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春节是我国一个古老的节日,也是全年最重要的一个节日,如何过庆贺这个节日,在千百年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一些较为固定的风俗习惯。
而每一座城市也有自身独特的习俗,春节期间,走进江西省各市各县,去体味他们不同的风俗人情和浓郁的年味。
在宁都,这个被称为早期“客家摇篮”之地,从正月十三到出元宵,各乡镇的村子里才真正地进入过年狂欢的高潮。夜晚降临的马头村,家家户户拼起来的长长“桥梆灯”有数百米,象征着大家团结一条龙,巡游在山涧田埂上颇为壮观;正月十四,石上镇石上村,在族老威风的喝令下,一家家手举公鸡排队进入家庙烧香祭拜的“割鸡”祭祀;赣南独一无二的黄石镇中村“傩戏”,是由当地一65岁的民间老艺人郭献椿独演,被专家称为“民俗文化活化石”,他戴着傩面一人独戏,神出鬼没地能表演赖公射剑、王茅醉酒、姜太公钓鱼、送子观音以及钟馗打鬼等,这些都是江西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瑞金市叶坪乡谢家祠堂,家族祭祖活动有别样风情。家家户户为迎“神”光临,早早的就把一只只大活鸡摆在家门前,地上摆好香烛以及敬神用的红纸和草纸。“神”过家门时,点燃鞭炮相迎。从大年初一,各宗亲家族的迎神队伍,会把头一天祭祀礼毕的“神轿”从另一家族祠堂请出,吹吹打打轮番迎过去,供在同姓宗亲的祠堂以供族人团祭,直到出元宵。“神轿”请进祠堂,香火鼎盛,族人供上祭品,宰鸡祭血以示敬奉,在满堂的烟雾缭绕下,把虔诚神祭的仪式演绎得惊天动地。
寻乌县是赣南最偏远的一个县,紧靠广东梅州,在这里的客家人一样有着神秘的年俗活动。几个村民用点燃的一柱柱香烛,往稻草扎好的龙首、龙身、龙尾上密密麻麻地插上去。当满身插满已点燃香烛的整条“香火龙”像刺猬一般。“香火龙”在村子里巡游要好几个小时,伴随着吹吹打打的队伍,七条汉子,在夜空中把“香火龙”舞出道道神秘的弧线,上下翻飞,狂欢蹦跳,半夜时分才游回总祠堂来祭拜,在乡亲们热火朝天的礼花和鞭炮的相迎下,“香火龙”身上的香烛缓缓熄灭。
正月十五,赣县白鹭古村举行当地客家人独有的古老民俗抢“打轿”。在人声鼎沸中,一群赤膊上阵的壮汉来到总祠堂里,簇拥着一个“井”字形的粗大木架,众人高擎“打轿”疯狂地来回抢夺,突破人潮围困,挤挤撞撞,冲出祠堂,向另一家祠堂进发,场面有雷霆万钧之势不可阻挡,如同拔河比赛,双方争抢激烈,直到一方摆手,大家握手言和,开怀痛饮。
铜鼓县是赣西北客家人的主要聚居地,客家人占全县人口的70%以上,是典型的客家县。
春节期间,铜鼓客家人喜欢栽树种竹,客家人喜欢傍山而居,扎棚而住,过去称为“棚民”,此习惯延续至今。当然而今住的是砖房或是钢筋混凝土的小洋楼,不过,房前屋后依然种竹,这有象征意义,栽夫妻树,象征着夫妻恩爱到永远,栽生日树,象征着健康长寿活百年,栽新居树,象征着子子孙孙不断根。通常是栽松树、柏树和毛竹。
正月里铜鼓客家人的人际交往主要体现在灯彩走访和走亲戚。客家人的灯彩走访,一般是正月初一到十五。耍灯时,头一个是下贴子,帖子上写着“恭贺新年,奉上龙灯”的字样。有的还双手合一,在厅堂里说上一句 “即刻龙灯庆贺,恭喜府上过个快乐新年!”。“欢迎欢迎,大家都新年好!”。接着在锣鼓,爆竹声中进行龙灯表演。龙灯的表演粗犷刚劲,热烈有序,一般的花套有双龙出水,游走摆动,穿花缠绕,盘旋团转,翻身打滚,咬尾抢珠。要求表演者身手灵活、步伐矫健,舞龙者甚至赤膊上阵,爆竹打得越密,舞龙的人越是有劲,左盘右蹙,上游下滚,围观者捧场喝彩,群情沸腾。铜鼓灯彩遍布全县各地,除上面所讲的龙灯外,还有狮灯、牛灯、马灯、花灯、船灯、蚌壳灯等,可谓千资百态、争奇斗艳。
