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社”这一民间信俗于明代初期在绩溪县伏岭镇北村始起。岭南岭北盛行,至今延续不断,得到了很好的保护和传承。举办时间为每年的除夕夜凌晨起至大年初一日。
祈求风调雨顺、人寿年丰、国泰民安,是当地百姓举办“祭社”活动的宗旨。
祭社均由北村程氏男丁值年40岁男子担任,而“擎龙灯”活动由全村所有36岁男子组成,形成全村参与的良好格局。
北村的大姓“程姓”,每年的春节期间,传承着百年来素有的民俗活动。规定每年由北村程姓的四十岁男子(“不惑”)主持祭祖一事。一般在春天下午举行隆重的祭社仪式。祭礼由“主祭”、“大赞”、“陪赞”、“引赞”、“陪引”、“司樽”、“读祝”等十五名礼生组成。祭礼由十二仪程组成,依次为:“序立”、“降神”、“奠帛行初礼”、“鼓乐”、“右食”、“右乐”、“读祝”、“辞神鞠躬拜”、“化财”、“望燎”、“撤馔”、“礼毕”。先由程姓长老宣读祭文,祝愿风调雨顺,人寿年丰。并由20余人组成的鼓乐队演奏曲牌,赞礼进退,其场面如同排演古装戏剧。接着由本年主事的程姓男丁,按出生顺序依次抬“社猪”进入祠堂,锣鼓唢呐,爆竹连天;方圆几十里的村民,赶集似地聚在祠堂内外,比“社猪”,赛“琼碗”,拜“神像”,观赏春联,叙家常,发“社包”,尽情地抒发节日的欢乐之情,分享人寿年丰的幸福之果。
祭品有社猪、社羊、社鸡、白面馍及五谷、徽菜(称琼碗)、大蜡烛、鱼、炮仗等。
活动的筹备、展示,有着生气勃勃、永续不断的实施体制和基本固定的筹资体制,具有很强的群众参与性和广泛性,形成了户户参与、人人有责的民俗文化活动。
北村祭社是本村程氏民众春节期间的民俗文化项目,没有行政力量的倡导和支持,由群众自发组织且具有强大的生命力。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此项活动剔除了酬神敬祖的成分,出于崇尚发扬尊老、敬老、爱老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一种自娱自乐的民间艺术而不断推陈出新得到传承和发扬。上世纪五十年代至八十年代初,绩溪的祭社民俗活动停止举办。八十年代中期,伏岭镇北村复兴,该村村民按历史所延传规定的时日,每年都举办祭社活动。后延传毗邻村庄。
柬埔寨王国国庆日为11月9日,也是该国的独立日柬埔寨位于亚洲中南半岛南部。首都金边。面积18.10 万平方公里。人口约920万。于公元1世纪下半叶建国。9至14世纪的吴哥王朝为鼎盛时期,创造了举世闻名...
技术推动着人类文明的发展,不过在文明的发展过程中总会出现一些技术灾难,有些会造成很大的技术和人员的损失和伤亡,下面本站就整理了世界十大技术灾难,一起来看看吧!一、爱沙尼亚号海难在世界十大技术灾难中爱沙...
缘分是什么?有人问隐士。隐士答:缘是命。此人听的糊涂,问高僧。高僧说:缘是前生的修炼。这人不解前生,就问佛。佛不语,手指天边的云。这人看去,云起云落,随风东西,顿悟:缘不可求,缘如风,风不定。云聚是缘...
相传公元208年,诸葛亮奉命出使东吴,与孙权共商抗魏大计,两人曾联辔(pèi,驾驭牲口的嚼子和缰绳)石头山、蛇山一带观察山川地势。宋代张敦颐《六朝事迹编类》载,当时诸葛亮为这得天独厚的险峻地势所震撼,...
农历九月,在古人的心目中是一个非常的时月。他们仰观于天,俯察于地,产生了许多推理和传说。在《易经》中,九为阳数。《夏小正》曰:“九月内火(大火星休眠)。”《黄帝内经·素问》曰:“天地之至数,始于一,终...
玫瑰营镇天主教堂位于乌兰察布市察哈尔右翼前旗玫瑰营镇。始建于1899年。1900年和1907年两次扩建。据载,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比利时帝国从法国人手中获取了在内蒙古各地传教的特权,于1874年在这里设...
藏族,这个生活在世界屋脊的古老民族,生性豪爽,能歌善舞,同时也十分注重礼节仪式,无论在物质、精神或者社会等各个方面都有一些从古传承至今的习俗。例如在藏区,几乎每个地方都会举办成人礼,男女各不相同,但更...
十大日常“破财”行为1、不义之财,不可碰!正人君子,不吃喝嫖赌,不杀人放火,不做违背道义之事,正气做人,正意做事,那么就一定会集正气财运于一身。2、祖宗家产,不可败!祖上家私,乃财运之根本,活人不花死...
二月初二古代称为“中和节”,又叫“龙头节”,民间叫做“龙抬头”。这个时令正交“惊蛰”节气,天气转暖,冬眠的动物开始苏醒出来活动。这天,昆山农村里家家户户都将新年留下来的年糕用油煎,以油气来熏床,驱赶越...
莆仙方言有句谚语“冬至夜大过三十夜,冬至早大过初一早”。莆田人把冬至当成一个重要的节日,对其重视的程度不亚于春节,而且经过代代相传,莆田形成了独特的冬至节令文化。莆田人是从冬至的前一夜就开始过节,凡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