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古以来,就有“邯郸出美女”的说法,特别是在中原区域,这种说法尤为流行。据有关学者初步统计,在悠久的邯郸历史上,仅见诸史料记载并产生过较大影响的美女才女奇女,就有四五十名之多。
邯郸出美女,并非仅是流传于人们的口头上,而在各类文史资料中,就有比较确凿的记载。
《史记》卷一二九《货殖列传》曾对战国秦汉时期的赵地民俗进行概括:“中山地薄人众,犹有沙丘纣淫地余民。民俗懁急,仰机利而食。丈夫相聚游戏,悲歌忼慨,起则相随椎剽,休则掘冢作巧奸冶,多美物,为倡优。女子则鼓鸣瑟,跕屣,游媚富贵,入后宫,遍诸侯。”孙继民先生在《战国秦汉时期赵俗例证》一文中据此加以引申,探讨了战国秦汉时期赵地民俗的特点和形成原因,指出赵地女俗以擅长弹奏琴瑟,善踏脚尖舞步,游媚富贵,大量涌入诸侯后宫为妃构成了自身的特点。孙先生还列举了大量事例,诸如秦始皇之母、赵悼襄王后、邯郸梁蚡持女献汉江都王刘建、南越王赵婴齐之后邯郸樛氏女、汉文帝慎夫人、汉文帝皇后窦氏和尹姬、汉武帝王夫人和李夫人以及钩弋夫人等,以此印证赵女确实具有“入后宫,遍诸侯”的特点。
实际上,除以上所举例证外,历朝历代还有许多赵女“入后宫,遍诸侯”的典型例证,如战国时期赵国武灵王之皇后,即赵惠后吴孟姚;楚国考烈王的王后邯郸人李圆之妹;汉代馆陶公主的女儿、汉武帝“金屋藏娇”的皇后陈阿娇;西汉赵国邯郸人江充之妹妹(因其善操琴歌舞而嫁与赵太子丹);汉元帝刘奭的皇后、王莾的姑母王政君(大名元城人);《新唐书》中的唐武宗李瀍的宠妃王贤妃;五代时郭威的皇后柴氏等等,出生于赵地或曾生活在邯郸之地的历代美女可谓不胜枚举。
古代诗词中吟咏邯郸美女的名句史不绝书,如《古诗十九首》中说:“燕赵多佳人,美者颜如玉,被服罗裳衣,当户理清曲。”汉代的《吴楚歌》说:“燕人美兮赵女佳,其室则迩兮限层崖”,是说燕赵美人近在身边而难接近,如隔着高山峻崖,只能遥望和思念。《古诗源》中收录了建安才子曹植的诗《名都篇》,开篇云:“名都多妖女”,该书的编者清人沈德潜作注:“名都者,邯郸、临淄之类也。” 梁代大诗人沈约有诗曰:“朝日出邯郸,照我丛台间,中有倾城艳,顾影织罗纨。”是说邯郸美女有倾城倾国之貌。对邯郸民间采桑女罗敷的咏赞更是连篇累牍,如汉乐府《陌上桑》中说:“日出东南隅,照我秦氏楼。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著帩头。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
唐代大诗人李白曾慕名来邯郸游览“罗敷潭”留下著名的《游罗敷潭》诗。他还在另一首诗中写道;“清虚一鉴湛天光,曾照邯郸宫女妆。”唐代诗人岑参《邯郸客舍姬》有云:“客从长安来,驰马邯郸道。伤心丛台下,一旦生蔓草。客舍门临漳水边,垂杨下系钓鱼船。邯郸女儿夜沽酒,对客挑灯夸数钱。酩酊醉时月正午,一曲长歌垆上眠。”
齐代诗人陆厥的《邯郸行》写道:“赵女擪鸣琴,邯郸纷躧步。长袖曳三街,兼金轻一顾。有美独临风,佳人在遐路。相思欲褰袵,丛台日已暮。” 清代文豪纪晓岚诗:”桃花马上舞惊鸾,赵女身轻万目看。不惜黄金抛作埒,风流且喜见邯郸。” 清代康熙皇帝过邯郸诗曰:“邯郸古来佳丽地,征歌选舞搊银筝。”
清代著名河溯派诗人领袖申涵光诗句 “赵女临窗调宝瑟,楼前走马黄金羁……又不见,垆边娼,花鞋凤髻明月珰。旧城寥落荆榛里,楼台粉黛皆茫茫。”这些都从各个侧面描述了邯郸当年美女如云的盛世景象。
