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称下葬,即掩埋灵柩,或将灵柩放入墓圹中。贫穷之家仍然采取掘地而葬,所谓“葬不为圹,但掘地而埋,垒石以识之。”而富豪人家则不惜重金用砖、石或三和土(即石灰、沙、土三者和合)营造坟墓。近年来,不惜花重金筑墓之风又起,每座坟墓少者花数千元,多者上万元,互相攀比,甚至有三十来岁预筑坟墓的。城市中有些人虽火化,但仍有人在乡下购地筑坟以安葬之。
在福州,棺木入圹前要在坟墓前祭奠一番,将灵屋等迷信品焚化,燃放鞭炮,由长子率孝眷绕墓一周或三周,撒些沙土在棺材上,然后再将灵柩推入墓圹,封上墓门,再以三牲祭土地公,送葬者吃米时粿,讨取吉利。闽清县在入圹前要在圹中点一油灯。罗源一带孝男须脱下孝衣拭净棺木才入圹。长乐一带棺木入圹时,礼生高喊吉句,其他人大声喝彩。福清等地孝眷要在墓前巡棺三匝,然后入圹。
在莆仙一带,灵柩抵坟墓后,孝眷及送葬者须向灵柩行礼(旧时行跪拜礼,今多改为鞠躬)。风水先生将灵柩推入墓圹后,在墓门快封好前,孝子用衣襟掬上一些沙土撒向棺木,说声:“父(母)亲,安息吧”之类的话,再封闭墓门。然后祭土地公、修整坟墓,燃放鞭炮,表示葬礼结束。
在闽南,下葬前要举行净坑、净圹仪式。由礼生手持香炉,绕坟墓一周,意为祓除邪气。再将五张纸钱放入墓圹,寓意金、木、水、火、土五行俱全,然后再下葬。当然也须设供品祭祀一番。还有“点主”仪式,即请一名德高望重的人担任点主官(旧时多为官僚或乡绅,今多由风水先生兼任),孝男背向墓跪,反手负木主于背上。点主官手持朱砂笔在“王”字上点一点成“主”字,继而在朱点上点些墨,并口念赞词曰:“点天天清,点地地灵,点眼眼明,点耳耳聪,点主子孙兴旺。”然后将朱笔朝太阳的方向掷去。礼毕,孝子孝孙跪谢点主官。下葬后,长男捧木主并带些沙土返回,将木主安于祠堂,俗称“安灵置孝”。在安溪,墓门快封闭之前,留一小洞,孝男一手持香火,另一手捏二颗土粒,把其中一颗扔入墓圹中,口中念道:“土进去,魂出来。”另一颗土粒带回放在厅堂的香炉中,意谓亡魂归来与祖先们一起共享子孙的香火。
在闽西的龙岩,下葬时,孝子在撒几把土于棺木上后,再包些土就回家,不能在场观看下葬的全过程,出嫁女儿也不能在娘家过夜。若是女性死亡,外祖家要割一块肉(俗称“外家肉”)回家。在永定,灵柩入圹前,要在墓圹内焚烧纸钱,俗称“暖墓”。在清流农村,下葬前杀鸡祭墓,将鸡脖子割掉,让血滴入墓穴里。而在城厢,则将未断气的鸡扔入墓穴,任其挣扎,使鸡血溅在墓穴里。灵柩下葬后,礼生一边撒茶叶末,一边高喊:“要富要贵吗?”孝眷跪在坟墓前齐声应道:“要!”并用衣襟承接礼生撒下来的纸钱,寓意添丁进财。在闽东的福安,封墓门前,要祭拜一番,丧家还要送给来祭奠的亲族一块白布,男的3尺,女的1.2尺。并要将一块熟肉在封墓师傅嘴边象征性地来回擦几下,师傅便说“有了有了”,寓意日后子孙的生活会过得富有。在墓门砖砌到最后一块时,孝男按长幼顺序将棺材头部上的烛火引着在斗灯里,每个孝男一盏,回龙后置于灶台,意为“添丁”。封墓门后,还要举行“喝龙”仪式。封墓师傅站在墓上,手撑雨伞,口念吉词后,将“五谷米”(钱、钉、米、茶叶、豆)撒下,孝男在下承接,装入用红布做成的“喝龙袋”中,挂在胸前回家。
下葬时,忌出声,更忌叫喊活人名字,忌人影倒映入墓圹。闽南忌重丧日下葬,忌七月出葬;忌灵柩进入墓圹后再返工。若是浅埋(即掘地而葬,不做正规坟墓),选定的墓圹无论土壤多难挖,也不能换地方,若遇花岗石非换墓坑不可时,亦须扎一个草人扔入未挖好的墓坑,并请风水先生禳解。
鄂伦春族分布于内蒙古自治区、黑龙江省等地。神秘的大小兴安岭地区是鄂伦春人的家乡,几千里的苍茫林海造就了鄂伦春人勇敢顽强的民族性格,也形成了他们就地取材、以狍皮制作服饰的传统。鄂伦春人在制作狍皮服饰时会...
