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蔺市镇西梨香溪河口,建于清光绪元年(1875),竣工于光绪十三年(1887);为纵联式三孔实肩平面石拱桥、全长174.O、总宽8.7、高27.0米,单孔跨径26.9、拱高14.8米。由石工出身的南川县人陈永恩主持设计施工,民间募捐集资修建,用石料2万余立方米,耗制钱10万余串。桥东头有鲁班堂,桥面原有高7米的石牌坊3座;桥栏上有青狮、白象,桥栏外有龙、鳌、鱼龙、蟾蜍和净瓶、石人等石雕。尤以两条石龙雕刻工艺最为精致,一雄一雌,头尾各高3米多,最大径粗0.6米,昂首翘尾,口含宝珠,造型优美,均采用多层镂空透雕,使之须甲活现,栩栩如生,令人叹为观止。
龙门桥坚固雄伟,结构合理,如桥礅迎水面作锲形,背水面每颧条石依次迭收而呈塔形,两侧与拱洞相接之面垂直,以利泄洪和增大通水量;又如置牌坊、石龙等重物,既装饰了大桥,也以其重压减小桥面受力时产生的水平推力;桥面设有63个泄水孔,以及时排除桥面积水和清除垃圾;拱圈第二层作凸线,既增强桥拱曲线美,也有防雨水侵蚀第一层拱圈内沿的作用。龙门桥除石牌坊于1962年春被拆除外,余皆保存完好,60年代起成为涪(陵)新(妙)公路上的重要桥梁。龙门桥是四川及长江沿岸著名的大型石拱桥,历来受到保护。
白鹤梁位于乌江口西面1公里处,系长江中一天然大石梁,其西头与大江南岸的荔枝园坡岸相连,向东延伸近江心。石梁大部分除12月至次年3月江水较枯时露出水面外,余皆隐没水中。当水位极枯时,整个石梁长1600余米,宽10余米至30余米。石梁由中侏罗世下沙溪庙组青紫色砂岩构成,岩层以15度倾角向北倾斜。石梁与江南之间的水域,涪陵人称为“鉴湖”。白鹤梁古称巴子梁。相传唐代尔朱仙与白石鱼人曾于石梁上修炼后乘白鹤飞升,白鹤梁因此得名。
唐代时,石梁上已刻有两枚石鱼,被当地人用来预报年岁的丰歉。据梁上现存的北宋开宝四年(971)石刻文字记载:“据左都押衙谢昌瑜状申:大江中心石梁上,古记及水际镌有石鱼两枚。古记云:唐广德春二月,岁次甲辰,江水退,石鱼出现,下去水四尺,问古老咸云:‘江水退,石鱼见,即年丰稔’。时刺史涪州团练使郑令琏记。”又据《太平寰宇记·黔州》载:“开宝四年黔南上言,江心有石鱼见,上有古记云:‘广德元[二]年二月大江水退石鱼见,部民相传丰稔之兆’”。足见梁上石鱼在唐代中期或初期已经存在。
白鹤梁题刻缘于唐代时梁上所刻石鱼两枚(或称双鱼),双鱼系观察长江水位枯落程度的“水标”。石梁上,宋仁宗皇祜元年(1049)刘忠顺题记中对双鱼图有细致描述:“七十二鳞波底镌,一衔萁草一衔莲”。双鱼旁还刻有一秤一斗,明代永乐三年(1405)雷毂有“秤斗出则年丰”的题记。清代初期,唐代石鱼因江流冲洗而模糊,清康熙二十四年(1685),涪州知州萧星拱命工重刻并题记:“涪江石鱼镌于波底,现则岁丰,数千百年来传为盛事。康熙己丑春王,水落而鱼复出。望前二日,偕同人往观之,仿佛双鱼萁莲隐跃,盖因岁久剥落.形质模糊,几不可问,遂命工刻而新之,俾不至湮没无传,且望丰亨之永兆云尔。”经此仿制重刻后,双鱼中间之下尚有一个模糊的鱼头可见,即唐鱼遗痕。现在清晰可见的双鲤,一前一后作溯江翔游状,前鱼高28、长100厘米,口衔莲花;后鱼高27、长105厘米,口衔萁荚。双鱼刻画精细,栩栩如生。秤斗图未重刻,故已不可见。梁上现存大小石刻鱼14枚(一说18枚),但作“水标”者仅唐以来之双鱼。