近年在永年县唐代墓志和宋代石刻中发现有关“貂蝉村”的记载,为貂蝉故里可能在邯郸的永年提供了考古的实证。还有汉代司马相如苦苦追求的祖籍邯郸的才女卓文君、被曹操重金赎回并安居邺城的旷世才女蔡文姬,魏文帝曹丕的三位宠妃甄宓、郭女王、薛灵芸,明代的绝世名妓苏三、民间艺人李赛儿等都以其姿色才艺卓绝而名载史册,近代还有集美丽歌喉与姣好容貌于一身的世界华人歌后大名藉老乡邓丽君;1991年,中国首位荣获“世界足球小姐”称号的邯郸美女孙庆梅;2011年问鼎“中华小姐环球大赛”冠军的邯郸女孩艾楚怡等等,一个个国色天香绝色盖世的佳丽,犹如颗颗璀璨精美绚烂夺目的宝石,镶嵌在邯郸几千年的历史长卷中。
上蔡一带的小孩,出生后都兴带肚兜,有红的,有花的,有描龙的,有描虎的,各式各样。你着①因为啥?其实带肚兜吃百家饭的习俗跟朱元璋有关系。朱元璋的老娘是从东乡②逃荒到上蔡的,落难就落难到“大铜寨”,当时大...
乳山大鼓是一种山东省的汉族说唱艺术。乳山大鼓,俗称“瞎子唱”,据说西河大鼓传入乳山后,当地盲艺人在世代传唱过程中,加入了自己的方言俚语,逐步演化而成的。由于唱词随乡入俗,通俗易懂,从而激发了群众的欣赏...
蒙古族人每年都要举行踢牛髌骨的一项体育活动,由于人们把整个牛髌骨染成红色,所以把这项体育活动叫踢“乌兰”(蒙古语意为红色)。它的由来,流传着一个古老的历史故事。传说,成吉思汗两次出征都无法战胜塔阳罕部...
中秋节谚语七月十五鬼节,八月十五人节(张家口)八月十五月正南,瓜果石榴列满盘(邢台)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石家庄)吃乱了月饼死公公(冀县,冀县风俗:新媳妇第一年在婆家过中秋,就要连续几年,在娘家也是如此...
每年的3月1日为挪威和加拿大等国的海豹节,以吸引人们认识保护海豹的重要。海豹是级别较高的珍稀海洋动物,已列入濒危动物红皮书中,按照国际贸易公约规定,这些动物不允许买卖并参展。海豹是海洋哺乳动物。在北半...
每逢傣历"泼水节"前〈公历四月中旬〉景谷勐戛的傣族都要到山上采来娇嫩欲滴的鲜花到缅寺敬献给佛,祈佛多多降福给百姓。这一传统的活动当地人称之为"采花节"。采花节前,人们要沐浴净身,换上最漂亮的衣裳。节日...
天干无雨,田地干旱,人们抬着菩萨在旱区行走,称为"求雨"。求雨的方式分“文”求和“武”求两种。“文求”出动温和的菩萨如观音、佛祖、娘娘等。坐上大轿,前后排着仪仗,鼓乐相随。主求人领僧道、信士执香火,捧...
基诺族同胞和汉族同时过年,除夕之夜,基诺山寨非常热闹。大汽灯下,放着一个木鼓,打鼓人用两根约一尺长的木棒,一边擂鼓,一边跳跃。这时满屋的人们,手拉着手,围成一个圆圈,由一人领唱,大家合鼓点,摆动着身子...
瘟疫(天花、鼠疫、霍乱等)自古便是一个社会性的难题。早在商代,中国就有了瘟疫的文献记载《小屯·殷墟文字乙编》,到春秋战国时,人们已对疫情有了较高的认识,《礼记·月令》多次提到“疫”:“孟春行秋令,则民...
王甫洲地处老河口市郊汉水之中,成于汉水,也没于汉水,经历了三落三起,留下美丽的传说故事。一是官邸说。王甫洲得名源于王府建筑。相传楚汉之争年代,一次汉军将士韩信因得不到重用逃向沙洲岛,被箫何连夜追赶上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