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闻各式各样的民俗活动及民俗风情为人们增添了热闹和乐趣,使男女老少笑逐颜开,情趣盎然,也使千年古邑文化氛围更加浓郁和文化内涵更加丰富。
自古以来,徐闻民俗风情浓郁,人文鼎盛,很多具有浓郁乡土滋味的、古朴独特的民俗文化活动遍布于当地的城乡镇圩,如徐闻婚俗、闹元宵、游神和“串令”、赶草鸡、拾脸习俗、过火山、功班藤牌舞、民间歌谣和谚语等。
徐闻民间婚俗古朴,源远流长。这种婚俗习惯被称为粤西一奇。在2006年的广东国际旅游文化节上,被列为粤西地区唯一推介的民俗风情项目。
在婚俗上,一般要经“三书”(聘书、礼书、迎书),“六礼”(纳采、问名、纳吉、纳徽、清期、迎亲)。在姻缘结合形式上,分明媒正娶、指腹为婚、相互换亲、自卖本身、童养媳和抢婚等,亦有个别典妻、卖婚、押妻现象。婚嫁习俗程序:押命(订婚)、问嘴、哭嫁、过礼(一般在结婚前的十月内进行)、“冠头”、上轿、嘱轿、打扇头、拜祖宗、闹洞房(戏新娘)、三日回娘家。
建国后,我国颁布了《婚姻法》,废除了包办和买卖婚姻,规定自由恋爱婚姻自愿。50年代,婚礼从简,新娘由村中一群姐妹步行伴送到新郎家,新郎家不摆酒席,客人仅吃点糖果、饼干或便饭淡菜。60至70年代,时兴自行车迎送,即男方邀请亲朋好友骑自行车去迎接新娘。80年代后,女方要彩礼,双方摆酒席成风,有些还租借小汽车迎亲。也有不少青年新婚新办,即请有威望的长辈主持,在公共场所举行集体婚礼,或者旅游结婚。
徐闻的“床色”扮演的都是优秀的传统人物,同时也扮演些现代题材的人物,床色的设计十分讲究,花样百出。境坊上的群众让自家的孩子装扮床色,求个福祉平安。
元宵的高潮在十五那天夜,一清早,县城和邻村庄的狮龙队,八音班,床色闹哄哄地拥向广场。九时许,广场人山人海,锣鼓喧天,鞭炮各鸣,各境排队出行穿梭绕游于县城的大街小巷。队伍游完了大街大巷,都经自西门的公坡,古时,人们称之为“上公坡”,与海南的“上军坡”相仿。那时节,一班人早就在公坡上搭台张伞,坐等观摩,各路人马到齐后,有舞狮舞龙的,有武功竟技的,各震雄风,与其说是闹元宵,不如说是一阅兵式。夜阑乘烛时,人们开始游灯、放焰火,徐闻的灯饰很多,有莲花灯、走马灯、宫灯,还有鲤鱼灯、鳌鱼灯,鲤鱼灯意味着鲤鱼跃龙门,鳌鱼灯是独占鳌头,都是表达人们对教育科考,培养人才的美好愿望。
每当年节游神时,按例村村的神“僮”要“串令”。“串令”俗亦称“穿令”,其镜头比较吓人:即在招神附体的震天锣鼓声中,由若醉若狂的神“僮”手抓银做或铜制的红毛绳般粗细的硬线条,狠狠扎进自己的腮颊中,让其穿腮而过;有的两边腮齐扎,且一边不止扎一支。更有甚者,有的“僮”还在自家耳朵上、舌上扎上银、铜线。腮上的银线竖直如钉如刺猾身上的毛刺,穿耳而过的往往被“僮”扭弯环绕双耳。游神时,“僮”爱跃、攀于神轿顶上,盘腿而坐。众人一声喝喊,抬轿而起,八音齐奏中神轿顺大道在村中巡游。轿顶的“僮”常会扭动身躯,晃头舞手做出某些怪异动作。
据传解放前游神时,故乡一带村庄的游神队为凑热闹和壮声威,往往集于圩镇上举行巡游,因谁都想争走在前头,游神队之间有时会发生纠纷、争斗。除了狮子班的人会动手较技外,两队的“僮”也往往会动手斗胜。双方或在轿顶对打,或下轿相斗,脚来拳往,胜者先走,演绎出一个个颇为传奇的镜头。
赶草鸡是新寮岛渔民古时候一种简朴的赶海(渔业生产)习俗,相传源于明代,分布在新寮岛的大村、六湾、明塘、烟楼,他们的祖先都来自福建莆田。
草鸡即是用麻绳连成一条近200米长的绳索,每隔1米2米的距离用干稻草捻成草结扎在当中,草尾扎得像鸡尾,他们把这稻草结称作草鸡。赶草鸡一般要20人左右,都是男性,老幼皆宜。赶草鸡的领头称为“草鸡头”,“草鸡头”剽悍、习水性,赶草鸡的收尾人称“草鸡尾”,其他的称为“草鸡仔”。
