浚县恩荣坊是一座标准的光宗耀祖的功名牌坊,也是一座特别的牌坊,特别到很可能在全国也是独一无二的。
恩荣坊现在浚县大伾山上,但原先在浚县县城西南30公里卫贤集大街。
这座牌坊建造于明万历四十五年(1617年),是其时的工部主事孟楠所建,这是一座极为精致的‘四柱三间五楼’式石结构建筑,中间一楼的正脊上又起一坊,重坊相叠,造型非常奇特。
牌坊的四个柱上有五个楼,均为歇山顶。中间一楼檐下雕一竖匾,上刻“恩荣”二字。竖匾以下共有七道坊,第一道刻的是“二龙戏珠”,第二道刻着四个大字“龙章宠锡”,也就是圣旨恩赐的意思,第三道刻的是“八仙庆寿”图,第四道上刻有一行字:“敕封承德郎南京工部主事孟含霓”(即孟楠的父亲)。第五道上雕“竹林七贤”图。第六道上刻“赐进士第承德郎工部主事孟楠”,并刻题记。(孟楠的爷爷孟继,因孟楠也被皇上敕封为同进士出身,孟家正好是一门三进士。)最下一道坊上雕一画面,共16人,有骑士、仪仗、随从,空中有仙人护佑,门内有一人探出头来张望,刻的就是孟楠祖孙三代“衣锦还乡显荣故里”的情景。
人物均为立体透雕,跟真的几无二致。
两边柱上,各建两楼,结构雕饰较为简单。四根柱脚,前后各有两个抱鼓,左右各有两个柱夹,上面均雕有狮子,共12对,姿态各异。
按史书记载:孟楠,字蘧林,明浚县人,生卒年月不详,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进士。任青州知州,人称良吏。累官山西布政史。在延庆时,出奇计平贼,功甚伟。因病免官归里,年七十余卒。
大坊正脊三间四柱三楼式小坊据传为赫瀛所建。
据《浚县志》载:赫瀛,字登甫,明浚县人,生卒年月不详。万历二年(1574年)进士。初任苏州府推官,擢御史,升大理寺丞。赫瀛历官清正,弹劾不避权要。寻访所至,以风采闻。万历九年(1581年),县衙奉命清丈土地,当权者以增地冒功,全县虚增地9.7万亩,民众敢怒不敢言。赫瀛返乡闻听此事,便亲自与司农交涉,免除浚县虚粮,恢复田赋旧额,乡民称道。
有关恩荣坊,当地还有一个妇孺皆知的牌坊摞牌坊的故事:明神宗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卫贤人孟楠中了进士,又封了个工部主事的官,皇上看他是个忠臣,就又封他父亲和他爷爷同进士出身。一门三进士,孟家上下乐开了花,决定要建一座牌坊,光宗耀祖。
一天,孟楠领着风水先生到卫贤集里察看,寻找好风水之地,看来看去,最后选中了北大街的一个地方。伴随着一阵“噼啪”炸响的鞭炮声,掌尺的(工匠)手握丈尺,按事先选好的位置,从街东量到街西,测出了四个坊角的柱基。一切准备就绪,要动手立四根牌坊柱子时,从路西院里出来一个小孩,孩子不大,有十岁左右。
孩子姓赫,大号赫瀛。因为家里穷,上不起学,在淇河滩整天给财主家放羊,养就了神鬼不怕的性格。这天他正要去放羊,见自己家门口街上有很多人量来量去,不知道在干啥,于是就去询问,他娘告诉他说:“路东孟大老爷为了显摆自己做了大官,要在此立个牌坊,可是他最西边的那个柱基占的是咱家房后,我正为这事发愁,怎样才能告诉孟家,人家官大势大……”
听了娘的话,赫瀛找到孟楠提出抗议,说:“你把牌坊建在了俺家的地方上,将来俺家要是出了大官,也要建牌坊,那建在哪里呢?”