“石鱼现,兆丰年”的现象被人们视为奇观,每逢石鱼出水时,一些地方官吏、朝廷过往节使及文人学士等都要去石梁游览,观看石鱼后,每每留下石鱼出水高低和年岁丰歉等题记和题咏。去者又去,来者又来,题记沿石鱼图左右及上下展开,竞铺及整个大石梁中段的5000余平方米岩面。据载,唐代广德、大和、大中、大顺年间均有诗文题记,惜因江流剥蚀和后人铲刻,今已不存(或未被发现)。梁上现存北宋开宝四年以来各代所刻文字题记166段,其中宋代98段,元代5段,明代16段,清代23段,民国时期12段,当代3段,年代未详者9段。这些题记或反映了石鱼出水的情况,或记载了石鱼出水的具体高度。
由于石鱼的位置是固定的(鱼眼处吴淞基准面海拔137.91米),可以根据题记所载石鱼离水高度推算出长江枯水水位数据。这些实测数据的历史跨度上千年,具有很高的科学价值,可为利用长江进行灌溉、航行、发电以及桥梁设计、城市建设、厂矿供水等工程设计提供依据和参考。故白鹤梁题刻被科学工作者称为“长江古代水文资料的宝库”,是“长江中最古老的水文站”,同时也是中国以至世界至今唯一保存完好的历史最悠久的“江河枯水水位站”。白鹤梁上现存题刻中,具有水文价值的有108段,其中明确记载石鱼出水高度的有19段(参见《自然环境》篇水文部分)。白鹤梁题刻不但有很高的科学价值,而且有一定的史料、书法、艺术、文学价值。
白鹤梁上百多段题刻有近1.2万字,题刻中有姓名可考者530余人,其中宋代占总字数和总人数的52%、69%,元、明、清三代占36%、23%,其余占12%、8%。这些题刻绝大多数都有准确的年代和人物的籍贯、职务、关系称谓等,是珍贵的实录性史料,有的可以证史,有的可补史书缺误,有的可提供史事线索,对历史研究很有价值。如南宋大数学家秦九韶,史书中少其行踪记载,白鹤梁题刻中即有他与其父秦季樽(潼川太守)、涪州太守李玉新于宝庆二年(1226)正月十二日游白鹤梁的记载。
白鹤梁题刻的书法,有的出自古代名人、书法名家之手,如黄庭坚、朱昂、吴革、刘甲、晁公武、吴廷珍、孙海等,更多的则是名不见经传的地方人士。题刻中,有篆、隶、行、草、楷各体,虞、褚、颜、柳、欧各派,风格异彩纷呈。题刻基本上是随书随刻,真实地反映了当时书艺和刻工的社会水平。荟宋、元、明、清、民国书刻于一梁,集高低雅俗于一处,让当今游人收于一览,实为难得的文化景观。
白鹤梁题刻的文字大多十分简短,少者仅数字,多者不过二三百字,记事、写景、状物、言情,每有可观之处,故有一定文学价值。
此外,梁上还刻有石鱼、观音、白鹤等雕画,亦富有情趣。白鹤梁是长江中一处有多方面价值的奇特景观,而景观源于初刻于唐代的双鱼和由此而产生的众多题刻,又有“水下碑林”之称,也是中国文化的瑰宝,1978年和1980年先后定为涪陵县、四川省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北岩在涪陵城长江北岸,北宋初期已有普净院等寺庙建筑。绍圣年间,著名理学家、教育家程颐谪涪时讲学、注《易》于此。南宋时,理学地位提高,北岩建伊川先生祠堂、北岩书院,渐成为远近闻名的游览胜地。官宦名流、文人学者等路过涪陵,大多要去北岩游览题咏。南宋至民国年间,钩深堂及北岩崖壁上留下题刻甚多,但由于崖壁砂岩易风化,字迹多漫灭,崖壁现存题刻和有痕迹可辨者70余幅,若加上原钩深堂室内碑刻和文献所载,北岩题刻在百幅以上,绝大部分均有重要的史料价值和书法、文学艺术价值。
北岩崖壁现可辨、可定为宋代题刻的有7幅:
黄庭坚题铭 (幅宽)48×(高)80厘米。楷书。正文“钩深堂”,3字大小依次为26×21、21×22、20×20厘米,落款“山谷书”,字大5×5厘米。此刻原为钩深堂大门门额,后移刻崖上,故至今清晰可辨。
庆元题刻100×113厘米。楷书,8行,行9字。字迹漫患难识,第二行可见“庆元”二字。按,“庆元”为宋宁宗年号,当在公元1195至1200年间。
