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蛰的节气神乃雷神。雷神作为九天之神,地位崇高。各地客家均有俗谚云:“天上雷公,地下舅公。”此语一方面指出了舅父在家族中突出地位,另一方面也暗示雷公是天庭中继天公之后的重要神祗。
壮族社会也流行“天上最大是雷公,地下最大的舅公”的俗语。在婚姻缔结过程中,壮族的舅权作用相当突出,一些地方舅舅的意见甚至起关键性的决定作用。另壮族有雷公禁婚的习俗。相传,农历八月至新年二月,天上雷公关门睡大觉,天上、地上均享太平,是吉利的季节,人们当选在这期间办婚事。而三月至七月,雷公经常出门行事,不时雷声轰隆,禁止人间办婚事。若有违者,就要受雷公处罚,婚事会办得不顺当,家庭将会欠美满。因此,为了忌讳,这期间一般不相亲,不订婚,不结婚。
随着人们对自然现象的认知不断科学化,风、云、雷、电便不再神秘,原本经常的、隆重的祭祀或消失,或转换。但客家人对雷神、雷公的信仰却依然如故,其一,客家地区虽然难觅专门的雷神庙,却各种庙观不同程度地供奉着雷神,如粤北翁源县六里李垅曾姓白庙,主神是三头六臂的盘古大帝,其辅助神祗包括雷神共十二尊:左一土地;左二掌庙;左三玉女;左四金童;左五判官;左六三面大王(盘古);左七洞主;左八五谷仙师;左九禾花小姐;左十金花小娘;左十一管水龙王;左十二雷公大神,左右分列顺风耳和千里眼。
其二,客家先民在长期的雷神膜拜中,得出许多与农耕有关的知识结晶,有关“雷神”、“雷公”的农谚广为流传:“正月雷鸣二月雪”,“正月玩过,二月趟过,三月雷公猛雨也要做”,“雷公先唱歌,有雨也唔多”,“雷响天边大雨连天,雷响天顶有雨唔狠”,“雷打秋,薯子甘薯对半收”,“九月响雷公,十个豆子九个空”,“雷打冬,十个牛栏九个空”,“十二月雷公叫,猪仔贵过猫”……
其三,雷神信仰已融贯于各地客家的岁时生活或民俗禁忌。如广西博白客家在土地节(即社日)时要用糯米做糍粑吃,并且一定要放上棠梨叶,传说是吃了不怕雷公叫。又如闽西永定县高陂乡西陂村迎春牛仪式,巡游队伍由清道锣、“报马”、“恭接新春”大匾、高灯、“春花队”、“故事队”等组成。“春花队”有几十盆鲜花、瑞草、盆景,每盆置一花架上,由两人抬着。“故事队”所装扮故事则首先是士、农、工、商、渔樵耕读,而后是雷公电母(当地客家俗称“电婆”)、文官武将、戏剧人物等。主要流传于粤东客家地区、俗称客家《一年使用杂字文》的《年初一》曰:“大塅之中无田坎,最怕溪水冲泥沙;又请雷公并电母,风伯雨师加虔诚。”就是说如果发生雨涝灾害,则比祭祀雷公电母以消灾却难。而成都客家则忌捕捉晴蜓,认为蜻蜓是雷公饲养的鸡,捕之易遭雷击。
此外,成都客家曾经非常流行的画水、画蛋巫术信仰,其所迎请诸神也必有雷神菩萨,以及观音、药王、西天佛祖、文武财神、九牛祖师、八大金刚、眼光菩萨、延寿神尊等,诸神共同为病者去灾祸,开吉门,退病根。
客家人惊蛰期间祭祀雷神的活动有三个方面。
其一,惊蛰日专门祭祀雷公。惊蛰节气之交,人们便摆上供品、焚香烧纸祭祀雷公,以祈本年人畜平安、雨水充足。惊蛰祭雷神的习俗,在江苏吴中地区也很盛行。
其二,惊蛰期间适逢社日,客家社日祭祀土地、地母,一者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一者迎接生命之神的复活。生命之神复活的象征就是惊蛰雷鸣,客家人在社日祭坛上,除了膜拜土地,还敬拜天神尤其是雷公,并以锣鼓喧天、载歌载舞、嬉戏郊野、男女聚会等喜庆方式恭贺雷神的苏醒。
其三,同样是惊蛰期间,二月初三乃文昌诞日,其中同样有祭雷神的因素。据专家、学者们考据,文昌帝君的原型或雏形就是雷公。据常璩《华阳国志》卷二记载,梓潼神在东晋以前是恶子信仰,而恶子神可能源于古老的雷神信仰。综合宋代的文献记载,可知梓潼当地又传说恶子姓张,系蛇精。
