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以攒钱守财为基本特性的商人们,却在会馆的建设上舍得花钱,而且一掷万金。万寿宫内峰回路转的建筑,无不雕梁画栋。大厅中的藻井由五层八方并错杂叠次而成,每层每幅图饰都以民间传统吉祥物作题材,如人们喜闻乐见的龙、凤、虎、狮、麒麟、及鸳鸯、花草等,通过浮雕、着漆、镀金,做得金碧辉煌,雍容大气,把江面雕刻艺术表现得完美无缺。
在江西会馆内,主题建筑应该是戏楼。而戏台的视觉中心又是那块木雕屏风。这块屏风,既代替后幕,又作舞台装饰,还作会馆的中堂画,更是会馆的为商理念。其上匾额“中和且平”,意取“中庸”、“和谐”、“和气”、“平”、“平易”等意,这是江西人的为商之道,其实也正是江西商帮在镇远独占鳌头的成功秘诀。屏风二侧,是表现莲藕质性和富贵和谐的花鸟画,中央图案,刻划的是寿、财、禄三个吉祥神。最抢眼的是“内圆外方”的装饰花框,暗示经商与做人处世的一种道理。江西帮在镇远人数最多,发大财的多,得功名做大官的也不乏其人。“中和且平”就是放到当代社会,仍不失警喻启迪价值。
凡会馆都有戏台。万寿宫戏楼是镇远几座古戏楼中仅存的一座。戏楼的多少,反映一个地方的文化生活质量。一个小山城建了12座戏楼,就可以想见昔日水陆都市的繁荣昌盛场面了。且看这副对联:“不典不经,格外文章圈外句;半真半假,水中明月镜中花。”还有一副:“舞台小天地,天地大舞台。”表面看,似乎说的是戏台上的事,其实是在以哲理式的警句影射现实生活的是是非非。
会馆是同乡商帮的家庙。各省区都有自己的保护神。如闽帮供妈祖,湘帮供禹王,川帮供李冰,广帮供惠能,陕帮供关羽,江西帮供的是许真君,又叫许逊,晋代南昌得道道士。会馆又是帮会聚会议事的地方,也是开展文化娱乐活动的地方,每逢祭神日,会馆大演十天半月,吃喝十天半月。全城八大会馆祭祀日又不尽相同,此起彼伏,终年不绝,真的是个发财醉梦之地,富贵温柔之乡。
这是由《杨家将》(上3幅)等戏文故事等组成的木雕长卷。就在这窄窄的版面中,表现的人物达五、六人之多。这么多不同身份、不同表情的舞台角色,无论构图比例、动作造型到脸部神态、衣帽道具等,都雕的惟妙惟肖、栩栩如生,表现了这位民间雕刻家的非凡艺术悟性和高超技艺。
就在戏台的两侧,又是一幅木雕长卷(局部)。这幅作品的题材内容以从舞台人物走向小城市民的日常生活,说它是镇远的“清明上河图”一点也不为过。可以说,览遍全城木雕、砖雕、石雕,精品尽在青龙洞,而青龙洞的经典极品,又全集中在万寿宫。
一色的清水墙,高大牢靠,历经270余年仍丝毫显不出衰老破败的痕迹。就是这堵高墙,曾让多少人流连凭吊,叹为观止。《尔雅》说:“墙,谓之墉。”《广雅》曰:“墉,垣墙也。”《说文解字》:“垣,墙也,从土。”风流才子李渔在《闲情偶寄》中说:“界墙者,人我公私之畛域,家之外廓是也。”是说围墙是住宅庭院大小的边界,是私人空间的屏障,是居住者安全的保证。
不同的文化追求与审美心理,就有不一样的围墙,江西人把产自家乡的徽派建筑移至镇远,就很快成了镇远建筑风格的主题符号。围墙又叫马头墙、封大墙。江西人在墙之脊、墙之角以砖砌出几个凸出层面,然后在出檐上盖瓦,再以砖瓦压脊,然后在角上饰以各种形式的翘角飞檐,于是,一堵平板砖墙就变得灵动起来、飘逸起来。同时,在墙上开窗、开门,并在窗、门上作翘檐门罩,这堵砖墙就变得富有立体感。这就是江西人的砖墙艺术。
两山夹溪溪水恶,一径秋烟凿山脚。行人在山影在溪,此身未坠胆已落……。不敢俯睨千丈渊,昂头但见山插天。……
这是清代鸦片战争中的抗英主帅、民族英雄林则徐取道舞水去云南赴职,经过镇远时所看到的舞阳河峡谷的惊险场景。在他记忆中,当年著名理学家王明阳贬谪贵州龙场,走的也是这条道。林先生当时可能不会想到,一百多年后,这条曾让他魂飞胆破的舞阳河已开发成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其实,镇远历史上之所以感重湘黔境,关键就是这条沟通东西南北交通孔道的舞阳河。扼雄关而镇大西南,大有一水锁国之势。舞阳河源出翁安县金凤山,经黄平、施秉、镇远、青溪、玉屏、新晃、芷江、怀化、黔阳入沅江,全长700公里,流经镇远93.66公里,而最瑰丽的山水风景集中在镇远境内。舞阳河风景区包括铁溪、高过河等十大风景区。这些景区各有特点,舞阳河雍容大气,重在平湖畅游,让你饱览沿岸壮美的自然风光;铁溪河神秘莫测,重在人文休闲度假;高过河则是一条大荒未凿的原始森林峡谷,适宜漂流探险。……
一座大坝,斩断了狂荡不羁的孽龙,温柔如缎的湖水埋葬了昔日绝望的呐喊。那个痴情的村姑倚在天门盼夫归的单瘦身影已随云烟去,峡谷里回响不绝的原是来自山外花男绿女的浪漫抒情。山之魂,留在了峭壁,那是林则徐,是王阳明,是从东方开来的征人将军,是从缅泰走来的商人使臣;水之魄,埋在了湖底,那是撞礁的船工,是双肩流血的纤夫,是风浪席卷的老妪稚童……
