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寿的规律是年龄越大,庆祝得越隆重,80岁大寿往往为寿礼之极,因为百岁老人毕竟是少数,对大多数老人来说,80岁大寿可能就是最后一个“上十”的整寿了。而且到了这样年龄的人,已有三、四代子孙了,祝寿的隆重程度自然不同一般。此外根据民间人寿俗信,在丹风县等地,对73岁和84岁的生日也很重视,因当地有“七十三、八十四,阎王叫你商量事”的俗谚,认为这两个年龄都是老人的“铁门坎”,再则已超过古稀,到了耋耄之年,故而也要大操大办,以祝愿老人跨过“门坎”,能够福寿绵长。有的儒雅之家办生日,讲究男子做“九”不做“十”,因“十”为满数,《尚书·大禹谟》中云“满招损,谦受益”,故宁亏毋满,在69岁时就要预做70大寿,以取长寿吉利之意。而妇女则是做“十”不做“九”,因“九”谐“绺”音,故而忌讳。百岁寿诞无论男女,都提前一年在99岁做,以示顺利闯过百岁大关。这些俗信,在陕西许多地方都普遍流行。
民间给老人做寿有许多讲究,在礼泉县一带,老人做第一个大寿时,大孙媳妇或大外孙媳妇,要用布给老人做一只雄鸡,周围绣上花卉,作为送给老人的寿礼。“鸡”与“吉”、“积”谐音,象征着吉利和积福。孙媳送“鸡”祝寿,说明老人已经长寿了,被人们看作是一件大事。在祝寿的这天,要把这只“寿鸡”陈列在寿堂里,让宾客们观赏品评,共同享受这良好的祝愿。祝完寿,这只“寿鸡”要和老人的老衣存放在一起。老人去世后,在人殓时作枕头用。据说死者的亡魂到了阎王那里,这只“寿鸡”可作为“积福”的证物,便可不受阴间的罪了。在陕南的巴山地区,老人过寿,老人的女儿和媳妇,每人都要送一双自己亲手做的寿鞋,鞋面用黑平绒或黑缎做成,再用雪白的衬布做成千层底,鞋头用蓝线绣成“寿”字图案。穿寿鞋标志着已进入高龄,是福寿双全之人了。老人收到的寿鞋越多,就越感到儿女很孝顺,认为自己辛劳一生,没有白养儿女,心里也就格外感到高兴。
嫁出去的女儿给娘家父母做寿,除送寿衣、寿鞋、寿帽外,还必须送一方肉,因民间常说“女儿是爹娘身上掉下的一块肉”,故必须以“肉”回报。在陕北的黄陵、定边等县,凡高寿的老人过生日时,子孙们要把给老人死后准备的老衣让他穿上,并把给老人准备的寿材(当地民间对生者忌称“棺”而称“材”,故有此称)放置在寿堂上,让受祝者坐在寿材前接受儿孙们的叩拜,称为“上寿”,有的还坐在棺材前拍照。民间认为棺材是人死后住的房屋,老衣是人死后在阴间穿的衣服,但人咽气后,亡者对这些都是不知道的,故在老人生前就让他知道自己身后的享用,这一方面是为了满足老人的精神需要,另方面也是因为当地人相信事物是会向着相反方向转化的,因而在祝愿老人福寿绵长的喜庆活动中,将一些不祥的冥界器物陈列出来,目的就是为了祈福禳灾,以相反相成、否极泰来之意求得平安吉利。据说如此拜寿,可为老人祈得吉祥,增福增寿,故而老人乐于接受这种拜寿方式,虽然场景显得悲凉,老人却毫无感伤之情,表现出一派豁达大度的气概。
旧时祝寿的仪礼很繁缛,民间有一套比较固定的祝寿程式,前一天子孙就要献寿礼,分居的儿子、已出嫁的女儿都得回来拜贺,陪老人吃长寿面,夜晚陪老人品茗聊天,聆听老人关于为人处事的教诲,或听老人讲述他平生经历的事迹,子孙们也可讲些老人爱听的故事或有趣的新闻,使老人充分感受到天伦之乐,愉快地度过一个良宵,名为“暖寿”。
摔瓦盆,又叫摔“吉祥盆”、摔“阴阳盆”、摔“老盆”等等,是在我国流传了千百年的一种丧葬习俗。农村的葬礼通常来说,流程都很繁杂,各地的风俗也不一而同。但是有一项传统,却在广大农村都有保留。那就是在出殡前...
鞋为旧时婚嫁吉祥物,主要是着眼于其音,“鞋”“谐”相谐,是夫妇两情相谐、和合美好的吉祥象征。旧时婚俗,新妇嫁妆常备有铜镜和鞋,寓“同偕到老”之意。张云璈《四寸学》卷一云:“今俗新婚之夕,取新妇鞋,以帕...
侗戏相传在一百多年前,由侗族歌师吴文彩创制而成,他在侗族长篇说唱叙事歌的基础上,以汉族传书《二度梅》为蓝本,编出了第一部侗戏《梅良玉》。侗戏是受汉族戏曲的启发而产生的,并在其发展过程中接受了一些如桂戏...
郑州清真寺因地处北大衔,故又名北大街清真寺、北大清真寺或北大寺,是伊斯兰教在郑州建造最早、规模最大的清真寺。伊斯兰教与其它宗教最不同的一点是民族与宗教合一,哪里有穆斯林哪里也就有清真寺。所以郑州伊斯兰...
顺德本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不仅有发音盏鬼的顺德话,更有朗朗上口的俗语和接地气的方言。“唔使问阿贵”释义:对某个判断十分有把握、认为必然如此。带有一定的贬义色彩。例句:“唔使问阿贵”,尼件事肯定系...
甘肃庆阳饮食文化饮食庆阳素以小麦为主,辅以糜子、谷子、高粱、荞麦,六七十年代又引进玉米。面食为基本主食,杂粮搭配食用。过去向来流行一日两餐,早九时前为早餐,下午四时左右为午餐。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
王铎,字觉斯,号痴庵、嵩樵,别号烟潭渔叟,河南孟津人,世称“王孟津”,有“神笔王铎”之誉,明末清初时的著名书法家。官至礼部尚书,精行、草书,兼能画山水、竹、兰。有书法史论家认为,王铎的书法艺术成就不仅...
德化九仙山下,大铭登地,有一株与茶丛不同,其味道也不一样的茶树,人们称它祖师公茶。相传,明万厉年间,史云济儒士,看到九仙山荇菜的灯火明亮,要到荇菜坐化。来到这里,有一位老大娘,安排他吃住,热情接待,他...
祝酒的传说 在不同场合,都有可能被提议祝酒。祝酒的历史可以一直追溯到开始有历史记录的年代。古代的勇士向他们的神祝酒。希腊人,罗马人如此,古代的北欧人则相互祝酒。几乎每一种文化都有祝酒的习俗,最终演变成...
拉壶为印度神话其中之一是海界中的海神,出生时是只巨人,半人半兽的身体,住在海中的宫殿中。据早期所流传下来的故事,拉壶因犯错得罪了天神而被打入人间变成乌龟,其用意是为了让他体会民间疾苦及有所改进。时在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