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禹王庙内原有碑碣十多方,记载历代治淮情况,其中有一块记载康熙帝御旨拆拦黄坝改名大通口一事,碑文中记载建禹王庙所用银两具体数字,不久被经手官员暗中指使人凿毁,看不清数字,因为建筑经费被官员贪污近三分之二,大小官员层层分肥,凿破数字以混淆视听,蒙蔽人民。
康熙帝第一次南巡到江浦(淮阴市)曾欲来云梯关巡视,地方官员怕露马脚,于是在涟水城西不远处建一座小桥,起名曰“化龙桥”(该桥至今尚在),然后买通随从编出一段鬼话,说“要去云梯关必过化龙桥”,于圣体不利,康熙居然也就被贪官子虚乌有的鬼话骗过而真的不敢前来了。
因云梯关是河防重地,自黄河夺淮后,黄淮合流,屡有决堤泛滥之灾,朝廷的河防官吏,如河道总督等,常来云梯关勘察,或驻此督导河防工程,这里也就逐步增建许多可观的官衙殿阁。光绪十年(1884年)正月,西风大作,淮水泛滥,两江总督左宗棠勘察淮河故道,专程到云梯关看了禹王庙,并嘱妥为保管御书匾额。后还拨款修禹王庙,大门左侧墙壁上嵌有石刻“左宗棠重修禹王庙碑记”。
据《阜宁县志》记载,左宗棠在这次视察中,发生了一件至今为人传诵的故事:
当时阜宁县知县暂缺,由阮本焱代理,阮本焱是浙江余姚,出身卑微,却不肯趋炎附势。他知道阜宁是个穷地方。如接祷左宗棠讲究排场,肯定要劳民伤财。县衙的僚属担心阮本焱招待不周,得罪左宗棠和众官员,阮本焱一笑置之,也不布置手下人作接待准备。
左宗棠到达云梯关的那天,阮本焱坐了一条小船去迎接,上官船求见,当面对左宗棠说:“阜宁是穷乡僻壤,水患连年。今左大人来,同行一漕督,一运使,诸从官提、镇、道、府以百数十计,方舟亦百余,阜宁仅马工大王庙可作行馆,颓屋三间无以避风雨,奈何?”众人听了他这番话,都大惊失色,以为冲撞了左大人,闯下了大祸。可是,左宗棠知道他说的是实话,就没有为难他,叫随从一律不要登岸,就在云梯关入海口勘察一番,然后返舟停泊到安东县佃湖(今涟水县境内)。临去时,左宗棠高兴地对阮本焱说:“知汝居官清正,吾不忍加责,望勤政不怠。”左宗棠走后不久。阮本焱升为阜宁知县。这对当时官场讲究逢迎拍马无疑是一个有力的针砭。
云梯关向东不远,旧有水井一口,誉为“淮北第一泉”,又名“七星泉”。泉水甘美,酿酒名曰“金盘露”,明代曾作贡品,关于七星泉和金盘露的来历,当地曾流传一个美丽动人的神话。
有一年的阳春三月,七仙女感到天宫岁月寂寞,想到下界游玩一番。众姊妹商量妥当,飘飘荡荡来到了黄海之滨的云梯关,但见百里平川,绿草如茵,到处莺歌燕舞,百花争艳,好一派人间美景。七姊妹兴高采烈,摘花扑蝶,载歌载舞,尽情领略大自然风光,嬉闹一阵后,但见天色尚早,便在草地上小憩,不想疲劳困倦,不一会,一个个进入了梦乡,一觉醒来,已见金马西坠,玉兔东升,众姊妹连叫不好,担心父王知晓不好交代,于是匆忙驾起祥云回天宫去了,不慎将梳妆盒中的七面宝镜失落在地,翌日天明,七面宝镜竟化作七个泉眼,有水涌出,成为一汪清泉,泉水清澈见底,甘醇甜美。后来人们见此泉中有七个泉眼,状如天上的七女星。故称之为“七星引”。
七星泉旁住着十来户人家,家家贫困潦倒,食不果腹,衣不遮体。一日,村中来了一位须发皆白的老叟,对村人说:“汝等穷迷、穷迷!”人问何故,老叟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此泉乃天赐,酿酒极佳!”说完不见。村人忙朝天叩头,共同开了一爿糟坊,试用七星泉水酿酒,所酿之酒果然非同一般,遂取名七星泉露。
到了明代,朱元璋得了天下,建都南京,各地纷纷敬献美酒,明太祖尝到了七星泉露,爽口异常,齿颊留香,忙问侍从:“此酒甚名?出自何方?”侍从答道:“此酒乃淮安府云梯关七星泉水所酿,叫……”再说酒名,一时语塞。明太祖见酒乃金盘盛之,便随口说道:“此乃金盘露是也!”群臣饮后,齐赞好酒!好名!