往事如烟,涛声止息。只有那幅刻在河岸伏波庙的对联仍不时撞击着人们的心胸:
“到岸猛回头,听舞阳河第一滩声,浪与篙争,好仗神威资利济;
顺流须努力,看黔国万重山水,风随舵转,全凭忠信涉江河。”
乔羽
也曾舞阳泛轻舟,青山妩媚人温柔。
照影时见风摆尾,临波又是龙抬头。
即有怨女忘夫婿,岂无征人思归舟。
难言桂林甲天下,权将三峡作同俦。
铁溪又名铁山溪,是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舞阳河十大景区之一,位于镇远县城北面4—14公里,总面积50平方公里,其中核心景区游览线路全长12公里。整个铁溪景区分别由甘溪、马路河、龙池、龙塘河、翁仲河五个地段组成。铁溪气候宜人,峡谷幽深,河床狭窄,溪水湍急,岸壁陡峭,茂林覆盖,巨石、浅滩、溶洞星罗棋布,尤“龙池”名闻遐迩。是具有娱乐、疗养、田园风光、农家乐等为一体的多功能生态休闲旅游度假示范区。古往今来,吸引了无数达官显贵、名人雅士、学者和专家为之寻幽觅胜,吟诗记游。明弘治二年(1489)思南知府祁顺在《铁溪游记》写道:“镇远多佳山水,其去廊而近者,铁溪为甚,士大夫南迁多游焉,或不得游而恨者矣!”清代著名文学家吴敬梓也被铁溪一带的苗民风俗和自然风光所吸引,将“铁溪龙神嫁妹”的故事编入到《儒林外史》第四十三回中。
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长篇讽刺小说《儒林外传》中,言之凿凿的记载发生在镇远和镇远铁溪龙潭的关于龙王嫁妹的故事,从此,铁溪之名就一直在文化人中广为传播。
这就是吴敬梓笔下的那个龙王的住处——龙潭。这潭中水,有一种浅蓝色的宁静,就像一只巨大的眼球盯着世界,让人恐怖生畏。相传龙王的妹妹长得很丑,出嫁时怕被人看见,就传话要镇远人关门闭窗,不许张望,若谁偷看让龙妹看见了,就有恶风暴雨,平地水涨三尺,镇远就要遭大难了……
没有人探究这个潭到底有多深。镇远多古谜,也许,这龙宫之谜永远也不会被破解的。
“鬼火”就是“磷火”,通常会在农村,多于夏季干燥天出现在坟墓间。因为人的骨头里含着磷,磷与水或者碱作用时会产生磷化氢,是可以自燃的气体,质量轻,风一吹就会移动,走路的时候会带动它在后面移动,回头一看,...
摔瓦盆,又叫摔“吉祥盆”、摔“阴阳盆”、摔“老盆”等等,是在我国流传了千百年的一种丧葬习俗。农村的葬礼通常来说,流程都很繁杂,各地的风俗也不一而同。但是有一项传统,却在广大农村都有保留。那就是在出殡前...
鞋为旧时婚嫁吉祥物,主要是着眼于其音,“鞋”“谐”相谐,是夫妇两情相谐、和合美好的吉祥象征。旧时婚俗,新妇嫁妆常备有铜镜和鞋,寓“同偕到老”之意。张云璈《四寸学》卷一云:“今俗新婚之夕,取新妇鞋,以帕...
侗戏相传在一百多年前,由侗族歌师吴文彩创制而成,他在侗族长篇说唱叙事歌的基础上,以汉族传书《二度梅》为蓝本,编出了第一部侗戏《梅良玉》。侗戏是受汉族戏曲的启发而产生的,并在其发展过程中接受了一些如桂戏...
郑州清真寺因地处北大衔,故又名北大街清真寺、北大清真寺或北大寺,是伊斯兰教在郑州建造最早、规模最大的清真寺。伊斯兰教与其它宗教最不同的一点是民族与宗教合一,哪里有穆斯林哪里也就有清真寺。所以郑州伊斯兰...
顺德本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不仅有发音盏鬼的顺德话,更有朗朗上口的俗语和接地气的方言。“唔使问阿贵”释义:对某个判断十分有把握、认为必然如此。带有一定的贬义色彩。例句:“唔使问阿贵”,尼件事肯定系...
甘肃庆阳饮食文化饮食庆阳素以小麦为主,辅以糜子、谷子、高粱、荞麦,六七十年代又引进玉米。面食为基本主食,杂粮搭配食用。过去向来流行一日两餐,早九时前为早餐,下午四时左右为午餐。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
王铎,字觉斯,号痴庵、嵩樵,别号烟潭渔叟,河南孟津人,世称“王孟津”,有“神笔王铎”之誉,明末清初时的著名书法家。官至礼部尚书,精行、草书,兼能画山水、竹、兰。有书法史论家认为,王铎的书法艺术成就不仅...
德化九仙山下,大铭登地,有一株与茶丛不同,其味道也不一样的茶树,人们称它祖师公茶。相传,明万厉年间,史云济儒士,看到九仙山荇菜的灯火明亮,要到荇菜坐化。来到这里,有一位老大娘,安排他吃住,热情接待,他...
祝酒的传说 在不同场合,都有可能被提议祝酒。祝酒的历史可以一直追溯到开始有历史记录的年代。古代的勇士向他们的神祝酒。希腊人,罗马人如此,古代的北欧人则相互祝酒。几乎每一种文化都有祝酒的习俗,最终演变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