盆”、摔“阴阳盆”、摔“老盆”等等,是在我国流传了千百年的一种丧葬习俗。农村的葬礼通常来说,流程都很繁杂,各地的风俗也不一而同。但是有一项传统,却在广大农村都有保留。那就是在出殡前...
鞋为旧时婚嫁吉祥物,主要是着眼于其音,“鞋”“谐”相谐,是夫妇两情相谐、和合美好的吉祥象征。旧时婚俗,新妇嫁妆常备有铜镜和鞋,寓“同偕到老”之意。张云璈《四寸学》卷一云:“今俗新婚之夕,取新妇鞋,以帕...
侗戏相传在一百多年前,由侗族歌师吴文彩创制而成,他在侗族长篇说唱叙事歌的基础上,以汉族传书《二度梅》为蓝本,编出了第一部侗戏《梅良玉》。侗戏是受汉族戏曲的启发而产生的,并在其发展过程中接受了一些如桂戏...
郑州清真寺因地处北大衔,故又名北大街清真寺、北大清真寺或北大寺,是伊斯兰教在郑州建造最早、规模最大的清真寺。伊斯兰教与其它宗教最不同的一点是民族与宗教合一,哪里有穆斯林哪里也就有清真寺。所以郑州伊斯兰...
顺德本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不仅有发音盏鬼的顺德话,更有朗朗上口的俗语和接地气的方言。“唔使问阿贵”释义:对某个判断十分有把握、认为必然如此。带有一定的贬义色彩。例句:“唔使问阿贵”,尼件事肯定系...
甘肃庆阳饮食文化饮食庆阳素以小麦为主,辅以糜子、谷子、高粱、荞麦,六七十年代又引进玉米。面食为基本主食,杂粮搭配食用。过去向来流行一日两餐,早九时前为早餐,下午四时左右为午餐。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
王铎,字觉斯,号痴庵、嵩樵,别号烟潭渔叟,河南孟津人,世称“王孟津”,有“神笔王铎”之誉,明末清初时的著名书法家。官至礼部尚书,精行、草书,兼能画山水、竹、兰。有书法史论家认为,王铎的书法艺术成就不仅...
德化九仙山下,大铭登地,有一株与茶丛不同,其味道也不一样的茶树,人们称它祖师公茶。相传,明万厉年间,史云济儒士,看到九仙山荇菜的灯火明亮,要到荇菜坐化。来到这里,有一位老大娘,安排他吃住,热情接待,他...
祝酒的传说 在不同场合,都有可能被提议祝酒。祝酒的历史可以一直追溯到开始有历史记录的年代。古代的勇士向他们的神祝酒。希腊人,罗马人如此,古代的北欧人则相互祝酒。几乎每一种文化都有祝酒的习俗,最终演变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