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望谟是布依语“王母”的谐音,算是贵州唯一以布依语命名的县。境内有布依、苗、汉、瑶、壮等19个民族,总人口32万,其中布依族占总人口的64%。勤劳的布依族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创造了独具特色、丰富多彩的民间饮食文化。花糯米饭、褡裢粑、魔芋豆腐、虾巴虫、米花糖……香喷喷、辣呼呼、甜蜜蜜,让人馋涎欲滴。
花米饭是布依族清明时节必做的美食,家家户户祭拜祖先不可或缺,用五色糯米饭供祭祖宗,祈求避灾免祸,期待丰衣足食。
花米饭的制作过程非常复杂,全部是原生态的土办法。首先选好自己家里种植的上等晒干糯谷,去掉谷壳,放到木制风簸里把糯米簸出来,白白净净,然后放到清水中洗净后,倒入竹筛子中晾干。所有染色材料,都是山上采摘纯天然的植物,比如黑色是用枫香树的嫩叶,黄染料可用黄花或黄栀子、黄姜等植物的果实、块茎提取,红染料和紫染料其实是用同一品种、但叶子形状不同的红兰草经水煮而成。将这些植物制成红、黄、蓝、橙、黑等不同的汁液,之后将洗净的糯米分别浸泡其中,待各种鲜艳的色彩深深浸透米质,糯米就染成彩色,将染色的糯米混合放到木甄子里蒸熟即可。
花米饭色泽鲜艳、五彩缤纷、晶莹透亮,再加上它的滋润柔软、味道鲜美、醇正平和、且有微甘,吃起来令人回味无穷。用天然植物染成的五色糯米饭,不仅美观美味,而且有一定的药用价值。
灰粽子形似枕头,也叫“枕头粑”,是望谟布依族过年过节的特色食品之一,每逢春节,家家备办。
灰粽子颜色灰黑色,以糯米为主要原料,配以米豆、猪油、肉片、八角、草果、食盐等佐料,用专门的粽子叶包装,稻谷穗杆包扎而成,分沙心、肉心两种,味道不同,热吃冷吃各有风味。油煎或烧烤其味更佳。灰粽子制作很讲究,先用糯米穗杆烧成灰拌水,与糯米反复揉搓,将糯米染成灰黑色,拌好佐料后包成枕头状,一般重半斤,大的可有斤把重。包好的灰粽子要放到大锅里水煮,大火、小火交替煮数小时就熟了,大老远就闻到一股清香的粽子味。粽子叶的味道和糯米草的味道很单纯的混合在一起,吃起来口感细腻,带着一股天然的草木灰清香味,让人回味悠长,久久难忘。
虾巴虫是生长在河中石头下的一种水生动物,形似蜈蚣,身体扁长,有节,两侧对称有脚,头部有钳,乍看令人可怕,有黑色棕色两种。煮虾巴虫时,要先放些食盐,使其吐出肚中的污物,然后用菜油炸脆,味美可口,是很好的下酒菜。虾巴虫蛋白质含量高,营养丰富,堪称望谟的土产名食,布依人称之为“河参”。
板陈糕是望谟县风味独特的民族传统保健食品,它运用多种原材料制作而成,营养十分丰富,是馈赠亲朋好友的佳品,在望谟县的民族食品中颇有名气。
板陈糕属手工作坊生产,其特点是口感柔软,回香醇甜。板陈糕的制作很讲究,它用优质糯米、苡仁米、白糖、核桃和花生仁、芝麻、小麦胚油等16种精料调配,经过滤干水分、微火炒、加工细粉、浸发、熬制发糖、铜镜压板等近30道工序制作而成,所取用的天然植物原料,不含化学元素,有补脑、健胃、润肺等保健功能,还有利于血液循环、防止动脉硬化和抗衰老的作用。
板陈糕荣获“贵州省保健精品”和“中国保健精品”称号。板陈糕的制作技艺,还被选进《中华传统食品大全》。
米花糖历史悠久,是布依族的特产食品之一,据说已有百年历史。
