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楚雄南华县五街镇,一个山青水秀、云雾笼罩的彝族村寨,如今依然完整地保留着一种原始而野性的彝族传统舞蹈——羊皮舞。
羊皮一穿,气势如山;弦子一响,双脚发痒;调子一唱,浑身舒畅。这是对五街羊皮舞最生动的描绘。
每当村里举行隆重的祭祀活动时,都要进行羊皮鼓舞表演。几十个男子在空旷的场地上团团围拢,裸露上身画有很多图案,腰间系上棕叶,头上顶着树叶。
在一种用羊皮制作的鼓乐器的伴奏下,弓腰甩手翩翩起舞,他们边跳边狂欢,不时还发出“喔吙、喔吙”的吆喝声,这种舞蹈原始而古老,带有很神秘的色彩。
“羊皮舞”因以舞者穿着羊皮褂而得名。彝族服饰种类之多,式样之繁,修饰图案之复杂在我国少数民族中实属罕见,仅云南彝族服饰就有百种以上。然而,在如此令人眼花缭乱的服饰中,五街羊皮褂是令人瞩目的。
史料记载,羊皮大概是彝族最早的服饰。唐代《地理志》对当时西南夷人的描述是“男女悉披牛羊皮”,当然,彝族羊皮褂的历史应大大早于唐代。它不仅历史最为古老、最为适用,而且对千年演变发展着的彝族服饰有着深刻影响。
羊皮褂遇上彝族古老的歌舞,就衍生出了充满原始而野性的具有浓郁地方特色歌舞——五街羊皮舞。不仅体现了五街彝族先民们的智慧,更体现了五街彝族先民们对幸福生活的热爱与追求。
据介绍,五街的彝族属罗罗颇支系,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他们的歌舞称跳歌,又叫打跳,彝语叫“葛歇”。跳歌步式繁多,有“四步翻”、“三面六”、“两翻歌”、“三跺脚”、“舍岭调”等,传说有72种步式。舞蹈多姿多彩,式样繁多,羊皮舞就是五街独特传统的民族歌舞。
彝族文化以其鲜明的民族特色构成中华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五街的“羊皮舞”无疑是彝族文化中的一朵奇葩。
羊皮舞不分年龄性别,它是一种有组织的民间娱乐团体,常常有固定的十几个人组成。以跳为主,在三弦、芦笙、竹笛等伴奏下,用右手有节奏地敲打左手中的羊皮,边歌边舞。喜悦从舞蹈中迸发出来。
羊皮舞主要流行在讨亲嫁娶、乔迁新居、庆贺节日、喜庆丧葬等场合,尤其在“火把节”和“春节”非常隆重。
小贴士
五街镇位于南华县西部。距县城45公里,位于两州(楚雄、大理)三县市(南华、楚雄、祥云)五乡镇(龙川、沙桥、一街、三街、普棚)之中心,交通便利,四通八达,南景油路穿境而过,是全县通往山区各乡镇的交通咽喉之地。
南(华)景(东)公路过境。当地以种植和养殖为主,特产大白芸豆、马铃薯、松茸、牛肝菌,养猪、牛、羊。
鱼的价格有高有低,并且鱼也遵从物依稀为贵的市场,越是难以捕捞到的鱼,越是名贵,很多人对于名贵的鱼都非常地向往,或是吃,或是把它们当作宠物养,知道能满足自己地需求就很满足了,今天我们就来说一说那些名贵地...
图瓦卢传统用餐方式乃保留原始的手抓法,不使用刀餐汤匙等餐具,客人席地而坐,地上铺满林投叶编制而成的手工席子。食物放置于长桌上,取食方式类似西方的buffet,由客人自行取用。土国传统男尊女卑,并重视长...
在农村流传着一种说法,那就是“母鸡打鸣,家有不幸”。古人认为,家里养的老母鸡学着公鸡的叫法,开始打鸣时,家中就会有不幸的事情发生。出现这种情况,就要将学公鸡打鸣的母鸡找出来,将它杀掉。古人认为鸡血辟邪...
关于九龙的得名,有两种说法:一说,宋小朝廷被元兵追迫流落至此,陆秀夫等大臣常常拥宋帝登临山岗上的巨石,眺望鲤鱼门海口,盼勤王之师。传说宋帝某日登石,见四周青山群立,便对群臣说:“八座青山,每山一龙,是...
蟒蛇节是贝宁共和国的传统节日,每年的7月15日举行。贝宁共和国南部维达市的人民,自古以来崇拜蟒蛇,把他视为神灵。所以,维达市又被誉为“蛇城”。在那天,家家户户喂养蟒蛇,人们与蟒蛇同吃同住,和睦共处。节...
鄱阳湖,古称彭蠡、彭蠡泽、彭泽。鄱阳湖,为长江流域的重要一个过水性、吞吐型、季节性的浅水湖泊。鄱阳湖地处江西省的北部,长江中下游南岸。湖区面积,在平水位(14~15米)时湖水面积为3,150平方公里,...
樟村是江西玉山县的一个山区集镇,板灯是该镇一种传统的民间习俗,从正月十二祭祀开始,到正月十六烧灯结束,用以预祝当年的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人丁兴旺,形成时间已无从考证,一代一代就这样延续下来。 板灯就是...
庆阳市地处陇东黄土高原,东、南、西、北与陕西、宁夏相毗邻,唯西南角和本省的平凉地区接壤。辖西峰区和庆城县、宁县、镇原、环县、正宁、合水、华池七县。境内河流纵横,雨量适中,气候温和,土壤肥沃,是甘肃主要...
耀州地处关中传统农耕经济区的北部边缘,历史上又有多次民族融合的过程。因此民俗中不仅积淀着深厚的关中农业文化遗存,也保留了许多北方少数民族的影响。本分好客,勤劳节俭,重传统、喜改革,是耀州人性格的显著特...
在电白县马踏西北面,有一条河流,很久以前,河南岸有一个小村庄,河北岸连接着一座青山,山麓与河畔之间,有一片田野。河南岸的农民每天都到北岸去耕作,河上没有桥,乡亲们只好搭渡过往。在河里撑渡的是一位年轻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