吊丧舞是布依族民间传统丧葬的大型集体舞蹈,是祭奠活动之一。吊丧舞与其他舞蹈有较大区别,主要特点是舞台设计,演员年龄性别、人数、演出时长等都没有严格规定,效果讲究的是舞会气氛的和谐与融入。吊丧舞的创作与发展有其漫长而曲折的历程。
据史料记载,早在宋代时期布依先人就已定居荔波,是一个历史悠久的世居民族之一。在漫长岁月中形成了独特的布依文化。布依族丧葬实行棺木土葬。当老人去逝后要举行隆重的丧葬仪式,即办"白事"。按习俗主要程序是送终报丧、停尸、入殓、祭奠、安葬、复山、除服、立碑等,其中最隆重且饶有风趣的是祭奠活动的吊丧舞。
吊丧舞是布依族祖先在千年以前根据《董永卖身葬父》的悲壮典故编导出来的,该集体舞是布依鼻祖自创自作的吊丧舞蹈艺术珍品,也是古代劳动人民平凡生活中最大的乐趣。此习俗世代传承,至今仍受广大布依族人喜爱。
吊丧舞通常在老人去逝的第二天晚间举行。布依族人把此活动看得很重,说是超度亡灵的“通行证”。活动具体时间是由“傩公”根据死者去世时间,结合死者生辰八字,再套上阴阳八褂算出。布依语叫“哀丧岳笼”。
舞场一般布置在丧家堂屋正中“哪香火”(布依语)。如人数较多可用耳房和客房等“空地”作为副场。会场布置也很奇特:“哪香火”正中悬挂一匹面积约一平方丈的布依土布帷幔,帷幔上绘制有路神仙画像,众神像有的面目和善,有的凶神恶煞,表情栩栩如生。大门外一侧矗立着高出屋檐带叶的青竹杆一根,竹杆脚设有两尺高的三角竹架,架上摆着斋粑三块,小豆腐三分,点燃的香烛三根,清水三碗,作“哀丧”时请神备用。香烟袅袅阴气沉沉。青杆接近顶端部分挂着一条白色土布并伸到“哪香火”下,作引魂幡。
吊丧舞“哀丧”前,从四面八方来的亲朋好友孝子孝孙早已挤满屋内。参加舞会的青年男女人数不限,人数最多时超过百人,也有人称为“百人竹杆舞”。舞场内人人头戴孝帕,选好位置后双手紧握七尺来长竹杆一根,右手在上左手在下,各找舞伴严阵以待。伴奏乐队也极为简单,只有铜鼓和木鼓舞各一面,傩戏面具数张,也摆好架势。场内布置和人员准备就绪后,就等待“傩公”发号开幕令了。
肃立于神幡下的傩公看看时辰将至,随即哀启祭文。祭文的内容是超度亡灵和简述死者生平事迹,哀哀祭文回肠荡气,全场内外沉侵在一片悲伤之中。“傩公”陈述礼毕立即发令,宣布吊丧舞正式开始。与此同时,在门外的炮手连续点燃三枚铁炮,三柱火光直冲云宵,照亮了布依山村远景近物。震耳欲聋的炮声响毕,铜鼓和木鼓同时奏起,铿锵激昂的节奏刚过一小节,整个舞场竹杆挥舞,喊声阵阵,一片欢腾。
再说三声铁炮响毕,围在棺木四周的孝家子女(多为女性)抱住棺木哭成一片,悲痛欲绝。布依族称“哭棺”。“哭棺”时每位孝子极力追忆自己与死者生前的难忘的生活片段,想得越多,倾诉得越细,哭得越伤心,人们就说该孝子最有孝心。有的孝子因过度悲伤而昏倒在棺木上,由远房亲戚劝慰扶其退场,围观的亲朋好友看到如此悲伤的场面都黯然泪下。
吊丧舞的伴奏有一个基本的节奏:即每小节四分之四拍。据说创编吊丧舞之初对打动作很简单,竹杆上下各打两次,队形也一直不变。后来人们通过长期的演变,摸仿耕作、狩猎、织布、武斗等动作技巧,提炼成了现在多姿多彩的民间曲艺节目。主要节目有:单调棍、打果棍、梅花棍、十二游棍、纺线舞、织布舞,簸米舞、猴子击鼓等花样繁多,动作灵活多变,真是精采无限。
盘古是传说中的开天辟地的英雄人物。岭南人崇拜盘古的习俗由来已久,并因此形成了各种各样的民间庙会。在广西柳州、来宾市一带,盘古庙会最为盛行,其中柳州盘古庙会最有特色。盘古庙会是柳州非常著名的节日。每年农...
苗族人认为祖先的灵魂不死,有着尊祖祭祖的古老传统。其中在饮食上的尊祖方式就是常见的一种生活现象,并逐渐形成了一个饮食祭祖的文化。上香、祭酒、祭菜在苗族人家中大多都没摆有神龛,但在堂屋的中堂某一处墙壁下...
福州“白露必吃龙眼”福州有个传统叫作“白露必吃龙眼”的说法。民间的意思为,在白露这一天吃龙眼有大补身体的奇效,在这一天吃一颗龙眼相当于吃一只鸡那么补,听起来感觉太夸张了,哪有那么神奇,不过相信还是有一...
非遗项目:尼木措毕项目级别:四川省级非遗项目申报单位:美姑县文化馆2012年,冬季,正是农闲时节。正是美姑彝人超度——“尼木措毕”仪式的盛期。“尼木措毕”彝语指超度,是大凉山彝族民间最为隆重、最为盛大...
日本把每年的4月1日至7日定为绿化周。绿化周包括工厂绿化日、荒山绿化日等。每逢植树周,全国所有的公民都参加植树,连天皇也不例外。从1951年起,日本把每年的4月3日定为“植树节”。第一届植树节以荒地造...
哥斯达尼加境内山峦起伏,河流纵横,人口306.4万,主要集中在盆地和中央高原地区,占全国人口的五分之三,人口构成是:白人和印欧混血人种占95%,黑人点3%。在这块土地上生存的最古老的居民印第安人,许多...
路头神是吴地所信奉的一位财神。人们在元月初五祭拜路头神,并以此日为其生日,祭晒迎接,颇为壮观。路头又称"五路神"。据说元末有一何五路,为抵御外寇而死,人们因此祀他为神,名"五路神"。但此五路神似乎与作...
郑氏祠堂位于新密市岳村镇岳村老街,坐北朝南,始建于明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后多次重修,占地4900平方米。有门楼、前院、后院、东西厢房、大殿、中庭、戏楼组成,保存较为完整。郑氏祠堂历史悠久,保存...
长江三峡素有“四百里天然立体画廊”之称,位于长江上游,她西起重庆奉节白帝城,东至湖北宜昌南津关,全长193公里。由瞿塘峡、巫峡、西陵峡组成,三峡两岸崇山峻岭、悬崖绝壁、风光旖旎。在这壮丽的山川之中,先...
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端午节,潮汕人俗称“五月节”。每逢端午节,潮人都举行了多姿多彩的庆祝活动,形成富有地方特色的端午节习俗,赛龙舟、食粽、插艾、浴或喝药汤,就是主要的习俗。1、赛龙舟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