朱熹诗刻85×142厘米。行楷,4行。正文:“眇然方寸神明舍,天下经纶具此中。每向狂澜观不足,正如有本出无穷。”落款:“晦翁”。
绍兴癸酉(1153)题刻在一石龛东壁,40×132厘米。楷书,2行:“汴阳吴克舒绍兴癸酉书云日举家来游阱椽侍行。”
绍熙癸丑(1193)题刻145×103厘米。楷书,12行,行8字。各行有少许字迹勉强可辨,第十一行有“绍熙癸丑”等字。
淳祜辛亥(1251)题刻在一石龛西壁,65×100厘米。楷书,4行:“淳祜辛亥三月既望左绵刘济川三山林元成都杜庭燮三泸何清来游。”
据《八琼室金石补正》及《涪陵县续修涪州志》等记载,崖壁尚有宋代尹赙、王庶、程遇逊、李吕、陆游等名人题诗。钩深堂内壁间,原有宋代的《伊川先生祠堂记》、《北岩书院记》、《南宋断碑》、《陆游诗碑》,《朱子与(度)周卿书》、《黄应口寄性善帖书》,明代的《李廷龙诗碑》,以及清代由州署移入的《花蕊夫人诗碑》等著名碑刻。
盐亭嫘祖故里、蚕丝嫘神圣地的嫘祖和嫘祖文化遗存丰富多彩,其悠久的历史令人瞩目。该地汉族民间传说、民间民俗非物质文化遗产更是独具特色。种类众多嫘祖种桑、养蚕、治丝的故事众口相传。精彩的舞蚕龙、桃子龙等汉...
牙克石市 是由满语“雅克萨”音转而来。雅克萨为“涮坍的河湾子”。牙克石市附近扎敦河有一个很大的河湾洲渚,故名。免渡河 镇名,滨洲线铁路站地。因免渡河流经境内,镇以河名。“免渡”是蒙古语“门都”的音转,...
大家对加拿大的饮食文化有多少了解呢?由于加拿大是一个移民国家,所以也拥有一个丰富多采的饮食文化。其中,“三不”饮食文化便是别有一番情趣。1、不设烟酒对于中国人来讲,不论是在家里还是到酒店招待朋友吃饭,...
潞安大鼓是北方富有鲜明地域特色的传统鼓书暨鼓曲形式,又称“潞安老调”,因流行于古潞安府(今山西长治)一带而得名,另外还有“干板腔”和“潞安鼓书”等别称。早在清乾隆三年便有驰名于上党一带的鼓书艺人路占元...
所罗门群岛(Solomon Islands)是南太平洋的一个岛国,位于澳大利亚东北方,巴布亚新几内亚东方,是英联邦成员之一。所罗门群岛的首都霍尼亚拉(Honiara),全国有87种方言,通用皮钦语,官...
土库曼斯坦的饮食较为广泛地使用胡椒、洋葱、茴香、薄荷等调味品是土库曼斯坦乃至中亚厨艺的一大特色。比较有名的土库曼传统食品有烤肉、抓饭、烤馕、烤肉饼、炸馓子和包子等,饮料以茶为主,夏天人们往往喝酸骆驼奶...
玻璃银光刻是在制镜基础上进行的美术创作,即在玻璃上作画,故而又称“镜画”。又因其在镜画中的线条都是银色的,所以通称“玻璃银光刻”。约在民国初期,上海市场的衣柜门上出现了一种既具有观赏性又具有实用性的装...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 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
拉洋片,是一种传统民间艺术。表演者通常为一人,道具是一个约一人高两臂宽的大木柜,柜的前面有四个直径二三厘米的圆洞,洞上安了凸透镜,柜子的一侧安装有锣、鼓、镲,由两条小绳控制。透过柜子上圆洞观众可以看到...
利比里亚共和国 (The Republic of Liberia)利比里亚国旗利比里亚国旗呈横长方形,长与宽之比为19∶10。由红、白相间的11道平行横条组成,左上角为蓝色正方形,内有一白色五角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