米花糖在食材、配料上,比较讲究,传统的纯手工制作,先将适量的菜油舀进锅里,几分钟后,将麦芽糖或者麦芽、白糖下锅,熬10多分钟后,再放花生、芝麻等材料。然后将爆米花下锅,再将成堆的米花糖倒入专用的方形木箱里,用菜刀抹平、压紧、切块。不到半小时,米花糖便做成了。也可以直接捏成拳头大小的圆团。手工制米花糖的每一个过程都很重要,如爆米花浸泡在熬好的糖汁的时间、油的温度、各种配料的比例、熬麦芽糖的时间等,如果把握不好,米花糖就可能太硬、粘不稳、不酥脆。
雪白的爆米花颗粒挨挨挤挤凑到一块,亲密无间。轻轻咬一口,嚼在嘴里香甜不腻,甜丝丝、脆生生的,非常好吃。
德化九仙山下,大铭登地,有一株与茶丛不同,其味道也不一样的茶树,人们称它祖师公茶。相传,明万厉年间,史云济儒士,看到九仙山荇菜的灯火明亮,要到荇菜坐化。来到这里,有一位老大娘,安排他吃住,热情接待,他...
祝酒的传说 在不同场合,都有可能被提议祝酒。祝酒的历史可以一直追溯到开始有历史记录的年代。古代的勇士向他们的神祝酒。希腊人,罗马人如此,古代的北欧人则相互祝酒。几乎每一种文化都有祝酒的习俗,最终演变成...
拉壶为印度神话其中之一是海界中的海神,出生时是只巨人,半人半兽的身体,住在海中的宫殿中。据早期所流传下来的故事,拉壶因犯错得罪了天神而被打入人间变成乌龟,其用意是为了让他体会民间疾苦及有所改进。时在天...
“背冰”是发源并流传于山西永济长旺村的一种仪仗队列式的原生态民俗活动。因其表演形式独特,流传历史悠久,深受当地人民喜爱。永济背冰的渊源与太平天国革命有关。相传清朝咸丰年间,正是太平天国革命如火如荼的时...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云:“四月节,立建始也;夏,假也,物至此时皆假大也。”此时气候温暖趋热、万物生长迅速,越冬作物早已收获,新鲜果疏纷纷上市,民间节俗以“尝鲜”为主,谚曰:“立夏尝三鲜。”常州人习惯将...
上蔡一带的小孩,出生后都兴带肚兜,有红的,有花的,有描龙的,有描虎的,各式各样。你着①因为啥?其实带肚兜吃百家饭的习俗跟朱元璋有关系。朱元璋的老娘是从东乡②逃荒到上蔡的,落难就落难到“大铜寨”,当时大...
乳山大鼓是一种山东省的汉族说唱艺术。乳山大鼓,俗称“瞎子唱”,据说西河大鼓传入乳山后,当地盲艺人在世代传唱过程中,加入了自己的方言俚语,逐步演化而成的。由于唱词随乡入俗,通俗易懂,从而激发了群众的欣赏...
蒙古族人每年都要举行踢牛髌骨的一项体育活动,由于人们把整个牛髌骨染成红色,所以把这项体育活动叫踢“乌兰”(蒙古语意为红色)。它的由来,流传着一个古老的历史故事。传说,成吉思汗两次出征都无法战胜塔阳罕部...
中秋节谚语七月十五鬼节,八月十五人节(张家口)八月十五月正南,瓜果石榴列满盘(邢台)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石家庄)吃乱了月饼死公公(冀县,冀县风俗:新媳妇第一年在婆家过中秋,就要连续几年,在娘家也是如此...
每年的3月1日为挪威和加拿大等国的海豹节,以吸引人们认识保护海豹的重要。海豹是级别较高的珍稀海洋动物,已列入濒危动物红皮书中,按照国际贸易公约规定,这些动物不允许买卖并参展。海豹是海洋哺乳动物。在北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