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送终”自古以来都是晚辈对长辈义不容辞的责任。长辈临终,子孙眷属须日夜守护在病榻前。若子女在外地工作,须设法(如派人通知、写信、打电话、发电报等)把他们召回。子女闻讯后,必须尽快赶回侍候老人,即使远隔重洋在异国他乡,也要尽可能地回家为老人送终,以尽为人子的孝心。若病危老人是女性(如母亲、媳妇),还要及时通知娘家,不然会受埋怨甚至发生纠纷。
老人咽气时,若所有的子孙都在病床前目送他(她)终了人生,世人则会认为老人是有福气的“好命人”。若有子孙未能为老人送终,往往会被视为“不孝”,人们也会为老人感到遗憾。有一种迷信的说法,老人去世是祖宗召他(她)到阴间一起生活,咽气时若子孙不在场,其祖宗在阴间就不认他们为自己的子孙。
在福建有些地方,送终时禁忌子女在场。永定等地,老人若预感自己会死于“带禄时辰”(一天中的某一时辰),子女要避开。在上杭,与病危者生辰相克的亲属,即使是夫妻关系,也不能近前送终。否则,俗信对生者不利。
又称徙铺、出厅、入厅堂。中国古俗很讲究寿终的场所,即所谓“死于适室”,“寿终正寝”。福建自古以来也十分讲究“寿终正寝”,病危时要把病人从偏房寝室及时地搬铺到正寝(正厅),志称“疾笃迁居正寝”。俗信正厅是房子中最神圣的场所,寿终于此是“死得其所”,死后在阴间才可以与祖宗、亲属团聚。若寿终于偏房侧室,死者魂魄会滞留在寝室床架上,不易超度转生。故在民间(特别是农村),老人病危时,只要神智清醒,往往会自己要求到厅堂去。若寿终于偏房寝室,子孙也有照顾不周之嫌,会招来非议。
搬铺在民间普遍视为礼遇,旧时上寿的人(年满50岁且有子女者)才有资格搬铺到正寝。在晋江,未满36岁就当了祖父、祖母而又未满50岁就去世的人,也有资格搬铺到正厅。不过,若病危者父母健在,一般不能搬铺到正厅,只能搬到后厅或下厅。通常若寿终于偏房寝室,不能再移尸正寝,但在福州、建阳、邵武、光泽等地,没有太严格的规定,初丧时尚可移尸正厅。
搬铺正厅前,须将厅堂神龛里的神像、神主(公妈牌位)、香炉及正梁上的天公炉、天灯等一律用白布遮盖,或迁移他处。搬铺时,通常由长子抱头,次子抱身,女婿抱脚,其他亲属帮忙,小心翼翼地平抬到正厅的铺床上。抬病人的方向是头部在前,脚部在后,绝对不能相反。没有儿子的,福州一带是由女儿抬头,其他亲属帮忙抬至大厅,有的地方则由侄儿负责搬铺。长乐县的规矩与他县不同,若是父亲亡故,由长子背到厅堂,母亲病危,则由媳妇背去正寝。搬铺时,通常要用雨具遮住头部,而且忌讳碰到门框墙壁。在武平,搬铺过程中,病人若拉小便,被视为凶兆,但拉大便则被视为吉利。
在正厅搭铺安席也有种种规矩。床板多为3块,床铺不能靠墙,病人仰卧,头部向厅口,脚部向厅后。男性铺位设在正厅左侧,寿终于此称“寿终正寝”。女性在古代不搬铺正寝,近代以来也搬铺正寝,但铺位设在正厅右侧,寿终于此仍称“寿终内寝”。
搬铺正寝后,子孙眷属时刻守护在病人身旁,不能喧哗,无论多么悲伤,应尽量避免在病人跟前哭出声来。
搬铺习俗至今仍在农村普遍流行,以至于一些老人病重期间担心不能“寿终正寝”,不愿住院治疗。
