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旗兵所穿的冰刀比较简单:在木板下镶金属条或金属片,然后将木板绑在鞋下。然而,就是在这种简陋的冰刀上,我们可以看到多种现代冰上运动的雏形,如速滑、花样滑冰和冰球等等。
冰嬉表演当日,最先上演的是“跑冰鞋”。当皇帝在特制的冰床上坐定,随着爆竹齐鸣,100多名身着彩服、头饰花冠的“运动员”就会从周边的树丛中冲出来,滑向冰床,给皇帝跪拜行礼。由于滑行速度太快,必须有专人在旁边负责帮助“运动员”停住脚步。由此不难看到今日短道速滑的影子。
冰嬉的重头戏是“转龙射球”(冰上杂技)。届时,冰场上立起3座插有彩旗的大门,门上挂有彩球,两队队员各自列成纵队,在明镜般的冰场上滑出两个卷云形的大圈。选手要一边滑行,一边做出各式动作。双飞燕、金鸡独立、鹞子翻身、童子拜观音……现代双人花滑、单人花滑的雏形跃然眼前。
此外,还有一种冰嬉项目叫作“革戏”,也称“圆鞠”。场上选手分成左、右两队,各设旗门,中间有执事(裁判)。负责开球的御前侍卫狠踢一脚,把球踢到半空中,选手们争相抢球,得者为胜。有人说,革戏是现代冰球的前身,还有人认为将其形容为英式橄榄球更为贴切。
清末,随着清朝国力的衰落和西式滑冰的引入,清宫的冰嬉活动逐渐衰落。宫廷冰嬉既没了过去的排场,也少了一些尚武的精神,游乐的色彩更为浓重。一些传统的宫廷冰嬉活动开始在民间流行。当时,不仅后妃和王府的福晋们喜欢玩拉冰床游戏(冰床类似于爬犁),民间的老幼妇孺也乐此不疲。清晚期上海的《点石斋画报》曾发表过一幅石印版画,画的是一名少妇乘坐冰床在护城河上徜徉的情景。闺中妇人尚且以此为乐,足见冰嬉流行之广。时至今日,这项活动依然流行,经久不衰。
牙克石市 是由满语“雅克萨”音转而来。雅克萨为“涮坍的河湾子”。牙克石市附近扎敦河有一个很大的河湾洲渚,故名。免渡河 镇名,滨洲线铁路站地。因免渡河流经境内,镇以河名。“免渡”是蒙古语“门都”的音转,...
大家对加拿大的饮食文化有多少了解呢?由于加拿大是一个移民国家,所以也拥有一个丰富多采的饮食文化。其中,“三不”饮食文化便是别有一番情趣。1、不设烟酒对于中国人来讲,不论是在家里还是到酒店招待朋友吃饭,...
潞安大鼓是北方富有鲜明地域特色的传统鼓书暨鼓曲形式,又称“潞安老调”,因流行于古潞安府(今山西长治)一带而得名,另外还有“干板腔”和“潞安鼓书”等别称。早在清乾隆三年便有驰名于上党一带的鼓书艺人路占元...
所罗门群岛(Solomon Islands)是南太平洋的一个岛国,位于澳大利亚东北方,巴布亚新几内亚东方,是英联邦成员之一。所罗门群岛的首都霍尼亚拉(Honiara),全国有87种方言,通用皮钦语,官...
土库曼斯坦的饮食较为广泛地使用胡椒、洋葱、茴香、薄荷等调味品是土库曼斯坦乃至中亚厨艺的一大特色。比较有名的土库曼传统食品有烤肉、抓饭、烤馕、烤肉饼、炸馓子和包子等,饮料以茶为主,夏天人们往往喝酸骆驼奶...
玻璃银光刻是在制镜基础上进行的美术创作,即在玻璃上作画,故而又称“镜画”。又因其在镜画中的线条都是银色的,所以通称“玻璃银光刻”。约在民国初期,上海市场的衣柜门上出现了一种既具有观赏性又具有实用性的装...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 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
拉洋片,是一种传统民间艺术。表演者通常为一人,道具是一个约一人高两臂宽的大木柜,柜的前面有四个直径二三厘米的圆洞,洞上安了凸透镜,柜子的一侧安装有锣、鼓、镲,由两条小绳控制。透过柜子上圆洞观众可以看到...
利比里亚共和国 (The Republic of Liberia)利比里亚国旗利比里亚国旗呈横长方形,长与宽之比为19∶10。由红、白相间的11道平行横条组成,左上角为蓝色正方形,内有一白色五角星。1...
孟加拉国人以米饭为主食,也喜欢各种各样的甜食。他们对中餐倍加喜欢。当地人除了在高级饭馆或正式社交场合使用刀叉外,平时一般用右手抓食取饭。男子和妇女通常是分开就餐。家中妇女常在男子吃过饭之后才用餐。在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