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敢当”的埋立不是随便而为的,它有一定的规矩。从古至今,民间建住宅最讲究的是大门的朝向。俗有“大门朝阳,子孙吉祥”、“大门朝南,福享不完”之谚。但是,如果因环境近使大门不能朝南,就得将大门的一侧缩半尽或一心,而使大门斜向。这样就需要在门前立“石敢当”。“石敢当”一般要求高四尺八寸,宽一尺二寸,厚四寸,埋土八寸。据《鲁班经》载,具体制做和竖立石敢当也有规定:“凡凿石敢当,须择冬至日后五龙日、五虎日”。五个龙日指甲辰日、丙辰日、戊辰日、庚辰日、壬辰日。五个虎日是指甲寅日、丙寅日、戊寅日、庚寅日、壬辰日。立石时,只许家人培土,不能让外人看见,可见立石敢当具有神秘的色彩。
这种“埋石”镇宅习俗,早在汉代即已风行。汉代淮南王刘安编写的《淮南万毕术》一书中就有“埋石四隅,家无鬼”的记载。而到了唐代,民众与风水先生对质地坚硬的沉重石头更是十分感兴趣,认为它具有神性或魔法,所以用石头来镇宅,能镇压一切妖魔鬼导和灾难祸事。敦煌民间奇异的“用石镇宅法”的建筑习俗,就是这种思想的产物。
埋石也好,立石也好,撒石也好,这种风俗皆源于远古时代对石头的崇拜。石头崇拜是人尊崇和信奉超自然体的石头,它也具备宗教信仰的基本要素。用石镇宅法,无论是汉族,还是满族,都对所信奉的对象—石头进行祈求和感恩,并由此才产生了上述种种风俗仪式。在旧社会,主持这种风俗仪式的是民间的风水先生。
石头是人类最初的生产工具和战斗武器,直至科学发达的今天,石头仍是人类的生产工具,如碾、磨、磨石等,人们仍在利用石头为人类服务,人类在长期制做和使用石器的过程中,逐渐产生了对石头的神化和崇拜意识,认为石头能创造安定和幸福,能镇一切疾病和邪恶妖魔,相信石头能保护人类的生命和安全。再说,石头的品格也值得人们尊敬和赞美,它质地坚硬,不怕风吹寸打,不畏风雪严寒,人们甚至以“坚如磐石”来形容朋友友谊以及坚贞的爱情,以宁为玉碎,不为瓦全来表达视死如归、大义凛然的革命情操,石头甚至成为古时文人和风云人物的思想品格的象征,因此,有许多诗人词家写诗作词歌颂石头,赞美石头。无怪乎,千百年来,人们对石头崇信倍至了。
复活节,是天主教国家一年中最重要的节日之一。在意大利,天主教徒占全国人口的83%,复活节成了全意大利人的节日,每当节日来临举国上下共同欢庆,热闹程度颇像中国的春节。意大利复活节期间,全国上下几乎每个村...
“鬼火”就是“磷火”,通常会在农村,多于夏季干燥天出现在坟墓间。因为人的骨头里含着磷,磷与水或者碱作用时会产生磷化氢,是可以自燃的气体,质量轻,风一吹就会移动,走路的时候会带动它在后面移动,回头一看,...
摔瓦盆,又叫摔“吉祥盆”、摔“阴阳盆”、摔“老盆”等等,是在我国流传了千百年的一种丧葬习俗。农村的葬礼通常来说,流程都很繁杂,各地的风俗也不一而同。但是有一项传统,却在广大农村都有保留。那就是在出殡前...
鞋为旧时婚嫁吉祥物,主要是着眼于其音,“鞋”“谐”相谐,是夫妇两情相谐、和合美好的吉祥象征。旧时婚俗,新妇嫁妆常备有铜镜和鞋,寓“同偕到老”之意。张云璈《四寸学》卷一云:“今俗新婚之夕,取新妇鞋,以帕...
侗戏相传在一百多年前,由侗族歌师吴文彩创制而成,他在侗族长篇说唱叙事歌的基础上,以汉族传书《二度梅》为蓝本,编出了第一部侗戏《梅良玉》。侗戏是受汉族戏曲的启发而产生的,并在其发展过程中接受了一些如桂戏...
郑州清真寺因地处北大衔,故又名北大街清真寺、北大清真寺或北大寺,是伊斯兰教在郑州建造最早、规模最大的清真寺。伊斯兰教与其它宗教最不同的一点是民族与宗教合一,哪里有穆斯林哪里也就有清真寺。所以郑州伊斯兰...
顺德本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不仅有发音盏鬼的顺德话,更有朗朗上口的俗语和接地气的方言。“唔使问阿贵”释义:对某个判断十分有把握、认为必然如此。带有一定的贬义色彩。例句:“唔使问阿贵”,尼件事肯定系...
甘肃庆阳饮食文化饮食庆阳素以小麦为主,辅以糜子、谷子、高粱、荞麦,六七十年代又引进玉米。面食为基本主食,杂粮搭配食用。过去向来流行一日两餐,早九时前为早餐,下午四时左右为午餐。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
王铎,字觉斯,号痴庵、嵩樵,别号烟潭渔叟,河南孟津人,世称“王孟津”,有“神笔王铎”之誉,明末清初时的著名书法家。官至礼部尚书,精行、草书,兼能画山水、竹、兰。有书法史论家认为,王铎的书法艺术成就不仅...
德化九仙山下,大铭登地,有一株与茶丛不同,其味道也不一样的茶树,人们称它祖师公茶。相传,明万厉年间,史云济儒士,看到九仙山荇菜的灯火明亮,要到荇菜坐化。来到这里,有一位老大娘,安排他吃住,热情接待,他...