每一个国家都有属于自己的奇特风俗,由于历史环境不同,我们对这些现象很难理解。在美国墨西哥的小镇里,充满了各式各样的骷髅,究竟为何墨西哥人如此喜欢骷髅呢,我们一起去看一下。可曾遇见或幻想过一群骷髅的狂欢...
1984年,在沙特阿拉伯首都利雅德召开的世界盲人联盟成立大会上,确定每年的10月15日为“国际盲人节”,这使盲人在国际上第一次有了统一的组织和自己的节日。在这以前,盲人节没有固定的日子,一些欧洲国家的...
端午“泰极否来” 古人过端午是这样“驱邪”的古时候的人们把端午看成是毒日、恶日,随着时间推移,至今仍然流传和保存了许多在端午这天驱邪、解毒、求平安的习俗,比如饮雄黄酒……世易时移,现代人该如何在这一天...
灵泉寺摩崖塔林位于安阳西25公里灵宝山南麓崖上,位于善应镇南坪村南。因山就势,每层塔龛都不在一个水平线上,共有塔龛156座,其中40座有塔铭题记。塔龛名称有灰身塔、支提塔、像塔、灵塔、散身塔、碎身塔、...
6月23日剽羊节是云南鹤庆西山区彝族传统节日。这一天太阳落山之后,村中草坪上烧起一大堆柴火,火堆后立一棵三丈高的松树,树上悬挂一只剥了皮、掏去肚杂的绵羊。村里所有猎人,在百步之外用弩箭射羊。谁先射断系...
金华火腿是浙江金华汉族特色风味食品,是金华市最负盛名的汉族传统名产。相传起源于北宋,迄今已有1200余年历史。它之所以出名,不仅因为它的美味,还因为关于它的美妙的传说故事,不过版本不一样吆,采集这里大...
1903年中东铁路建成后,富拉尔基成为“重镇”“小商埠”吸引了大批外乡人来到这里,人口迅速增加到1400多人,400多户。后来几经沙俄、日本帝国主义的蹂躏践踏,又加至嫩江、雅鲁河连年水灾,瘟疫盛行。1...
在侗族,最古老的盛装上衣是侗族辛地衣,用于牯藏节或芦笙节,亦称芦笙衣。上衣为左衽长袖式,下为草条式帘裙,饰有白羽。盘蛇纹与游蛇纹图案绣在深色布面上,既华丽又神秘。其“连环锁丝绣”技艺精湛,历史悠久。北...
桃江县大栗港镇是一座美丽而神奇的江南水乡。它东靠楚南名山浮邱山,南临清彻的资江水,景色秀丽,民风淳朴。大栗港山歌俗称“打胡呐喊”,源远流长。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不断传承、创新,形成了一套独特的发声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