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人逢婚庆、小儿满月、生日等喜事,或操办丧葬事,或受到他人救助,主人都会给客人、有心人吃红蛋。这种分食红蛋的习俗在民间非常盛行。
红蛋,就是把整个鸡蛋或鸭蛋煮熟,用食红把蛋壳染成红色,即成红蛋。
红色,自古以来人们认为是吉祥、喜庆、希望的象征,又有辟邪的作用。蛋有多重象征,其中原始的象征是生命开始和生活的圆满。综合一起,红蛋成了吉祥物,分食红蛋演绎出了丰富的内涵。
操办喜事赏红蛋。小孩满月、周岁,家人、客人一起吃红蛋,祝贺婴儿长命富贵,一生走“红运”。寿庆让客人吃红蛋,祝贺寿星“福寿齐天”。
升学、参军、任职、出门务工带上红蛋,祈祷一路平安,大吉大利。婚宴,赏红蛋是一种不可缺少的重要礼仪。娘家来的客人称为“外家”,餐桌上每人要赏两个红蛋,这样,不仅是一种重要的待客之道,体现出哪桌是“贵宾”席,而且蕴含新郎新娘红红顺顺、双生贵子之意。
感恩谢意食红蛋。过去,居家都要有一粪坑(茅坑)。挖粪坑是一种人们不愿意干的活儿,比较晦气。为了化解和消除匠人的心理阴影,主家必须让工匠师傅吃红蛋,以消除日后的不吉利。谁家的家禽家畜,或人或物掉到粪坑里了,需要求助于人,受到帮助后的第一件事就是请热心人吃红蛋,对天许愿,保佑热心人平安无事。谁家发生了生命危险事故,得到了人家的救助,主家首先要送上红蛋,打一壶酒,前往感谢。几个鸡蛋是区区小事,可这个古老习俗表达方式任何物质、金钱无法代替。
驱邪辟秽发红蛋。有关丧葬事宜,与红蛋关联在一起。丧家派人向亲朋好友报丧,相关人家要请“报讯者”吃“点心”。米粉面条,配上两个红蛋,传承风俗,礼节做到,双方都吉利。
随着时代的发展,为了节省时间,现在有的用红包代替,要写上“充蛋”两字,等同接受了红蛋礼仪。得到“报丧”的消息,亲朋好友前往吊祭、送葬。礼俗完后,主家会虔诚地向参加葬礼的人分发两个红蛋,并嘴巴叨念着:“健健康康,带子带孙。”客人心理得到慰藉,无论喜欢不喜欢吃蛋,都会不客气地拿着带回家,在室外吞食。人在吃,天在看,以图苍天保佑。
梁公林是孔子父母的墓地,距曲阜城东13公里,在兖岚公路以南,防山之北。它面对泗水,背倚防山、古柏参天,桧楷成荫,是一处人造园林。宋大中祥符元年(公元1008年)真宗追封孔子的父亲叔梁纥为“齐国公”,元...
文安当地民众自古以来习以土葬,死者因贫富不同,葬俗礼教繁文缛节不同,规模也不同,操作程序大致相同。一、请忙事人当有家人去世上床后,在挂索钱纸和设祭台的同时,要请忙事人。旧时请忙事人,孝子一定要在由族中...
据《每日邮报》报道,烫乳礼是一种将烧热的物件放到女孩胸部上以阻止胸部发育的风俗。这项风俗与“割礼”类似,多见于西非地区,没想到在英国也有多人惨遭其害,英国目前大约有1000名女孩遭受了烫乳礼的荼毒。这...
九龙山,位于安阳水冶镇南面,彰武街道西部,是一座历史名山,俗称“九龙山”,又名龙山。西晋著名的文学家左思写出了轰动一时的《三都赋》,洛阳人竞相传抄,一时洛阳纸贵。在其《魏都赋》一篇中,左思形容九龙山为...
回族把出生视为一种大礼,保留着许多传统的风俗习惯。在孕育期,通常称妇女有孕为“有喜”。询问时,一般只说有喜了吗?而不能问你怀孕了吗?妇女在孕育期还有许多避讳和禁忌。如不送亲,不参加婚札,不见已故的人,...
布依族的丧葬习俗,各时期有所不同。据史籍记载,明至清初,布依族原为火葬,清中叶以后, 始行木棺土葬。明郭子章《黔记诸夷仲家》中说:“丧,食尚鱼虾,而忌禽兽之肉,葬以伞盖墓,期年而焚之,祭以枯鱼”;清康...
粪箕,竹子或柳条编的,当年在合肥农村很常见,属于农家必备之物。与粪箕作伴的,还有一个撮粪的铲子,俗名比较难听,叫“屎刮”。儿时,我去外婆家,与表兄弟们玩耍,就可以在院子角落看见粪箕,屎刮紧紧挨着它,亲...
石屏彝族海菜腔,又称“石屏腔”、“曲子”,俗称“倒搬桨”,以异龙湖中一种称为“海菜”的草本水生植物而得名,流行于异龙湖畔、陶村鸭子坝、牛街、龙朋六街等地尼苏颇(三道红)聚居地区。同时,也为汉族所喜爱,...
老人过寿法门有哪些1、老人过寿以虚岁50岁、60岁、66岁、70岁、77岁、80岁、88岁、90岁、99岁及百岁以上宜大过,虚岁50岁之前,无论家族多么显赫,也不见建议大过寿辰,大摆寿宴。其中66岁、...
墨江位于云南省南部,北回归线恰好从县城中心穿过,这里被称为“回归之城”,“太阳转身的地方”。墨江是全国唯一的哈尼族自治县,哈尼文化底蕴深厚,民族风情独具特色,北回归线穿城而过,造就了奇特的北回归线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