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阿拉伯利比亚人民社会主义民众国(The Socialist people’s Libyan Arab Jamahiriya),简称利比亚。1986年4月21日,改名为“大阿拉伯利比亚人民社会主义民众国”。它位于非洲北部,利比亚被人称为"沙漠之国",其领土辽阔,面积175万平方公里。属于世界上15个面积最大的国家之一,但它90%以上的土地是沙漠,一眼望去,沙海茫茫,沙丘起伏。
人口408万人。97%为柏柏尔人和阿拉伯人。林逊尼派教徒占全国人口的98%,宣传《古兰经》是利比亚的社会准则,是一切法律的依据。伊斯兰教为国教。阿拉伯语为国语,意大利语和英语在大城市均可通用。
1951年12月24日独立,成立利比亚联合王国。1963年取消联邦,改国名为利比亚王国。1969年9月1日推翻伊德里斯王朝,建立阿拉伯利比亚共和国。1977年3月,改国名为阿拉伯利比亚人民社会主义民众国。1978年8月9日与我国建交。首都的波里。
利比亚是主要石油生产国之一和非洲石油产量最大的国家,天然资源有油、天然气、石膏等。1986年,国内生产总值约200亿美元。人均产值约6260美元。货币:利比亚第纳尔Libyan Dinar.
1951年利比亚是世界最穷的国家之一,后来石油收入成为利比亚的巨大财源,由于巨额的石油收入,使该国一跃成非洲和阿拉伯世界最富的国家之一,经济面貌发生了大的变化。
的波里从古代起就是重要的贸易口岸,人口55万,它自古就是贸易中心和战略要地。现在是全国政治、经济中心,也是全国最大的港口,年吞吐量达500万吨。
利比亚的商务礼俗,冬季前往宜穿保守式样西装。拜会需预先订约会。当地商人多用阿拉伯语、法语和意大利语。利比亚宴会的种类颇多,这要看主人和客人的兴趣而定。有些宴会是在严肃的气氛中进行,有些是在谈笑风生中进行,有些是在大唱、大闹中进行。在利比亚这个国家,被邀请作客,客人就得放怀畅饮,欢闹不歇。利比亚主人一看客人如此欢悦,他也会乐不可支,觉得举办这次宴会的确值得。客人要注意分寸,闹中有“品”,闹中有“礼”。
商业往来,报价宜用CIF价,勿用FOB价。小心对方的信用状况,初次交易,最好要求对方用不可撤销的信用证付款,而避免收票即付的票。从1971年4月以后,所有商业机构必须守我全为利比亚国民所有,代理商亦须为利比亚国的国民。商务活动中,应邀做客,只有男性参加。记信要送礼给对方,决不要送给对方的太太。利比亚人喜爱绿色,忌讳黑色。此外,猫、猪、女性人体均属禁忌图案。大城市饮水安全,水果须洗净。
商务活动最好于11月至次年4月前往。行前须先查明节日。入关免税香烟200支或雪茄25支,或烟草半磅。禁酒。本地货币禁止进出口。外币不限,入关先申报,出关时可携出。小费政府不鼓励,但仍然受欢迎。
甘肃庆阳饮食文化饮食庆阳素以小麦为主,辅以糜子、谷子、高粱、荞麦,六七十年代又引进玉米。面食为基本主食,杂粮搭配食用。过去向来流行一日两餐,早九时前为早餐,下午四时左右为午餐。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
王铎,字觉斯,号痴庵、嵩樵,别号烟潭渔叟,河南孟津人,世称“王孟津”,有“神笔王铎”之誉,明末清初时的著名书法家。官至礼部尚书,精行、草书,兼能画山水、竹、兰。有书法史论家认为,王铎的书法艺术成就不仅...
德化九仙山下,大铭登地,有一株与茶丛不同,其味道也不一样的茶树,人们称它祖师公茶。相传,明万厉年间,史云济儒士,看到九仙山荇菜的灯火明亮,要到荇菜坐化。来到这里,有一位老大娘,安排他吃住,热情接待,他...
祝酒的传说 在不同场合,都有可能被提议祝酒。祝酒的历史可以一直追溯到开始有历史记录的年代。古代的勇士向他们的神祝酒。希腊人,罗马人如此,古代的北欧人则相互祝酒。几乎每一种文化都有祝酒的习俗,最终演变成...
拉壶为印度神话其中之一是海界中的海神,出生时是只巨人,半人半兽的身体,住在海中的宫殿中。据早期所流传下来的故事,拉壶因犯错得罪了天神而被打入人间变成乌龟,其用意是为了让他体会民间疾苦及有所改进。时在天...
“背冰”是发源并流传于山西永济长旺村的一种仪仗队列式的原生态民俗活动。因其表演形式独特,流传历史悠久,深受当地人民喜爱。永济背冰的渊源与太平天国革命有关。相传清朝咸丰年间,正是太平天国革命如火如荼的时...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云:“四月节,立建始也;夏,假也,物至此时皆假大也。”此时气候温暖趋热、万物生长迅速,越冬作物早已收获,新鲜果疏纷纷上市,民间节俗以“尝鲜”为主,谚曰:“立夏尝三鲜。”常州人习惯将...
上蔡一带的小孩,出生后都兴带肚兜,有红的,有花的,有描龙的,有描虎的,各式各样。你着①因为啥?其实带肚兜吃百家饭的习俗跟朱元璋有关系。朱元璋的老娘是从东乡②逃荒到上蔡的,落难就落难到“大铜寨”,当时大...
乳山大鼓是一种山东省的汉族说唱艺术。乳山大鼓,俗称“瞎子唱”,据说西河大鼓传入乳山后,当地盲艺人在世代传唱过程中,加入了自己的方言俚语,逐步演化而成的。由于唱词随乡入俗,通俗易懂,从而激发了群众的欣赏...
蒙古族人每年都要举行踢牛髌骨的一项体育活动,由于人们把整个牛髌骨染成红色,所以把这项体育活动叫踢“乌兰”(蒙古语意为红色)。它的由来,流传着一个古老的历史故事。传说,成吉思汗两次出征都无法战胜塔阳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