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人过中秋有不少独特的习俗,如竖旗举灯、拜月姐、买月光书,等等,时至今日,有不少习俗已经荡然无存了。
竖旗举灯贺中秋
每逢中秋节,各地除了赏月、祭月、吃月饼外,还有不少的地方特色,如安徽的堆宝塔、广州的竖中秋(又叫树中秋)、苏州石湖看串月等。今天的广州人或不知道什么叫竖中秋了,即使知道也可能不清楚它的来历。相传元朝末年,明太祖朱元璋起事,先是由刘伯温卖灵符倡变,众人相约中秋夕竖旗举灯为号。
自此之后广州始有了竖旗举灯之习俗。旧时广州的房子多有楼台,中秋之夕,人们会竖旗在楼台、屋顶上,旗多为七星旗,白色底,用红色狗牙镶边,以纸制或用布制。七星旗之下,再横担一长方形旗,用艳色绸缎制成,上书“庆贺中秋”四字。另有灯笼,到了夜里,燃烛放内,用绳系在旗杆或竹竿上。有钱人悬灯笼多至数百个,砌成“庆贺中秋”等字,灯笼内多是蜡烛,民国初年就有人将电灯放在灯笼里,大放光明。竖起来的旗杆有十几米高,全家大小咸集楼台,聚饮为乐。普通家庭一条旗杆、两个灯笼,十分欢喜。但穷人既无房屋,又无灯笼。故有粤谚云:“八月十五竖中秋,有人快活有人愁。有人楼上吹箫管,有人地下皱眉头。”
中秋节的灯笼用竹篾扎成,各家各户自会制作,街上也有灯笼卖,制作者多为旗人(旗籍身份者)。灯笼又叫花灯,款式多种多样,用五色纸糊成,工艺精美,有果品灯,也有鸟兽灯、鱼虫灯等。中秋之夜,广州花灯满街,全城灯火,繁星点点,与月同辉。中秋节,广州有“提灯大会”,成千上万的市民手提灯笼上街游行,以示庆祝。如1925年10月1日适逢中秋,广州有5万人参加了提灯大会。
距兴义市鲁屯镇四里许的西南方,有一座巍峨的大山,四季花木葱茏,青翠欲滴,其状象振鬃欲飞的马,当地人称之为白马山。当地人只要看到这座振鬃欲飞的白马山,就会触起一个遥远而美丽的传说。远古时,鲁屯属夜郎国管...
土家族傩堂戏是融音乐、舞蹈、戏曲、法事、傩技等为一体的综合艺术,舞蹈在傩堂戏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土家族傩舞分为两大部份,一是内坛法事中的舞蹈,舞步严谨,恪守师规,庄严肃穆,轻盈飘洒,带有浓厚的宗教色彩,...
井冈山雕塑园位于井冈山根据地革命烈士纪念堂左侧高山之巅,是全国第一座以革命历史为题材的人物雕塑园,园标“井冈山雕塑园”由参加井冈山斗争的老将军萧克上将题写。雕塑园内青松翠柏间耸立着毛泽东、朱德、陈毅、...
目前世界上一共有195个独立国家,这些国家之间存着着巨大的贫富差距,有的国家特别富有比如超级强国美国,而有的国家却一直处于贫穷的困境里走不出来。联合国将一个国家的人均年GDP为765美元或更少定义为一...
藏族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早在1000多年前就已开始酿酒,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形成了独特的藏族酒文化。生息于巍巍雪山、莽莽草原的世界屋脊之上的藏族,生性豪放、乐天、热情;长期的佛教思想的影响,使...
在汉族人中,婴儿满月礼除了敬祖、庆贺“弥月之喜”的仪式外,各地还有一些特有的仪俗。满月剃发就是普遍流行的一种重要仪俗。满月剃发,也叫剃头、饺头、剃胎发、剃头发、落胎发等。其仪式严肃而隆重,一般都要请理...
波斯尼亚美食受到土耳其美食影响很深。具有代表性的菜是切巴布奇奇用洋葱和肉馅制成3厘米左右的肉丸子,经过炒制后,夹在囊一样的面食中一起食用,也可以配酸奶食用。皮塔pita是指馅饼,肉馅的是布雷克Bure...
明代嘉靖《彰德府志·祠祀志·磁州》载:“崔府君庙,在州城内东北一里……临漳、林、武、涉俱有庙。”今陵阳镇东郎垒村西北部就有一座崔府君庙,这在林州境内还是少见的。庙院坐北朝南,庙门口立有八九块碑刻。庙门...
一年一度的黑色星期五(BlackFriday)是在十一月下旬的感恩节(ThanksgivingDay)第二天。美国人在黑色星期五中大肆抢购商品已成为了一种风气,更确切的说,是一种购物文化。美国人有个习...
在莆田方言中做寿称为“做十”。男女做寿日期选定有讲究寿诞礼仪是每当生日时举行的人生礼仪,终生要做好多次。这些在生日时举行的礼仪因年龄不同有所差别。虽然这些礼仪的中心都在于祝福,庆贺健康长寿,但小字辈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