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民国时期,境内人民的服装,城乡男子一般穿对襟短衣,布扣为结,外系腰带,夏天擦汗,冬天紧身御寒,俗谓“饭少加碗菜,衣少加根带”。有些人冬天穿长袍,右边开襟,布扣为结。富有家庭穿皮袍,上罩马褂;或穿西装、外套(大衣)。妇女胸襟短衣,右胸侧开襟,布扣为结,富家妇女及城镇女子,多穿旗袍、系裙。裤子式样男女无别,均为敞口大腰裤,不开门襟。裤头折迭腹前,以布带、纱带系于腰间。农民衣服多用家机布缝制,一般用黄栀子、草灰等自染,讲究一点的送染坊。为了耐穿耐磨,多在洗涤后用米汤浆好,新穿时硬如纸片,索索有声。
五·四运动以后,青年学生男的穿学生装、青年装、中山装;女的热天系短裙,冬天着短衣长裤。新宁等地,许多成人晚上裸裎而睡,怕磨损衣裤,冬天睡竹席时,亦习此为常。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旧式布扣开襟衣减少,男的多着中山装,女的列宁装,颜色以青、蓝、灰、黄为主。文化大革命中,盛行解放装。80年代起,羊毛衫、羽绒衣、太空衣、皮夹克、西装、长短呢大衣、百褶裙、喇叭裤、牛仔裤、健美服等普遍流行。即使是边远山区,衣着保暖护体的问题也都基本解决。
清代,男子留辫,女子蓄满头长发,织单辫或双辫。婚后挽发髻,插簪。辛亥革命后,男子剪辫,留齐耳长发。随后,城镇男子留分头(俗称西式头)或蓄平头;农家男子多剃光头,妇女多剪短发。80年代起,中、老年男子多留平头,青年喜留大背头;少女多留披肩秀发,中、青年女子则烫成名目繁多的时髦发型。
明代吴童《客寓邵陵》诗云:南楚雄边百粤亲,山川无异土风淳。踏歌樵妇黄茅髻,负戴征人白葛巾。
描述了其时邵阳人的首饰,男的为素色葛布头巾,妇女挽发插髻。清代至民国,少数富家男子佩戴金戒指、玉手镯。妇女兴戴金银耳环,手镯,戒指,发髻别银簪,插鬏心花;贫苦妇女多以竹片为发髻。50年代后,男女戴首饰者渐少,戴手表的多。80年代起,青年妇女又兴戴耳环,戒指、项链、手镯,男子也有戴戒指的。讲究:前宅屋脊,不能遮住后宅屋脊,左横屋须高于右横屋,有“不怕青龙(左)高万丈,只要白虎(右)就地趴”的风水谚语,室内空间,后比前要稍宽,猪牛栏不能修在住宅之前,谷仓不能修在住宅之后。一家建房,乡邻齐帮。
新中国成立前,无论城乡,男女一般都穿自制的布鞋,雨天则穿本地生产的钉鞋,用牛皮或布面透桐油制成,城镇的人还有穿木屐的。穷困人家穿草鞋、长统纱袜、布袜。一般戴青色碗口帽,帽顶上嵌一颗琉璃珠子或小纱球。讲究一点的戴博士帽、兽皮帽。老年妇女喜用青丝绉纱扎头,小孩戴紫金冠、狗头帽。80年代起,各种规格、式样的鞋、袜、帽等工业制品大量生产,占有市场,钉鞋及木屐已极为少见。
解放初,舒城县城乡遍布木业、纸业、铁业、砖瓦、纺织、缝纫、豆业、面作、酱制、榨油、糕点、酿造等手工业店铺和作坊及制陶、制革、铸造、油漆、卷烟、编织等工场,还有众多的手工匠人活跃于广大民间,称为做“乡活...
锡伯族的居住是同营旗制度相联系的,一个旗(牛录)就是一个大村落,也是一个作战单位和生产组织。因此都筑有城堡,便于守卫。城堡围长3~7里不等,城堡里住着100~200户人家。街道井然,每户都围有矮墙,住...
长寿山景区位于河北省秦皇岛市山海关区东北10公里处的长城西北侧山麓。距秦皇岛市区18公里。是地质公园类自然风景旅游区。景区占地面积约13.34平方公里,其中可供游览用地3.45平方公里。最高峰鹦鹉峰海...
北方农村民谚——“冬定果,年定瓜,正月十五定棉花”。有几个字眼,需要搞明白。农谚中的“冬”是指冬至;“年”是指农历大年初一;“正月十五”是指元宵节这天。一、冬定果民间自古有“冬至天气晴,来年百果生”的...
满族的婚俗比较有讲究。有三日婚之说。皆为媒约之说,通常是用三天来完成的,比较有特色,和其他民族截然不同。满族的婚姻制度和婚姻观满族婚姻是一夫一妻制。原来一般实行族内等级婚,后来限制放松,可与汉族通婚。...
柬埔寨王国国庆日为11月9日,也是该国的独立日柬埔寨位于亚洲中南半岛南部。首都金边。面积18.10 万平方公里。人口约920万。于公元1世纪下半叶建国。9至14世纪的吴哥王朝为鼎盛时期,创造了举世闻名...
技术推动着人类文明的发展,不过在文明的发展过程中总会出现一些技术灾难,有些会造成很大的技术和人员的损失和伤亡,下面本站就整理了世界十大技术灾难,一起来看看吧!一、爱沙尼亚号海难在世界十大技术灾难中爱沙...
缘分是什么?有人问隐士。隐士答:缘是命。此人听的糊涂,问高僧。高僧说:缘是前生的修炼。这人不解前生,就问佛。佛不语,手指天边的云。这人看去,云起云落,随风东西,顿悟:缘不可求,缘如风,风不定。云聚是缘...
相传公元208年,诸葛亮奉命出使东吴,与孙权共商抗魏大计,两人曾联辔(pèi,驾驭牲口的嚼子和缰绳)石头山、蛇山一带观察山川地势。宋代张敦颐《六朝事迹编类》载,当时诸葛亮为这得天独厚的险峻地势所震撼,...
农历九月,在古人的心目中是一个非常的时月。他们仰观于天,俯察于地,产生了许多推理和传说。在《易经》中,九为阳数。《夏小正》曰:“九月内火(大火星休眠)。”《黄帝内经·素问》曰:“天地之至数,始于一,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