正月走亲戚也是过年习俗中“人际交往”的重要组成部分,客人离开时,一定要送果子包,果子包分为生包、熟包、副食包、干子包四种。生包,即包未煮熟的食物,如腊猪肉、鸡翅。这类生包是送给未能前来而又托人带来了年礼的人。熟包,即包熟的食物,如油炸米果,油炸泡豆腐、豆腐干、火焙鱼、鸭脚掌。副食品包是果子包中最为常见,也最能体现时代变迁的一种,改革开放前,包炒薯片、米片、爆米花、南瓜干等,现在则包花生糖、软糖、牛奶饼干等。
摔瓦盆,又叫摔“吉祥盆”、摔“阴阳盆”、摔“老盆”等等,是在我国流传了千百年的一种丧葬习俗。农村的葬礼通常来说,流程都很繁杂,各地的风俗也不一而同。但是有一项传统,却在广大农村都有保留。那就是在出殡前...
鞋为旧时婚嫁吉祥物,主要是着眼于其音,“鞋”“谐”相谐,是夫妇两情相谐、和合美好的吉祥象征。旧时婚俗,新妇嫁妆常备有铜镜和鞋,寓“同偕到老”之意。张云璈《四寸学》卷一云:“今俗新婚之夕,取新妇鞋,以帕...
侗戏相传在一百多年前,由侗族歌师吴文彩创制而成,他在侗族长篇说唱叙事歌的基础上,以汉族传书《二度梅》为蓝本,编出了第一部侗戏《梅良玉》。侗戏是受汉族戏曲的启发而产生的,并在其发展过程中接受了一些如桂戏...
郑州清真寺因地处北大衔,故又名北大街清真寺、北大清真寺或北大寺,是伊斯兰教在郑州建造最早、规模最大的清真寺。伊斯兰教与其它宗教最不同的一点是民族与宗教合一,哪里有穆斯林哪里也就有清真寺。所以郑州伊斯兰...
顺德本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不仅有发音盏鬼的顺德话,更有朗朗上口的俗语和接地气的方言。“唔使问阿贵”释义:对某个判断十分有把握、认为必然如此。带有一定的贬义色彩。例句:“唔使问阿贵”,尼件事肯定系...
甘肃庆阳饮食文化饮食庆阳素以小麦为主,辅以糜子、谷子、高粱、荞麦,六七十年代又引进玉米。面食为基本主食,杂粮搭配食用。过去向来流行一日两餐,早九时前为早餐,下午四时左右为午餐。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
王铎,字觉斯,号痴庵、嵩樵,别号烟潭渔叟,河南孟津人,世称“王孟津”,有“神笔王铎”之誉,明末清初时的著名书法家。官至礼部尚书,精行、草书,兼能画山水、竹、兰。有书法史论家认为,王铎的书法艺术成就不仅...
德化九仙山下,大铭登地,有一株与茶丛不同,其味道也不一样的茶树,人们称它祖师公茶。相传,明万厉年间,史云济儒士,看到九仙山荇菜的灯火明亮,要到荇菜坐化。来到这里,有一位老大娘,安排他吃住,热情接待,他...
祝酒的传说 在不同场合,都有可能被提议祝酒。祝酒的历史可以一直追溯到开始有历史记录的年代。古代的勇士向他们的神祝酒。希腊人,罗马人如此,古代的北欧人则相互祝酒。几乎每一种文化都有祝酒的习俗,最终演变成...
拉壶为印度神话其中之一是海界中的海神,出生时是只巨人,半人半兽的身体,住在海中的宫殿中。据早期所流传下来的故事,拉壶因犯错得罪了天神而被打入人间变成乌龟,其用意是为了让他体会民间疾苦及有所改进。时在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