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地区丧葬习俗,有一定程序,大致如下:
送终。老人病危,儿孙齐集床前,听侯交待后事。当老人神色有变,儿孙即频频呼唤至其咽气,称之“送终”。老人咽气后,儿孙立即烧纸箔,谓之烧“落地钱”。同时撤去床帐,男去冠,女去笄,及时将死者脱去外衣,更换内衣,迁尸于袭床,称“下床”。头枕瓦片,面覆黄纸,身盖白被单。点油灯,焚香,烧纸箔,子孙哭丧。并将死者床铺草抱至村口焚烧。
报丧。向亲友通报丧讯,一种是派专人口报,另一种是张贴或散发讣告。
入殓。由丧(以处理尸身为业者)替死者沐浴洁身,裹包丝棉、皮纸,然后“开面”(剪开面部眼、鼻、嘴的包裹物),再将寿衣层层套就。寿衣有三领五腰、五领七腰,男着袍,女系裾。死者口含金、玉、钱币,帽系玉石,手握金银或铜钱,以期来世“金口玉言、手掌财富”之意。棺内垫放陈年石灰包,按奇数计放,还将死者生前发、齿和喜爱之物一并放入棺内,外加手杖,杖上系炉灰粽,谓冥中打狗、喂狗用。尸体覆盖被条系特制“千金被”,白底、红绿被面,为女儿、孙女、外孙所献。家人跪棺前致哀,直至盖棺钉封。设孝堂(即灵堂),儿孙昼夜守灵。灵前置牌位、灵屋,设帏帐,点长明灯,设供品、香案。入殓后,儿孙辈披麻戴孝,孝服分等级,按亲疏分轻重,49日之内茹素,不理发,不修面,不串门。富裕之家,请僧道做斋、开祭,接受亲友吊唁。
出丧。停柩坐表最短3天,长则经年。出丧前,亲友于柩前行礼,儿孙哭奠。出丧时,引路幡开道,灵屋、灵牌、纸人、纸马随后,8人抬柩,棺罩红套,上饰白鹤(纸扎),或缚系活雄鸡1只,用以解邪。起柩于庭前旋转数次(以儿女数定)称“回车”,妇女转回。柩行,孝子披麻戴孝,手持孝棒,扶棺行进。亲友佩白随后,至村口,丧者子孙亲属转身跪拜谢客。途中如设路祭者,则停柩答礼致谢。灵柩行进时,沿途鸣锣奏乐、放鞭炮、散发纸钱。
落葬。出丧前,经地舆先生选定基地穴位,破土掘塘,内注石灰、木炭。沉棺后,儿孙到塘前,举下襟盛接地舆先生扬撒的分金米,然后填土堆坟。一切结束后,儿孙亲属齐跪坟前,行大礼,烧香纸,放鞭炮,焚烧灵屋、纸人、纸马等,意为死者入土为安。家属在坟前脱去孝服,另取道返回。翌日,奉死者灵位入祠。有的一时难以选择墓地,则在野外建厝舍停放棺柩数年不等。
以上系指寿终正寝老人而言,如果夭折或非正常死亡,则草率从事。凡为官殁于任所或经商殁于外地者,护柩回籍在郊外设棚停棺,不得入城、入村。
建国后,上述旧俗都已废止。机关、厂矿干部职工,凡因公、因病死亡,均张贴讣告,召开追悼会。单位、亲友送花圈、挽联、挽幛(布料、被面)。亲属佩黑纱,以表哀思。民间丧事,亦大为简化,亲朋送挽幛、纸帛,死者第三日出殡,送葬者佩黑纱,直系亲属白布裹头。是日仍兴请客之风,唯披麻哭丧,风水迷信甚少。
冬至是廿四节气之一,但在莆仙地区,冬至却是一个特别重要的节日,同时也被赋予了更多的民间习俗和地方文化。其中,冬至前一晚俗称“冬至瞑”,一家人围在一起搓汤圆,就是过节时不可缺少的环节。莆田人过冬至节从冬...
司马光墓位于山西省夏县城北15公里的鸣条冈。司马光墓地分为茔地、碑楼、碑亭、余庆禅寺等几个部分。茔地位于右翼,禅院列于左翼,碑楼在最前方。碑楼高大,壮观,内有“司马温国公神道碑”一通。碑身厚硕高大,碑...
每一个古村落,都是一个传奇,它们承载着极其丰富的历史记忆、人文生态和社会发展轨迹。每个古村落都有其独特的“文化基因”,传统风貌、地方特色、民俗风情,传承潮州市古村落的文化内涵。下面一起走进潮州最美古村...
在大不列颠做“V”手势的时候掌心不要向内,因为这被认为是挑衅或侮辱。据说,2个手指的致意是起源于英法百年战争。法国扬言要砍掉所有英国人射箭的手指头,结果最后英国大胜,因此摆出手指来炫耀自己是完好无损的...
人们视龙为神,每逢新春佳节都以舞龙活动庆贺佳节,祈求龙神保佑。而舞龙者皆为男士,女子只能远而视之,根本谈不上舞弄。毕桥人打破了传统观念,认为时代不同了男女都一样,于1958年成立了女子舞龙队。女子舞龙...
浚县恩荣坊是一座标准的光宗耀祖的功名牌坊,也是一座特别的牌坊,特别到很可能在全国也是独一无二的。恩荣坊现在浚县大伾山上,但原先在浚县县城西南30公里卫贤集大街。这座牌坊建造于明万历四十五年(1617年...
宫市就是颐和园后身的苏州街买卖一条街,因此也叫宫市一条街。如今每逢春节都增加五天庙会。宫市买卖街长数百米,两岸御店皇庄近百家,它是乾隆皇帝为母寿为后宫佳丽、中宫彩女们营建的一条园内宫市。一为给太后宫妃...
鹤庆朵美水阁寺位于鹤庆县龙开口镇的朵美村下,金沙江的西岸。该寺群山环抱,绿树成茵,碧波奇秀、风景优美;远看寺前寺后沿江两旁田园葱翠甘蔗、龙胆、柑橘连片成林,各种物产丰富。朵美属于亚热带江边之地、常年光...
在古代希腊人的观念中,公共祭神活动及宗教节日庆典与战争一样,都是城邦的头等大事,是公民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注:同希腊人一样,古代中国人也极其重视祭祀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左传》里说:“国之大事...
每年2月底或3月初,即印度历12月的月圆之夜,印度教的传统大节胡里节(也叫洒红节)就要开始了。上至达官显贵,下至寻常百姓,都载歌载舞,尽情地用五彩缤纷的颜色装扮起来,迎接春天的到来。到时候,印度人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