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山玄妙观 又叫册顶独山祖师宫,原属全国四大道教丛林之一的玄妙观下院,规模宏大,人称南武当北独山。
玄妙观座落在河南南阳旧城西北隅之梅溪河畔。《老子》曾云:“玄之又玄,众妙之门。”以玄妙名观名,寓意道之博大深奥。玄妙观与北京白云观、济南长青观、西安八仙宫并称全国道教四大丛林。观内历守道教丛林清规,八大执事齐全,产业为十方道众所共有,住持、执事及所有道众不得收授门徒。南阳北郊独山祖师宫、方城县博望镇三元宫和南召县板山坪乡华阳宫,均为玄妙观下院。
道观始建于元代至元年间(1264年-1294年),明唐藩时重修。殿宇雄伟,庭园佳秀,是豫西南道教中心。清代顺治、乾隆、咸丰年间屡有修缮,规模日益扩大,增建楼阁殿堂达310余间;占地面积150余亩,田产达7700多亩;拥有道众数百人。《清康熙通志》记载“(玄妙观)园亭甲于一郡,黄冠行住动辄数百人,为京师西南道观之最”。
玄妙观组织健全、戒律严明、道风纯正,道众们修心养性、苦志参玄并常行济世度人之功。清雍正八年,朝廷为了表示对南阳玄妙观的肯定和嘉奖,特颁赐斗姥神像一尊,并赐“慈云法雨”匾额,同治元年又赐《大道藏经》一部,光绪年间朝廷再赐“惠浹中州”和“全真广学”两块匾额,使玄妙观名声远播,成为可与北京白云观、山东长青观、西安八仙庵相媲美的中国道教四大丛林之一。
鼎盛时期的玄妙观气势恢宏,布局完整。座北向南,以中轴线建筑。中轴线上自南至北依次是无梁殿(无量殿)、“惠浹中州”牌楼、山门(又名二神殿)、四神殿、三清殿(正殿)、玉皇殿(西侧为关公殿、东侧系文昌殿)、祖师殿、斗姥阁;中轴东侧自南至北依次为灵官殿、太公殿、三官殿、韩祖殿;经东门达东偏院,自南至北依次为十方堂、武侯祠、藏经阁、吕祖殿。泥牛古迹碑在东偏院的东侧拐院内;中轴线西侧自南至北依次为土地城隍殿、七真殿、五老殿、张祖殿;
经达西侧偏院,自南至北依次为大斋堂、大厨房院、道院、功德祠及西北园大斋堂。道观布局严整,殿宇雄伟,苍松翠柏,园亭佳秀,形成了完整的建筑群落。尤其是1906年建成的“惠浹中州”牌楼,华丽轮焕、流光溢彩,斗姥阁高出城垣,巍峨壮观,十里外可见。藏经阁藏储国宝典籍《大道藏经》,声闻海内。西北园占地5亩,凿地为池,叠石为山,池荷山亭,桥横廊回,茂林修行,移步为景,开南阳园林建筑之先河;泥牛碑记载了刘秀战小长安,夜战失骑,老君堂泥牛助战,转败为胜的一段传说。当时南阳北郊独山祖师宫、方城县博望镇三元宫和南召板山坪乡华阳宫为玄妙观下院。
据史料记载:观之西北隅为西北园,俗称荷花池,是一座古代园林建筑。园前之五桂堂,因五株桂树而得名。堂后凿地为池,广褒数亩,复以周廓,环以曲栏,栽荷养鱼。聚石为山,上建小亭,名曰“浣香亭”。石山西边有精舍三楹,原名“环翠”,后改“清晖”。石山东南,小桥横跨,再南有石台出于水中,称“月台”。上建有室,额曰“秋香画舫”。画舫之后,沿阶可登假山,上有茅亭,称“得月亭”,可与“浣香亭”相望。每年夏秋,荷香四溢,这里便是达官显贵的游览之所。
解放后南阳县人民政府驻玄妙观后道教活动停止。1978年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拨乱反正,党的宗教政策得到全面落实,南阳市政府下文开放独山祖师宫,并将玄妙观迁移到独山脚下。2000年重建玄妙观。经有关方面的大力支持协助,购置土地,现已建成三清殿、娘娘殿、药王殿、太公殿等殿堂,此举引起海内外关注,恢复玄妙观,重现道教四大丛林之日已有了光明的前程!
独山玄妙观 又叫册顶独山祖师宫,原属全国四大道教丛林之一的玄妙观下院,规模宏大,人称南武当北独山。玄妙观座落在河南南阳旧城西北隅之梅溪河畔。《老子》曾云:“玄之又玄,众妙之门。”以玄妙名观名,寓意道之...
墨玉英文名:DarkJade。墨玉是一种珍贵而稀有的自然资源,仅产于陕西省富平县北部山区,其色重质腻,纹理细致,漆黑如墨,光洁可爱,极负盛名,其硬度为Mohs4o左右,素为治砚、刀工之上佳珍料,古人将...
平遥古城是我国现仅存的四大古城之一。一九八六年国务院批准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一九九七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考查后把平遥古城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每年的6月都将举办“平遥古城文化节”,文化节期间将为中外...
大荔县位于陕西关中平原东部,是黄河、渭河、洛河汇流之地,这里地肥水美。"血故事"是大荔县久负盛名的一种社火表演,在整场演绎中,象征生命的"鲜血"可是主角。略微带着温度的猪血、鸡血,特制的真枪、真刀、真...
从镰仓至室町(1336—1573)时代,日本出现了著名的“六大古窑”:常滑、濑户、信乐、越前、丹波、备前,并成为当时各地的制陶中心。回顾其历史珍品,从豪迈的“常滑”、高贵的“濑户”、沉稳的“丹波”、坚...
重庆酉阳土家族宗教信仰虎图腾土家人对自然崇拜,认为万物皆有神,日、月、星、辰、雷、雨等等,土家人受“万物有灵”观念的支配,把自然界与人们生存密切相关的各种自然现象都当作神灵来崇拜。如天神、雷神、地神、...
童子戏起源于唐朝,出自“傩戏”(傩戏分为四大类:民间傩、宫延傩、军傩和寺院傩),童子戏属民间傩和宫廷傩系列,自沭阳传入泗阳,至今已有上千年历史。童子戏唱腔古怪、悠扬动听,如“怪味豆”般别有一番风味,深...
一、孟母孟子叫孟轲,孟子之母仉(zhang三声)氏。关于孟母的典故主要有:孟母三迁、孟母断杼,合称择邻断杼。孟母为改变孟子的学习环境,三次迁居。孟子从此勤学自奋,师事子思,终成大儒。《三字经》中有“昔...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每一个中国人都对流传在中华大地上的《二十四节气诗》耳熟能详。二十四节气是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认知一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等方面变化规律所...
清明,又称鬼节,中国鬼节有三:清明、中元、寒衣。清明要上坟,同时有踏青的习俗,把新土往坟上扬,添坟。以前清明也叫寒食节,曾长达百日,曹操改为一天,唐改为清明前三天,所有火都得灭,出寒食后,从宫中传出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