文昌帝君的形成经过了从雷神、星神、树神、蛇神到人神的复杂变化。《史记天官书》载曰:“斗魁六星、戴匡曰文昌宫,皆天神,司中、司命、文昌第五、第四也。”《春秋元命苞》云:“上将建威武,次将正左右,贵相理文绪,司禄赏功进士。”先秦时,四川梓潼县七曲山便有雷神庙,人称善板祠。根据王象之《舆地纪胜》记载,梓潼县灵应庙所供之神即张育。唐代天宝年间,安禄山造反,唐玄宗奔蜀避难,在梓潼县七曲山夜梦张神,将其封为左丞相。事隔百余年,黄巢起义,唐僖宗又逃到梓潼避难。为求神灵保佑,又将张神封为济顺王,还解下佩剑相赠。宋朝时张神又屡受封号,宋光宗、理宗先后追赠圣烈王、忠仁王。于是道士们便抓住机遇,在宋代绍熙六年(公元1196年)以降乩方式,宣称玉皇大帝已将张神封为文昌帝君。
至于雷神诞日,各地差别甚大。
台湾客家地区农历五月十六日“五雷元帅诞”。五雷元帅乃九天普化天尊,俗称雷祖大帝,乃先天阳精之神,居于九天之上。玉清天中穿著九凤丹霞衣,手持金光如意,综司五雷,应化九天,运心三界,总管雷霆都府及二院三司。二院即驰邪院﹑五雷院,三司即万神都司﹑雷霆都司等。台湾地区雷公神像均刻成鸟嘴相,传下凡探访人间善恶时,化成一块石颈,不料某日被一妇人坐在其上,雷公为求其脱身,于是化成公鸡逃走,从此雷公的脸也就长了一张鸟嘴。
中国北方一般以农历六月二十三日为“雷公诞”,也有以农历六月十六为“雷公诞”的。
赣南、闽西、粤东、粤北等传统客家地区以及江苏吴中地区以农历六月二十四日为“雷公诞”,俗称“雷尊生日”。雷公诞日家家户户要吃“雷斋素”,即为了崇奉雷尊而吃素。据说,吃了雷斋素可以消灾、避疫、保平安。苏州人吃“雷斋素”,一般从六月初一开始,至雷尊生日结束,历时将近一个月。
盐亭嫘祖故里、蚕丝嫘神圣地的嫘祖和嫘祖文化遗存丰富多彩,其悠久的历史令人瞩目。该地汉族民间传说、民间民俗非物质文化遗产更是独具特色。种类众多嫘祖种桑、养蚕、治丝的故事众口相传。精彩的舞蚕龙、桃子龙等汉...
牙克石市 是由满语“雅克萨”音转而来。雅克萨为“涮坍的河湾子”。牙克石市附近扎敦河有一个很大的河湾洲渚,故名。免渡河 镇名,滨洲线铁路站地。因免渡河流经境内,镇以河名。“免渡”是蒙古语“门都”的音转,...
大家对加拿大的饮食文化有多少了解呢?由于加拿大是一个移民国家,所以也拥有一个丰富多采的饮食文化。其中,“三不”饮食文化便是别有一番情趣。1、不设烟酒对于中国人来讲,不论是在家里还是到酒店招待朋友吃饭,...
潞安大鼓是北方富有鲜明地域特色的传统鼓书暨鼓曲形式,又称“潞安老调”,因流行于古潞安府(今山西长治)一带而得名,另外还有“干板腔”和“潞安鼓书”等别称。早在清乾隆三年便有驰名于上党一带的鼓书艺人路占元...
所罗门群岛(Solomon Islands)是南太平洋的一个岛国,位于澳大利亚东北方,巴布亚新几内亚东方,是英联邦成员之一。所罗门群岛的首都霍尼亚拉(Honiara),全国有87种方言,通用皮钦语,官...
土库曼斯坦的饮食较为广泛地使用胡椒、洋葱、茴香、薄荷等调味品是土库曼斯坦乃至中亚厨艺的一大特色。比较有名的土库曼传统食品有烤肉、抓饭、烤馕、烤肉饼、炸馓子和包子等,饮料以茶为主,夏天人们往往喝酸骆驼奶...
玻璃银光刻是在制镜基础上进行的美术创作,即在玻璃上作画,故而又称“镜画”。又因其在镜画中的线条都是银色的,所以通称“玻璃银光刻”。约在民国初期,上海市场的衣柜门上出现了一种既具有观赏性又具有实用性的装...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 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
拉洋片,是一种传统民间艺术。表演者通常为一人,道具是一个约一人高两臂宽的大木柜,柜的前面有四个直径二三厘米的圆洞,洞上安了凸透镜,柜子的一侧安装有锣、鼓、镲,由两条小绳控制。透过柜子上圆洞观众可以看到...
利比里亚共和国 (The Republic of Liberia)利比里亚国旗利比里亚国旗呈横长方形,长与宽之比为19∶10。由红、白相间的11道平行横条组成,左上角为蓝色正方形,内有一白色五角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