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纪念明代伟大的戏剧家、思想家、世界文化名人――汤显祖,1992年当时的抚州地委行署决定在汤翁的故里辟地180亩,修建汤显祖纪念馆。该馆座落于距城区两公里的却家山,主要由“四梦村”、“娱乐村”、“度假村”三大部分组成,全部完工的汤显祖纪念馆将集文化、休闲、娱乐、教育为一体。汤显祖纪念馆不仅为当地的市民提供了一个好的休闲环境,同时也成为外地游客了解临川文化的重要窗口。
经过二年多的努力,1995年11月6日汤显祖纪念馆第一期工程“四梦村”正式对外开放。经过这些年不断完善,现在“四梦村”已初具规模。
《临川四梦》是汤显祖创作的《牡丹亭》、《南柯记》、《邯郸记》、《紫钗记》四部作品的合称。由于这四部作品都是因情生梦,因梦成戏,剧中都有梦境的描写,所以被后人称之为“四梦”。如今的四梦村就是根据《临川四梦》中所描写的场景,经南京园林设计院设计师的巧妙设计建成的。它艺术地再现了汤翁巨著中的情韵意境,信步游览,让人恍如梦中。
汤显祖(1550一1616)自小聪明好学,“童子诸生中,俊气万人一”,十四岁补县诸生,二十一岁中举。按他的才学,可望拾青紫如草芥,然而他嫉恶如仇,不喜交结权贵,而与诗朋文友、伶人歌妓交情深厚,经常“文史狼藉,宾朋杂处,箫管歌咏,俯仰自得”。二十三岁那年,他正准备去京城应试,不想当朝宰相张居正派人前来说情,要求他陪同其子赴京赶考,实际就是让他代替其子去考,如果考中必有奖赏云云。汤显祖洁身自好,不为所动。他憎恶这种腐败的风气,结果两次名落孙山。

直到1584年,汤显祖三十四岁才凭真才实学考中进士,这是张居正死后第二年。但他知道,与辅臣申时行关系交恶,不会分到什么好差事,自己申请去南京做个太常博士的闲官。这段日子倒也清闲,但他耳闻目睹,对朝政的弊端看得很清楚,于是上书皇上,写出《论辅臣科臣书》,揭露那些为官不仁的贪污行为,被宰相申时行贬为广东徐闻典史,任上他做了许多与民有益的好事,后调浙江遂昌县任知县,干了五年,政治抱负难以实现,便在万历二十六年(1598)弃官回乡赋闲。之后的二十年,他在临川除与朋友诗文往来,主要精力放在创作《临川四梦》上,即《牡丹亭》、《邯郸记》、《南柯记》与《紫钗记》,还编著了《玉茗堂集》诗文一千五百多篇(首),为后世留下丰厚的文化遗产。
当年,汤显祖弃官归来后,买得临川城内一处旧舍,辟为新居。其中除他全家住宅之外,主要是“玉茗书院”的区域,它包括院门前的“毓霭池”和芙蓉馆、四梦台、省兰堂、寒光堂等建筑。其中四梦台是他当时进行戏曲演习的排练场。台后还有清远楼,为院中最高建筑,登楼眺望,城外“英巨”和“灵谷”两峰尽收眼底。
他的戏剧代表作是《牡丹亭》,虽说这部剧在他为遂昌县令时已开始动笔,但几易其稿,最后定稿是在家乡的玉茗书院。他的文学修养在于他自小出身在书香门第,其祖父、父亲都是诗词高手,伯父又是当地著名的戏剧家,他经常邀戏班来家演唱,这对幼小的汤显祖留下终生难忘的印象。另外,他家藏有元人院本近千种,在他童年时就能背诵元人杂剧中的许多精采的唱段和对白。
汤显祖创作十分认真,从不放过一词一句,有时竞走火入魔。在他创作《牡丹亭》时,有次因公坐轿外出,忽然想起一句好词,便立即吩咐停轿,找来纸和笔,将词记下来,贴在轿顶上,便于随时琢磨和修改。还有一次在玉茗堂,家人发现他未吃午饭,便四处寻找,最后找到柴房,他坐在柴堆上痛哭,一问方知他为一句唱词而落泪,可见他已进入角色之中。
