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坐夜守灵
土家人的吊唁守灵其实就是坐夜,这是人死之后最为隆重的仪式之一。和传统习俗一样,死者的追悼会是丧葬习俗的高潮。这是在死者下葬的前夕举行的。一到晚上,亲朋好友、左邻右舍纷纷带着鞭炮、花筒、花圈、挽联、喜被等或一人或几人、几十人前来吊唁。到达追悼会现场,首先燃放烟花爆竹奠祭死者【死者家属之前会准备一块空地供燃放烟花爆竹】,一听见外面来宾的打门鞭炮声响,孝子马上就会按照男左女右的顺序跪在棺材两边准备迎接来宾。烟花爆竹燃放完毕,来宾来到灵堂,或是献上花圈,或是对着棺材遗像三拜九叩,然后扶起跪着的孝子后再到设在两边厢房的礼桌上登记送礼的情况,或休息喝茶,或争着去抢筷子吃饭。
有经济实力的至亲好友,为了显示自己的一片孝心和能干,送礼时,除了送足够的人民币外,还会趟【送、赶】大、小三牲祭:大三牲祭是肥猪、活羊、公鸡;小三牲祭是鸡、兔、鱼。
等丧事宴席安完了,夜也已经深了,灵堂总管便安排唱孝歌的活动了。
唱孝歌时,乐师们在灵堂前围坐成一个半圆,中间两张八仙桌拼在一起,桌上全是好吃的菜,还有酒、水果等。唱歌的人一边敲鼓一边演唱,一人唱毕,下一人接过鼓来继续唱。唱到高潮时,甚至是一人唱,多人和,有时候是几个人互相对唱,你取笑我,我挖苦你,其内容与绕棺相差不大。
但是,很多时候,现代音乐也融入其中了,乐队表演、舞狮子表演等守灵的活动似乎为丧事增添了几分色彩。一般情况下,亲友们多坐在灵堂周围,陪伴死者,因而又叫“守夜”。
摔瓦盆,又叫摔“吉祥盆”、摔“阴阳盆”、摔“老盆”等等,是在我国流传了千百年的一种丧葬习俗。农村的葬礼通常来说,流程都很繁杂,各地的风俗也不一而同。但是有一项传统,却在广大农村都有保留。那就是在出殡前...
鞋为旧时婚嫁吉祥物,主要是着眼于其音,“鞋”“谐”相谐,是夫妇两情相谐、和合美好的吉祥象征。旧时婚俗,新妇嫁妆常备有铜镜和鞋,寓“同偕到老”之意。张云璈《四寸学》卷一云:“今俗新婚之夕,取新妇鞋,以帕...
侗戏相传在一百多年前,由侗族歌师吴文彩创制而成,他在侗族长篇说唱叙事歌的基础上,以汉族传书《二度梅》为蓝本,编出了第一部侗戏《梅良玉》。侗戏是受汉族戏曲的启发而产生的,并在其发展过程中接受了一些如桂戏...
郑州清真寺因地处北大衔,故又名北大街清真寺、北大清真寺或北大寺,是伊斯兰教在郑州建造最早、规模最大的清真寺。伊斯兰教与其它宗教最不同的一点是民族与宗教合一,哪里有穆斯林哪里也就有清真寺。所以郑州伊斯兰...
顺德本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不仅有发音盏鬼的顺德话,更有朗朗上口的俗语和接地气的方言。“唔使问阿贵”释义:对某个判断十分有把握、认为必然如此。带有一定的贬义色彩。例句:“唔使问阿贵”,尼件事肯定系...
甘肃庆阳饮食文化饮食庆阳素以小麦为主,辅以糜子、谷子、高粱、荞麦,六七十年代又引进玉米。面食为基本主食,杂粮搭配食用。过去向来流行一日两餐,早九时前为早餐,下午四时左右为午餐。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
王铎,字觉斯,号痴庵、嵩樵,别号烟潭渔叟,河南孟津人,世称“王孟津”,有“神笔王铎”之誉,明末清初时的著名书法家。官至礼部尚书,精行、草书,兼能画山水、竹、兰。有书法史论家认为,王铎的书法艺术成就不仅...
德化九仙山下,大铭登地,有一株与茶丛不同,其味道也不一样的茶树,人们称它祖师公茶。相传,明万厉年间,史云济儒士,看到九仙山荇菜的灯火明亮,要到荇菜坐化。来到这里,有一位老大娘,安排他吃住,热情接待,他...
祝酒的传说 在不同场合,都有可能被提议祝酒。祝酒的历史可以一直追溯到开始有历史记录的年代。古代的勇士向他们的神祝酒。希腊人,罗马人如此,古代的北欧人则相互祝酒。几乎每一种文化都有祝酒的习俗,最终演变成...
拉壶为印度神话其中之一是海界中的海神,出生时是只巨人,半人半兽的身体,住在海中的宫殿中。据早期所流传下来的故事,拉壶因犯错得罪了天神而被打入人间变成乌龟,其用意是为了让他体会民间疾苦及有所改进。时在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