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佛灯 蒙古语叫“明安珠勒”。每年农历10月20日,为千佛灯节。
祭星 每年农历正月初七为祭星日。
祭成陵 也就是祭祀成吉思汗陵。
祭吉雅其 吉雅其被蒙古人奉为牲畜的保护神。传说吉雅其是一位老牧人,临死时不肯瞑目,问他牵挂什么?他说:“我死后给我穿上牧马时穿的衣服,挎上套马杆,葬在草原上”。说完了就断了气。人们按着他的遗言处理后事,可是没过几个月,牲畜大批死亡,人们就到吉雅其墓地上供、祭祀,并把他的象画在毡子上挂在墙上,让他永远看着牲畜,从此草原牲畜兴旺。
祭宝木勒 宝木勒 意为下凡,引伸为神。传说,有个叫郝布拉特的人,从天庭回来时偷杀了天帝的神牛,吃了牛肉。天帝发现后派天使捉拿郝布拉特,郝布拉特为应付天帝,将牛骨说成是宝木勒(神)分给牧民供奉。人们供奉后,人畜兴旺。从此,宝木勒被人们视为吉祥神。
祭山 蒙古族把自己部落境内较高而且陡些的土丘称为“神山”,认为山有神灵,能保佑人畜平安,杜尔伯特县的蒙古人主要祭多克多尔坡(位于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胡吉吐莫镇境内的马场大山)。
祭尚西 尚西即神树,每年祭祀一次,一般在5月,结合祈雨祭尚西。先用鲜花和彩布将尚西装饰一番,然后用全羊为祭品祭祀。
对苍南县灵溪镇大观南山边郑姓村民来说,一年中最隆重的节日是中秋节,在该地有“尝新不值七月半,七月半不值八月半”的说法。郑姓人过中秋之所以特别排场,就是因为在这天他们要祭请家神“三乳妈”。中秋节这天,郑...
云通寺位于太行山东麓浅山区,河北省临城县城东南方向北盘石村,国家2A级生态旅游区邢台市交通局丰乐园内。寺后远山千岭竞秀,门前近水泜河东流,周围果木塞川,林木蔽坡,红墙金顶犹如海市蜃楼在绿海碧波之上浮现...
万物有灵的原始观念始终贯穿于布朗族的全部宗教生活中。在布朗族的神灵观念中,鬼神不分,鬼神有善有恶。对于善神善鬼,人们对它采取亲近和依靠的态度,凡婚丧、节庆都要向它祭献、卜问,一切都要征得神灵同意后才能...
蒙古族历来有祭天、祭山、祭火、祭星、祭佛灯、祭敖包、祭成陵、祭吉雅其等活动。祭敖包 蒙古族的祭祀,最隆重的是祭敖包,敖包是蒙古语音译,也叫“脑包”或“鄂博”是“堆子”的意思,即人工堆成的石堆,极个别有...
客家人“洗三朝”一般由年长的婆婆、奶奶主持,边洗边吟唱一些诸如:“洗洗头,做王侯;洗洗身,做富翁;洗洗手,荣华富贵全都有;洗洗腰,一辈更比一辈高;洗洗脚,身体健康唔食药……”等赞语。男女成婚后,媳妇有...
揭阳炮台丰溪村蔡厝保留着一个独特的“营蔗”传统习俗,每年的正月初九早上村民集中拜天公营蔗,“营蔗”习俗是丰溪蔡厝历传以久的特别习俗,蔗寓意生活节节高 、节节甜。通过“营蔗”祈求全村合境平安!一年更比一...
“核桃坡,核桃沟,核桃砭,核桃路,漫山遍野核桃树,核桃累累碰人头”。这说的就是商洛的核桃。商洛核桃,据说是西汉张骞从西域带回植于京都长安,然而“龙凤之地”不适核桃生长发育,便被发配到商洛山中。岂知,核...
萧县一般丧葬仪式,繁琐复杂,充满迷信色彩。老人临终前,要将病榻移至正屋当门,以便得正位而终。在寿终后,用整张白纸复盖在面上,叫“复面”,也叫“蒙脸纸”。床前放一瓦盆,死者有几个儿子,就在盆底钻几个眼,...
孝感因孝子董永“孝行感天”(孝亲之情感天动地)而得名,以至于人们以为孝感县设立是因为董永这个孝子才建县的,然事实并非如此。孝感的前身为孝昌县,以“孝道昌盛”而得名。为南朝宋孝建元年(454年),孝武帝...
胶东有糊制“纸斗”的风俗,以荣成、文登、莱西流行最广也最有特色,至今尤存。纸斗又称纸笸箩,是盛物的容器,多用来装针线布头及绣花样子,也有专门做成鞋盒和帽盒的。常见的纸笸箩制作方法有两种,一种是用苇箔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