赶草鸡选择在最寒冷的冬天邻近的小海汊。由草鸡头赤着上身,用足部缠着200米长的草绳,泅水穿过港湾,一边游一边放绳,草鸡尾也用足缠住草绳的一端,草鸡头脚部扯一扯,草鸡尾也相应地拉一拉,这样做主要是把浅海的馏鱼(龙过鱼、虫鱼、白牙子)赶到浅海去。被赶的鱼都被草鸡赶到草鸡头和草鸡尾两端,这时,岸上的草鸡仔就背着鱼篓和提着一种当地人叫做“担”(用箭竹子制作,像一只罩,高50cm,底半径40cm,上半径20cm,有口,这种担很坚固,可座人和站人)来罩鱼,分鱼时,草鸡仔罩到的鱼必须每人分3份给草鸡头,草鸡尾自食其果。分完鱼,这时草鸡头已冻得不可开交,大家都赶紧把他抬到篝火旁。这样的活动,一般持续十多天,而且都是合流水、涨潮的时候。
赶草鸡是一种非常古朴原始的渔业活动,这项活动中有许多很原生态的舞蹈动作,而且充满谐趣,是提炼民俗民间舞蹈很好的素材,有关部门还据此创作了别具特色的民间民俗舞蹈。
在我国,传统的四时八节几乎无一不是以“吃”为主题的。地处渭北的澄城也不例外。特别是一进入腊月,各种各样以节日为名义的炊烟飘荡在古徵大地,把城乡的年味熏染得一日浓似一日。第一个节日便是“五豆节”,即腊月...
儿时,我的家乡霍岳一带,妇女们常常喜欢在端午节缝制布猴。每到这天,小孩子胸前都佩戴着五彩的布猴饰品,一个个风光招摇地走出来,或吃着粽子,或舞着艾条;新女婿则提篮打扇给未过门的新媳妇送端午礼来了。端午礼...
宝马是世界著名的豪车品牌,已有百年的历史。虽然宝马不想奔驰那样推价格多极其昂贵的超跑,但是在普通车型中的价格也是非常突出了,定价大多在30-200万之间。那最贵的宝马多少钱呢?,目前宝马推出的最贵的车...
很久以前,在乌蒙山脚下,白水河象一条驯顺的解银龙,平稳地在山谷间流淌,浇灌着两岸田坝里的稻田。这里的布依人民,依靠这银子般的白水,勤劳地耕种,和平和生活。大家团结和睦,亲如一家。后来,白水河上游的上硐...
兴宁并非无战事之福地,“长毛”——太平军在横扫大江南北之后,同样把战火烧至古齐昌。清咸丰九年(1859年)3月20日黎明,“长毛”首目石镇吉、石镇常攻下梅州后,25日攻兴宁城。时知县彭蕴炜利用坚固的明...
每年的农历正月十四日,徐闻县龙塘镇赤坎仔都在村前的海边举行隆重的奠海仪式,祈求风调雨顺,鱼虾满仓!独特的场面吸引着众多人的眼球。当天早上六点开始,来自该村境的各路游神队伍便开始吹响集结号,旗手队,醒狮...
“目瑙纵歌”,景颇语意为“大伙跳舞”。景颇族最盛大的传统节日,一般于每年农历正月十五以后的九天内择双日举行,节期三至五天不等。目脑作为一种大型的群众性歌舞活动,其由来已久,历史上,每逢丰年,出征、凯旋...
耿村隶属河北省藁(gǎo)城市常安镇,西距藁城市12公里,古属中山国。明太祖朱元璋义父耿再辰死后封王葬于此地。为纪念耿再辰而设立的四月初一到初四的耿王庙会吸引着方圆百里的善男信女和各路商贾。庙会中有唱...
畲族(shē zú)自古以来就有练拳习武的习惯,各村设馆习艺,农忙务农,农闲习武,练武之风颇盛,历经千百年而不衰。畲族武术分为拳术和棍术两种。拳术有畲家拳、八井拳、蓝技术拳、法山拳、连环拳、八发拳、翻...
广灵县剪纸历史悠久,距今已有3000年的历史,被誉为“中华民间艺术一绝”。其剪纸以刀刻为主、剪裁为辅,阴刻为主、阳刻为辅。这些作品艺术意境深邃厚重,乡土气息浓郁直接,工艺手法细腻生动,审美情感朴实真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