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在各族人民的生活中可谓无处不有、无处不在,并且在长期的社会发展中,形成了各民族特色的制酒、饮酒、酒俗、酒歌、酒礼等一系列内容丰富多彩的酒文化。而侗族作为中国 56 个民族的成员,其酿酒历史可谓源远流长,在其社会活动当中,创造出了具有本民族特色的光辉灿烂的酒文化。
在侗乡,接人待客,非酒莫属,“无酒不成礼义”“无酒不成席”,这是天经地义的老古礼。侗家不仅爱酒过人,而且酒规酒礼繁多。
在侗家人的心目中:糯米饭最香,甜米酒最醇,腌酸菜最可口,叶子烟最提神,酒歌最好听,宴席上最欢腾。可见,酒丰富了侗族人民的生活。侗族同胞喜欢喝酒,劳作之后,日常生活中都要喝上几杯,以达到强身健体,消除疲劳的目的。来人来客和节日喜庆更是离不开酒,常常通过畅饮高歌来表达深厚情谊,所谓“无酒不成礼仪”。侗家人饮酒时非常讲究酒礼酒规,酒礼渗透到宗教祭典、人生礼仪以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从而形成了一套较为系统的侗族酒文化。
从一个人懂不懂酒规便可看出他懂不懂得酒礼。侗族对酒礼有许多不成文的规定,诸如酒席座次、斟酒人选、酒令、起歌和猜拳的吉利词的确定等等都有各种各样的规矩和礼俗。必须按照客人的身份、年龄的老少、辈分的高低来决定座次,在堂屋喝“正席酒”时,长辈和尊贵的客人坐靠近神龛的“上席位”,主人和晚辈坐“下席”及两厢,并且必须主动双手提着“酒海”(一种土烧的陶瓷酒壶)给客人酌酒,以示礼貌。在火铺上吃饭,老人和长辈坐里边背靠板壁面朝火塘的位置。
在侗乡有贵宾来家,主人要备拦路酒、进门酒、宴会酒、敬客酒、对歌酒、猜拳酒、送客酒和出门酒。侗族酒俗,若按照人生礼仪事项,可分为“问话酒”“过礼酒” “讨八字酒” “卡舅公酒” “谢媒酒”“三朝酒”“满月酒”、“周岁酒”“祝寿酒”和“葬礼酒”等;按照生产生活划分,则有“合拢酒”“拦路酒” “转转酒” “ 老庚酒”“立新屋酒” “上梁酒” “进新屋酒”“ 迁居酒” “ 开大门酒” “过房(分崽)酒”“挂青(扫墓)酒”“安碑酒”“晒普酒”等。若以民族节日分,则有“春 节”“社节”“端午节”“七月半”“中秋节”“重阳节”“ 侗年”“吃新节”“斗牛节”“歌会节”“ 鼓藏节”等侗家在酒宴场合非常讲礼貌,开始举杯要互相邀请,主人无论酒菜好歹,哪怕是山珍海味、美酒佳肴,往往得谦恭敬地客人说“对不起,太简慢了。”客人则以“你家爱好”“主东仁义”之语赞赏主人。饮酒之前,要倒少许酒祭天地,表示饮水思源,不忘祖宗和地脉龙神,然后右手沾抹前额,调适血脉体温以免喝醉,保持头脑清醒。
各地有各地的饮酒风俗,例如北侗大部分地区的酒席上的礼仪是这样的。
祝酒——这是酒席上的第一个礼仪。不管是逢年过节、男婚女嫁、生儿育女、生日寿辰、起房造屋、开工竣礼、亲朋欢聚等等什么样的酒席,都要进行这“第一项节目”。敬酒——这是酒席上的第二个礼仪。它一般有两种形式:一是席中的后辈向长辈敬酒;二是席旁的后生、媳妇、小孩向席中的长辈敬酒。但不管是那种形式,只要席中有舅父,晚辈都先向舅父敬酒,再向其他长辈敬酒,最后再向父母敬酒。
萧县一般丧葬仪式,繁琐复杂,充满迷信色彩。老人临终前,要将病榻移至正屋当门,以便得正位而终。在寿终后,用整张白纸复盖在面上,叫“复面”,也叫“蒙脸纸”。床前放一瓦盆,死者有几个儿子,就在盆底钻几个眼,...
孝感因孝子董永“孝行感天”(孝亲之情感天动地)而得名,以至于人们以为孝感县设立是因为董永这个孝子才建县的,然事实并非如此。孝感的前身为孝昌县,以“孝道昌盛”而得名。为南朝宋孝建元年(454年),孝武帝...
胶东有糊制“纸斗”的风俗,以荣成、文登、莱西流行最广也最有特色,至今尤存。纸斗又称纸笸箩,是盛物的容器,多用来装针线布头及绣花样子,也有专门做成鞋盒和帽盒的。常见的纸笸箩制作方法有两种,一种是用苇箔或...
斯里兰卡“三大怪”中最有趣的非高跷垂钓莫属。高跷垂钓只出现于斯里兰卡南部海岸寥寥可数的几处海滨,据说是独特的地貌让鱼儿喜欢在这里聚集。在斯里兰卡南部的阿杭格默,笔者看到当地在近海处密密麻麻插着一根根木...
赫哲族人注重礼仪,表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尊老爱幼 赫哲人注重礼仪,有尊老敬长的良好社会风尚。晚辈出门回来,与长辈相见时,要向长辈行跪拜礼,依次向父母、兄嫂问安,以示敬重。长辈吻小辈的额头,以示亲热爱护...
西方人结婚仪式有很多习俗都是大家所熟悉的,首先西方婚庆场面既欢快热闹,又美丽浪漫。近年来由于我国的不断改革开放,东西方文化不断交融,我国现在的婚俗不少方面也在受西方婚俗的影响,比如穿婚纱、戴钻戒等等已...
春节是裕固族最主要的传统节日,节前有祭祖守岁活动。除夕之夜,家人团聚吃年夜饭,主要有抓肉、炸油果、馓子、酥油奶茶等。年三十守岁,正月初一早早起床,意为人勤春来早。按习惯,年轻人和晚辈要手捧清水,洒向帐...
元始天尊又名“玉清元始天尊”。在“三清”之中位为最尊,也是道教神仙中的第一位尊神。《历代神仙通鉴》称他为“主持天界之祖”。元始天尊,全称“一气化三清玉清居清微天圣登玉清境 始气所成日天宝君原始天尊妙无...
拉祜族,严格实行一夫一妻制,保留有从妻居的习惯。婚恋方式因支系不同而有所不同。抢头巾是拉祜西(黄拉祜)男青年主动向女青年求爱的一种形式。拉祜西居住的村寨,一般都建有寨庙和寨场。夜里,青年男女常吹着葫芦...
韩城人对老年人的生日尤为重视,叫做“祝寿”,或称“过寿”、“贺寿”。一般人从60岁起过寿。每10年一大寿,其他年龄过寿规模较小。贺寿日,亲戚邻家前来祝贺,儿媳给老人送新鞋、新衣等,女儿送寿盘馍、寿糕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