此后,七星泉露改名为金盘露,名声大振,年年作为敬献朝廷的贡品。随着时光的流逝,沧海变桑田,云梯关远离黄海,“淮北第一泉”的七星泉,也被历史所湮没。
复活节,是天主教国家一年中最重要的节日之一。在意大利,天主教徒占全国人口的83%,复活节成了全意大利人的节日,每当节日来临举国上下共同欢庆,热闹程度颇像中国的春节。意大利复活节期间,全国上下几乎每个村...
“鬼火”就是“磷火”,通常会在农村,多于夏季干燥天出现在坟墓间。因为人的骨头里含着磷,磷与水或者碱作用时会产生磷化氢,是可以自燃的气体,质量轻,风一吹就会移动,走路的时候会带动它在后面移动,回头一看,...
摔瓦盆,又叫摔“吉祥盆”、摔“阴阳盆”、摔“老盆”等等,是在我国流传了千百年的一种丧葬习俗。农村的葬礼通常来说,流程都很繁杂,各地的风俗也不一而同。但是有一项传统,却在广大农村都有保留。那就是在出殡前...
鞋为旧时婚嫁吉祥物,主要是着眼于其音,“鞋”“谐”相谐,是夫妇两情相谐、和合美好的吉祥象征。旧时婚俗,新妇嫁妆常备有铜镜和鞋,寓“同偕到老”之意。张云璈《四寸学》卷一云:“今俗新婚之夕,取新妇鞋,以帕...
侗戏相传在一百多年前,由侗族歌师吴文彩创制而成,他在侗族长篇说唱叙事歌的基础上,以汉族传书《二度梅》为蓝本,编出了第一部侗戏《梅良玉》。侗戏是受汉族戏曲的启发而产生的,并在其发展过程中接受了一些如桂戏...
郑州清真寺因地处北大衔,故又名北大街清真寺、北大清真寺或北大寺,是伊斯兰教在郑州建造最早、规模最大的清真寺。伊斯兰教与其它宗教最不同的一点是民族与宗教合一,哪里有穆斯林哪里也就有清真寺。所以郑州伊斯兰...
顺德本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不仅有发音盏鬼的顺德话,更有朗朗上口的俗语和接地气的方言。“唔使问阿贵”释义:对某个判断十分有把握、认为必然如此。带有一定的贬义色彩。例句:“唔使问阿贵”,尼件事肯定系...
甘肃庆阳饮食文化饮食庆阳素以小麦为主,辅以糜子、谷子、高粱、荞麦,六七十年代又引进玉米。面食为基本主食,杂粮搭配食用。过去向来流行一日两餐,早九时前为早餐,下午四时左右为午餐。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
王铎,字觉斯,号痴庵、嵩樵,别号烟潭渔叟,河南孟津人,世称“王孟津”,有“神笔王铎”之誉,明末清初时的著名书法家。官至礼部尚书,精行、草书,兼能画山水、竹、兰。有书法史论家认为,王铎的书法艺术成就不仅...
德化九仙山下,大铭登地,有一株与茶丛不同,其味道也不一样的茶树,人们称它祖师公茶。相传,明万厉年间,史云济儒士,看到九仙山荇菜的灯火明亮,要到荇菜坐化。来到这里,有一位老大娘,安排他吃住,热情接待,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