孟楠一听,觉得他年纪轻轻,口气不小,再加上自家财大气粗,很是看不起赫家,心想你凭啥立牌坊,就随口说:“这好办,将来你家要是有人当了官,建牌坊的话,就建在我家牌坊上吧。”
从此,小赫瀛丢掉羊鞭,发奋读书,果然中了进士,被封了御史。后来衣锦还乡,也要建牌坊。因为有言在先,孟家只好让赫家的牌坊建在了自家牌坊上边。
那么为什么叫“恩荣坊”呢?因为牌坊是皇上恩赐的,所以又取名恩荣坊。但还有这样一个有趣的说法,说是赫瀛认为自己当了官是借孟家的吉言,为了报答孟家的吉言之恩,所以在上面还刻了“吉言”二字。
在河南,以前像恩荣坊这样的功名牌坊有很多,但现存下来、保存较为完整的却只有恩荣坊了,其余的只存在于县志或老人们的记忆中,成了远去的人文风景。(摄影:爱游不错游)
人们视龙为神,每逢新春佳节都以舞龙活动庆贺佳节,祈求龙神保佑。而舞龙者皆为男士,女子只能远而视之,根本谈不上舞弄。毕桥人打破了传统观念,认为时代不同了男女都一样,于1958年成立了女子舞龙队。女子舞龙...
浚县恩荣坊是一座标准的光宗耀祖的功名牌坊,也是一座特别的牌坊,特别到很可能在全国也是独一无二的。恩荣坊现在浚县大伾山上,但原先在浚县县城西南30公里卫贤集大街。这座牌坊建造于明万历四十五年(1617年...
宫市就是颐和园后身的苏州街买卖一条街,因此也叫宫市一条街。如今每逢春节都增加五天庙会。宫市买卖街长数百米,两岸御店皇庄近百家,它是乾隆皇帝为母寿为后宫佳丽、中宫彩女们营建的一条园内宫市。一为给太后宫妃...
鹤庆朵美水阁寺位于鹤庆县龙开口镇的朵美村下,金沙江的西岸。该寺群山环抱,绿树成茵,碧波奇秀、风景优美;远看寺前寺后沿江两旁田园葱翠甘蔗、龙胆、柑橘连片成林,各种物产丰富。朵美属于亚热带江边之地、常年光...
在古代希腊人的观念中,公共祭神活动及宗教节日庆典与战争一样,都是城邦的头等大事,是公民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注:同希腊人一样,古代中国人也极其重视祭祀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左传》里说:“国之大事...
每年2月底或3月初,即印度历12月的月圆之夜,印度教的传统大节胡里节(也叫洒红节)就要开始了。上至达官显贵,下至寻常百姓,都载歌载舞,尽情地用五彩缤纷的颜色装扮起来,迎接春天的到来。到时候,印度人为了...
天津在明永乐二年十月(1404年12月)设天津卫,两个月后(1405年1月)筑天津城。当时的天津城只是一座土城,人口也很少,市民庶户则“万灶沿河而居”。还谈不上有什么名胜、景观。但天津在建城设卫之后,...
满族居住的西屋有蔓字炕,因西墙上有神龛,为尊重祖宗,在西炕上不准放空盘和空簸箕,因为祭祀时方盘装肉、簸箕装黄米面和炒黄豆面,空放是对神大不敬。同时,西炕也不准家人和客人坐。祭祀中的禁忌满族在院内东南树...
浦江迎会又称抬阁,始创南宋,鼎盛明清,20世纪80年代后浦江迎会得到弘扬传承。它以中国民间传说人物造型为主体,进行精心的艺术设计,具有惊、险、奇、怪、妙等特征,堪称中国民间艺术的一朵奇葩。相传浦江迎会...
每年6月28日至7月8日的节日期间,深圳会有各种以荔枝为主题展开的经贸和文化联谊活动。而该城市民则有一个传统习俗,就是每逢这种蝉鸣荔香的时候,都要和亲朋好友一起去荔枝公园品鲜,即摘即尝,往往是你争我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