他不但会写剧本,还当过演员,做过戏班的导演。可惜的是当年的玉茗堂,在汤显祖晚年曾失火烧毁部分建筑,清兵攻占抚州后,将剩余房屋付之一炬,其故居不复存在。直至康熙年间,抚州通判陆辂在废墟上重建“玉茗堂”,后遭兵火焚毁;同治年间,杜某在废址上立起一块“汤家玉茗堂”石碑,以示后人。
改革开放后,抚州文化部门筹集资金,在玉茗堂旧址建起一座大型的“玉茗堂剧院”,并附汤显祖纪念馆,以纪念这位伟大的浪漫主义戏剧家。
汤显祖,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江西抚州临川人,有“东方的莎士比亚”之称,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一百位文化名人之一。其戏剧作品传播到英、日、德、俄等国家,被视为世界戏剧艺术的珍品。
摔瓦盆,又叫摔“吉祥盆”、摔“阴阳盆”、摔“老盆”等等,是在我国流传了千百年的一种丧葬习俗。农村的葬礼通常来说,流程都很繁杂,各地的风俗也不一而同。但是有一项传统,却在广大农村都有保留。那就是在出殡前...
鞋为旧时婚嫁吉祥物,主要是着眼于其音,“鞋”“谐”相谐,是夫妇两情相谐、和合美好的吉祥象征。旧时婚俗,新妇嫁妆常备有铜镜和鞋,寓“同偕到老”之意。张云璈《四寸学》卷一云:“今俗新婚之夕,取新妇鞋,以帕...
侗戏相传在一百多年前,由侗族歌师吴文彩创制而成,他在侗族长篇说唱叙事歌的基础上,以汉族传书《二度梅》为蓝本,编出了第一部侗戏《梅良玉》。侗戏是受汉族戏曲的启发而产生的,并在其发展过程中接受了一些如桂戏...
郑州清真寺因地处北大衔,故又名北大街清真寺、北大清真寺或北大寺,是伊斯兰教在郑州建造最早、规模最大的清真寺。伊斯兰教与其它宗教最不同的一点是民族与宗教合一,哪里有穆斯林哪里也就有清真寺。所以郑州伊斯兰...
顺德本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不仅有发音盏鬼的顺德话,更有朗朗上口的俗语和接地气的方言。“唔使问阿贵”释义:对某个判断十分有把握、认为必然如此。带有一定的贬义色彩。例句:“唔使问阿贵”,尼件事肯定系...
甘肃庆阳饮食文化饮食庆阳素以小麦为主,辅以糜子、谷子、高粱、荞麦,六七十年代又引进玉米。面食为基本主食,杂粮搭配食用。过去向来流行一日两餐,早九时前为早餐,下午四时左右为午餐。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
王铎,字觉斯,号痴庵、嵩樵,别号烟潭渔叟,河南孟津人,世称“王孟津”,有“神笔王铎”之誉,明末清初时的著名书法家。官至礼部尚书,精行、草书,兼能画山水、竹、兰。有书法史论家认为,王铎的书法艺术成就不仅...
德化九仙山下,大铭登地,有一株与茶丛不同,其味道也不一样的茶树,人们称它祖师公茶。相传,明万厉年间,史云济儒士,看到九仙山荇菜的灯火明亮,要到荇菜坐化。来到这里,有一位老大娘,安排他吃住,热情接待,他...
祝酒的传说 在不同场合,都有可能被提议祝酒。祝酒的历史可以一直追溯到开始有历史记录的年代。古代的勇士向他们的神祝酒。希腊人,罗马人如此,古代的北欧人则相互祝酒。几乎每一种文化都有祝酒的习俗,最终演变成...
拉壶为印度神话其中之一是海界中的海神,出生时是只巨人,半人半兽的身体,住在海中的宫殿中。据早期所流传下来的故事,拉壶因犯错得罪了天神而被打入人间变成乌龟,其用意是为了让他体会民间疾苦及有所改进。时在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