凡被搬铺正寝者,自知己不久于人世,神智尚清者,往往要召唤子孙交待后事,分配遗物,俗谓“分手尾”或“分手尾钱”,晚辈须肃然聆听遗嘱,尽力照办。在霞浦等地,要请理发师傅为临终者理发,病人神智清醒的,由病人自己挑选,否则由家属请平时经常为他理发的师傅。理发师来后,要用蛋、酒盛情招待,理完发后除了送给红包(内包若干元钱)外,还要用红纸包裹剃刀,俗称“挂红”,并送给一顶白布做的幅子,出殡时理发师傅亦须前来送殡。福州义序、城门一带,长辈临终时,子女要把生姜和跳蚤各放在其手中握住,寓意死者没有空手而归九泉。龙岩等地则将纸钱放在其手中或衣袋里,以示其一生有吃有用。
刮街是长治平顺县一带正月十六进行的一项民俗活动,主要分布区域为平顺县北部浊漳河谷沿岸,包括北耽车、阳高、石城二乡一镇,以石城镇白杨坡村最为典型。刮街其含义是人们集中起来,借助神仙等各种力量,将村中潜藏...
英国皇家爱斯科赛马会(Royal Ascot,又称皇家赛马会)正式开幕,为期一周。作为全世界最顶级赛事,以及英国重要社交场,它吸引了来自英国和世界各地的人前来观看。英国王室重要成员包括女王,都是皇家赛...
了解太平天国历史的人都知道,金田起义前桂平紫荆山曾经发生一件关系太平天国前途命运的大事。道光二十八年(1848年),冯云山在紫荆山进行秘密革命活动时突然被捕入狱,拜上帝会一时群龙无首,人心浮动,组织涣...
“把玩”既是一个名词,指能握在手里触摸和欣赏的玉器雕件或核雕等。又是一个动词,握在或置在手中赏玩。“把玩”源于汉隋,最初是在帝王将相、达官显贵、文人墨客之间把玩,逐渐扩散到其他各社会阶层,经过两千多年...
普陀宗乘之庙位于河北省承德市避暑山庄北,狮子沟南侧,占地22万平方米,为承德外八庙中规模最宏大者,建于清朝乾隆三十六(1771年),是乾隆皇帝为了庆祝他本人60寿辰和他母亲皇太后80寿辰而下旨仿西藏布...
“双簧戏”在北方各地较为普遍,在南方就比较少了。“双簧戏”的发展历史并不是很长,起源于清朝末年。慈禧太后当权时,常常把外面的著名戏剧、杂曲演员找到宫里为她演唱。在名角中,有个唱单弦的艺人名叫黄辅臣,他...
我的家乡是在湖南省平江县的一个村子,虽说春节是中国传统文化节日,但是许多地方的庆祝方式以及过年方式还是有一定区别的。接下来我为大家介绍一下在我们那边是怎样过春节的。除夕那天我们叫辞年,在上午我们会去附...
提到欧洲或许首先想到的会是德国,与众不同的文化和较好的经济发展速度,在配合独有的建筑风格吸引了不少的朋友,那么德国境内十大城市都有哪些呢?下面就随本站来一探究竟吧!德国十大城市排名1、柏林2、慕尼黑3...
结婚生育,繁衍后代,此乃人生之大事、喜事。从婴儿呱呱坠地,到渐渐长大成人,主家一般要举行各种仪式,庆贺家庭添丁进口,并祈愿孩子健康成长,成龙成凤。分娩 旧时孕妇临产,家人急速请来接生婆为婴儿接生。接生...
惠山位于无锡市西郊,山脚下的泥土非同寻常,宋代大诗人苏轼就有“惠泉山下土如濡”之咏。这里土质细腻,粘度较高,可塑性强,是制作泥人的天然良才。惠山泥人有着久远的历史,早在一千多年前的唐代,惠山的乡民便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