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宾满族自治县上夹河镇腰站村是清皇室爱新觉罗氏肇氏家族聚居地。他们在建住宅时,房基四角要选择坚硬的较大石板奠基,以此为柱础石,今建砖瓦房无梁柱,即用此石作基。新房框架砌成后,主人要举行上梁仪式。仪式中,司仪人要挑选五色石(大小如指盖),拌上五谷杂粮在房屋内绕墙壁扬撒,剩余部分撒于房屋内地中央。有的人家不用五色石而用砸碎的铧铁小块拌五谷杂粮扬撒,也有的甚至用硬币,不用石和铁。新房建成后要套院墙设院门。如果墙院的大门朝向冲着街巷、公路、塔、庙宇、险山恶岩、怪树以及邻人屋脊或门户等,就在大门口左侧立一块“石敢当”或“泰山石敢当”。这块奠基石一般是1米多高,0.3米左右宽,石上还拴条红布条子。腰站肇氏满族的这种用石镇宅习俗,在新宾各地农村满族中较为普遍。
这种用石镇宅的习俗,原本是汉族文化,后来才被满族接收。满族的先人在进入辽东之前的较长时期里,基本以渔猎经济为主。夏季居无定所,冬季穴冢而居。这个时期还没有接受更多的汉文化。至明代初期,建州女真人南迁辽东后,受中原经济文化的影响,逐渐以农业经济为主,开始了定居生活,这以后才有更多的机会接受汉文化,建州卫李满柱进入新宾后,在原高句丽山城的基础上,重新修建佛阿拉山城,已见接受汉文化的建筑习俗。待到清太祖努尔哈赤家族修筑赫图阿拉城时,其殿堂楼阁,规模宏大,是明廷派来风水先生主持修建的,这时才将汉族的建筑习俗迅速传给了女真人。因此,赫图阿拉城中官衙与民宅的建筑,也即兴起了用石镇宅习俗。
满族贵族进入中原以后,在汉族的汪洋大海中,进一步吸收了汉文化。尽管清政府三令五申严禁满族人习汉俗,并采取了许多措施保持满族传统,但仍然无济于事,满族还是渐染汉习。据清代笔记记载,清初康熙年间满州将军拜音达礼年因其宅与寺庙的宝塔相通,常常闹鬼,而向龙虎山求救。途中,拜音达礼年遇一道士,道士说他有办法,于是索来笔纸,给将军书写了“泰山石敢当”五个汉字,让将军回家将这五个汉字刻于石,并立于门前左侧,可保阖家平安。于是,此镇宅驱邪之法在满族人民中传而广之,多有效仿之人。
摔瓦盆,又叫摔“吉祥盆”、摔“阴阳盆”、摔“老盆”等等,是在我国流传了千百年的一种丧葬习俗。农村的葬礼通常来说,流程都很繁杂,各地的风俗也不一而同。但是有一项传统,却在广大农村都有保留。那就是在出殡前...
鞋为旧时婚嫁吉祥物,主要是着眼于其音,“鞋”“谐”相谐,是夫妇两情相谐、和合美好的吉祥象征。旧时婚俗,新妇嫁妆常备有铜镜和鞋,寓“同偕到老”之意。张云璈《四寸学》卷一云:“今俗新婚之夕,取新妇鞋,以帕...
侗戏相传在一百多年前,由侗族歌师吴文彩创制而成,他在侗族长篇说唱叙事歌的基础上,以汉族传书《二度梅》为蓝本,编出了第一部侗戏《梅良玉》。侗戏是受汉族戏曲的启发而产生的,并在其发展过程中接受了一些如桂戏...
郑州清真寺因地处北大衔,故又名北大街清真寺、北大清真寺或北大寺,是伊斯兰教在郑州建造最早、规模最大的清真寺。伊斯兰教与其它宗教最不同的一点是民族与宗教合一,哪里有穆斯林哪里也就有清真寺。所以郑州伊斯兰...
顺德本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不仅有发音盏鬼的顺德话,更有朗朗上口的俗语和接地气的方言。“唔使问阿贵”释义:对某个判断十分有把握、认为必然如此。带有一定的贬义色彩。例句:“唔使问阿贵”,尼件事肯定系...
甘肃庆阳饮食文化饮食庆阳素以小麦为主,辅以糜子、谷子、高粱、荞麦,六七十年代又引进玉米。面食为基本主食,杂粮搭配食用。过去向来流行一日两餐,早九时前为早餐,下午四时左右为午餐。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
王铎,字觉斯,号痴庵、嵩樵,别号烟潭渔叟,河南孟津人,世称“王孟津”,有“神笔王铎”之誉,明末清初时的著名书法家。官至礼部尚书,精行、草书,兼能画山水、竹、兰。有书法史论家认为,王铎的书法艺术成就不仅...
德化九仙山下,大铭登地,有一株与茶丛不同,其味道也不一样的茶树,人们称它祖师公茶。相传,明万厉年间,史云济儒士,看到九仙山荇菜的灯火明亮,要到荇菜坐化。来到这里,有一位老大娘,安排他吃住,热情接待,他...
祝酒的传说 在不同场合,都有可能被提议祝酒。祝酒的历史可以一直追溯到开始有历史记录的年代。古代的勇士向他们的神祝酒。希腊人,罗马人如此,古代的北欧人则相互祝酒。几乎每一种文化都有祝酒的习俗,最终演变成...
拉壶为印度神话其中之一是海界中的海神,出生时是只巨人,半人半兽的身体,住在海中的宫殿中。据早期所流传下来的故事,拉壶因犯错得罪了天神而被打入人间变成乌龟,其用意是为了让他体会民间疾苦及有所改进。时在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